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应对新媒体冲击下的策略研究——以传统纸媒为例

2015-07-23 07:23:44张玉伟江朝力曹文霞
新媒体研究 2015年18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受众传统

张玉伟,江朝力,曹文霞

1.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传媒艺术系,河北石家庄 050035

2.石家庄经济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31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催生了各种有如手机报、新闻网等新生媒体形式。新媒体的迅猛崛起也对传统媒体,尤其是纸质媒体的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冲击,传统纸媒如何突破困局,在整合自身各类资源、发挥优势的基础上,实现健康稳定的发展,是纸媒从业者和相关部门领导都不得不深思的问题。

1 传统纸媒和新媒体的优劣势比较

1.1 传统媒体的优劣势

首先,传统纸媒的内容原创性是其最核心的竞争优势。在我国,新闻的采编权受到各种政策和法规的限制,内容的权威性尤为突出,而多数的新媒体的信息来源多来自对于传统纸媒的转发。其次,传统纸媒的出版模式经过长期的积累发展后形成一套完整的、相对稳定的出版周期,严苛的校审制度,以及独特的风格定位,其公信力和权威性毋庸置疑,尤其是一些品牌纸媒,其权威性在短期内是新媒体无法替代的。再次,纸媒读者受长期的阅读习惯影响,对于新媒体的阅读和搜索会不太习惯,与新媒体相较,传统纸媒更利于收藏和阅读。

当然,纸媒也存在其无法回避的劣势,首先,速度滞后,在当今速度致胜的社会,想要在新媒体横行的媒体行业中占有一席之位,速度是纸媒的短板所在。其次,广度受限,传统纸媒受其传播和发行范围影响,覆盖面积有限。再次,内容形式单一,新媒体最吸引受众的优势就是表现形式多样,媒体信息丰富多样。

1.2 新媒体的优劣势

与传统媒体相较,首先,新媒体从技术上讲,以现代通信网络和先进的信息技术为依托,依靠现代化的传播理念,付诸于新兴的各种智能终端之上。其次,接受形式多样,受众可以通过手机终端等形式,接收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突破了地域的局限。再次,表现形式多样,新媒体可以展现文字、图像、动画、影像等多媒体信息,和受众的互动性更好。

2 传统纸媒应对新媒体的策略

2.1 拓展传统纸媒的数字化表现形式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虽然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危机,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纸媒想要谋得一席之地,必须加快媒体之间的融合,传统纸媒的数字化表现形式,可以是利用网络、手机终端等的数字报、微刊等形式。国内最早以中央媒体为表率,如2014 年以“央视新闻”为试点,建立网络编辑部,还有《光明日报》与微软共建媒体云,推出了光明云媒、云端读报等。地方各级媒体集团也迅速响应,开办了各自的报纸网站、如浙江日报推出的网络电视、网站、《中国妇女报》的手机报等等。2006 年广州报业推出一款名为“手机炫报”的产品,融视频、音频、动画等媒体形式于一体,受众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和媒体享受,同时,手机用户可以利用其手机的拍照功能,将身边的人和事拍照,上传到手机报,一来提高受众的新闻参与程度,二来可以扩展和丰富新闻的来源。

2.2 容致胜

纸媒之所以能够在强大的新媒体冲击下立于不败之地,内容的权威性至关重要。纸媒应该利用这一优势,并向纵深处拓展、多方向延伸。首先要更有深度,新媒体的信息铺天盖地,人们很容易在海量的信息中产生疲劳和焦虑,纸媒可以在信息深度上进行挖掘,对于新闻背景和信息进行提炼,为受众梳理好阅读路线,充当阅读的导航。其次,要在本土化上下功夫,报纸等纸媒在本地的新闻资源上占有优势,应该更加强化这一特性,以谋得人和,赢得本土消费者的拥护和支持。再次,要向专业化进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受众的文化层次也在不断提高,对于新闻的专业性也就要求越高,要求新闻从业者应该树立先进的新闻传播观念,做专家型的新闻人才,顺应新闻产业的快速发展。

2.3 拓展经营空间

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媒体行业中,科技的进步已经模糊了各种媒介的界限,利用多元化的经营形式,是纸媒提高自身抗击打能力的重要方法。国外在这方面要比我国领先一步,以美国的芝加哥论坛报为例,该报主要以新闻、娱乐为主,涉及到报纸、杂志、新闻广播、电视和网络多种产品形式。我国由于受到政策、体制、人才等多方面制约,其多元化经营并不理想,还存在垄断式经营,对于其他行业的拓展并不得力,纸媒应该利用现下蓬勃发展的新科技,利用多元的形态更丰富的展示自己、拓展多元化的经营渠道,内容还有致胜的可能。

3 总结

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和发展是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表现,任何逃避和武断的打压都是不明智的。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纸媒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不存在谁将取代谁,或者哪种媒体必将消亡。媒体融合发展才是媒体发展的归途所在。要在管理、经营、平台、内容、渠道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创造一种崭新的、立体的跨媒体营销方式和经营方式,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建立新的传播模式、开辟新的传播渠道、拓展新的经营思路,形成与新媒体互动发展的新形态,大力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1]郭全中.大数据时代传统媒体转型的关键[J].中国记者,2013(7):3.

[2]丁辰灵.“旧”媒的活法,融入还是抗拒,态度很重要[J].新媒体观察,2014(5).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受众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22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传媒评论(2018年8期)2018-11-10 05:22:12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传媒评论(2018年6期)2018-08-29 01:14:40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中国三峡(2017年9期)2017-12-19 13:27:25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媒评论(2017年3期)2017-06-13 09:18:10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新闻传播(2016年2期)2016-07-12 10:52:13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新闻传播(2016年1期)2016-07-12 09:24:44
用心感动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新闻传播(2016年14期)2016-07-10 10:2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