陈 芬,李小玲
(广东省台山市人民医院,广东台山 52900)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1]。助产士因工作环境、工作性质的特殊性,经常暴露于血液、羊水、分泌物及锐器(缝针、刀剪)等多种危险因素之中,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2]。为了解基层医院助产士职业暴露现状,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笔者对台山市4家医院的助产士进行职业暴露现状调查,现报告如下。
1.1 对象 选择台山市人民医院、台山市妇幼保健院、台山市城区人民医院、台山市水步雷登医院产房助产士为研究对象,共30人,均为女性,年龄21~42岁,主管护师8人、护师10人、护士12人。1.2 方法
1.2.1 调查问卷 参照《临床护理技术规范》职业暴露后的应急处理[3]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职业暴露发生次数、发生时间、暴露方式(接触暴露,针刺伤或锐器割伤,其他方式如抓伤、咬伤等)、暴露源(血液、羊水、体液或排泄物等)、暴露时间(发生职业暴露后立即进行处理的暴露时间界定为短,未能立即进行处理的暴露时间界定为长)、暴露程度(一级暴露:暴露源沾污了有损伤的皮肤、黏膜,量小且时间短;二级暴露:暴露源沾污了有损伤的皮肤、黏膜,量大且时间长,或暴露源刺伤或割伤皮肤为轻度的表皮擦伤或针刺伤;三级暴露:暴露源刺伤或割伤皮肤为深部伤口并有明显可见的血液)[4]、暴露时进行的操作、是否违规操作、患者各种传染病检验情况。
1.2.2 调查方法 向调查对象发放问卷,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一有发生职业暴露立即如实填写问卷。负责调查的2名护理人员每周到各医院统计1次,持续2年。
1.2.3 统计学方法 调查表汇总,采用百分率对资料进行统计学描述。
2年间30名助产士共发生职业暴露81人次,其中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30 名助产士均发生职业暴露,共56 人次,发生率为100%;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18名助产士发生职业暴露25人次,发生率为60%。助产士职业暴露发生情况见表1。
表1 职业暴露发生情况(n=81)
3.1 基层医院助产士职业暴露现状 调查数据显示,84%的职业暴露发生在中夜班时间段,原因是中夜班时段较白班时段的人力少,工作量相对较大。上台接生时及缝合会阴伤口时发生职业暴露最多见,其中由于违规操作造成的占70.4%,违规操作主要是指上台接生时未按规定穿水鞋、穿防护服、戴护目镜等做好自我防护;缝合会阴伤口时用手接针而不是用止血钳或镊子接针。发生职业暴露后暴露时间短的占74.1%,暴露时间长的占25.9%,而造成暴露时间长的原因主要与助产工作的特殊性有关,如助产士正在接产过程中或新生儿窒息抢救过程中,为确保母婴平安,助产士会先完成操作或抢救工作,因此职业暴露得不到及时处理,导致暴露时间延长,加重了职业暴露的危害性。基层医院面对的产妇多为农村产妇,其缺乏产前检查及孕产期知识的学习,经常是临产了宫口开大才来就诊,造成助产士来不及做好个人防护就上台接生,也未能与产妇进行有效的沟通,因而产妇不配合发生的职业暴露就多,如为产妇进行注射时被产妇突然推开而造成误伤的占3.7%,孕妇由于受宫缩疼痛影响而失控,抓伤助产士占9.9%,发生职业暴露后进行各项检验才发现有些产妇RPR、HBV、HCV、HIV的结果是阳性。
3.2 对策
3.2.1 做好人力资源调配 在助产士人力不足的现状下,采用弹性排班,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根据中夜班工作量,合理调配人员;在条件允许时尽量增加产房助产士的人力,避免助产土超负荷工作,保证助产士的休息和体力。
3.2.2 加强助产士风险意识培训 增强助产士自我防护意识,将标准预防措施落实到位。每次上台接生先做好个人防护,戴护目镜、穿防护衣、穿水鞋;在行会阴侧切术和阴道、会阴裂伤缝合术时,要特别小心谨慎,避免缝针和剪刀损伤,用镊子或持针器夹持缝合针,不能用手接针,以减少针刺伤的发生率;在进行各种操作前,做好对产妇的告知,以免产妇突然的行为造成操作失误引起职业暴露;培养助产士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对使用后的手术缝合针、刀片、针头及时丢入锐器盒内,在戴护目镜、穿防护衣、穿水鞋的防护下进行器械清洗,防止清理器械时损伤自己。为躁动的产妇进行操作时可采取必要的约束措施。对未作检查和已知的传染病产妇,在进行相关治疗和护理时戴双层手套并使用一次性防渗透的手术衣,佩带一次性消毒的眼罩、面罩等,防止携带病毒的孕妇血液、体液、羊水对助产士造成潜在的危害[5]。
3.2.3 做好职业暴露的规范处理 据陈青等[6]调查,护士对职业防护知识的认知率仅为12.50%~40.38%,其中81.73%护士对标准预防的概念及措施不了解,87.50%护士对职业暴露后的规范处理及报告不了解。要加强培训基层医院助产士职业暴露的规范处理知识:如产妇的血液或体液不慎飞溅到眼中,应立即按照眼结膜冲洗法进行冲洗;被缝合针刺伤后,立即下台,脱去手套,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连续冲洗伤口,在伤口旁不断挤出受伤处的血液,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出,然后用0.5%碘伏消毒并包扎;被暴露的黏膜反复用等渗盐水冲洗;疑有特异性感染上报院感染科,必要时注射疫苗和免疫球蛋白[7],进行早期预防。
[1]刘婉如,张汉冰.助产士职业暴露的现状调查及防护对策[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11):1711-1712.
[2]孙建芳.妇产科护士职业暴露和自我防护现状调查与分析[J].上海护理,2010,10(3):36-37.
[3]刘雪琴,彭刚艺.临床护理技术规范[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7:49-50.
[4]李六亿,刘玉村.医院感染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01-305.
[5]任娟.助产士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1):4486.
[6]陈青,张月娟,王华,等.临床工作5年内护士职业防护认知分析与对策[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1,7(10):301-303.
[7]强国艳.助产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8):2407-2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