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敏廊坊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廊坊 065001
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与新闻教育改革
孙 敏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廊坊 065001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传媒技术被广泛运用在学习和工作中,其在新闻媒体中的应用使得新媒体的发展更加迅猛,促进了新旧媒介的融合。媒介融合是媒介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新闻传播产生了很大影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促进了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传播教育;改革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使新闻传播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推动了新闻传播方式的变革,使得新型新闻媒介逐渐融合到传统的新闻媒介中,新旧媒介的融合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因此,新闻教育必须做出相应的改革,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新闻传播人才,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新闻事业需要。
1983年,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普尔教授在他的《自由的科技》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媒介融合”概念。普尔认为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不同的媒介传播形态融合在一起,而且把各种媒介的不同功能有机结合起来。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著名教授迈克·麦金则提出,媒介融合包括社会关系、新闻报道模式、经济及运营目的三方面内容。在我国,媒介融合在2005年初步形成,对媒介融合的论述以中国人民大学的蔡雯教授和喻国明教授最为权威。蔡雯指出媒介融合主要包括传播渠道、媒介内容和媒介终端三方面的融合;喻国明的见解则更加丰富,他认为媒介融合是指报刊、电视、广播以及互联网等所依托的媒介手段日渐相同,卫星是新闻传播的主要途径,而信息技术则是新闻传播的中心,在同一个平台上运行着不同的媒体,实现了不同媒介的互相融合,并逐步向媒介一体化方向发展。
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促进了新型媒介的快速发展,并逐步与传统媒介相互融合,使得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媒介融合是新旧媒体的互动,是信息技术背景下新闻媒体的发展方向,这种全新的媒介方式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并在媒介融合全球化的推动下,我国的各种媒介形态开始大规模融合并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的新闻观念、新闻人才培养方式都发生了变革,对新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新闻事业的发展需要,必须对新闻教育进行改革。
电子技术和网络传播的广泛运用和快速发展,促进了传媒形态的不断更新,使得新旧传媒逐渐重组整合,媒介整合已成为新闻传播的必然趋势,使新闻传播发生了重大变革,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新闻传播主体发生了变化。在传统的新闻传播形势下,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是媒介信息的主要提供者,而新闻记者和通讯员则承担着搜集和发布新闻消息的任务,通过新闻热线及来信来访方式发布的新闻消息则很少。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提供新闻信息的不仅仅是政府部门和权威机关,普通民众在新闻报料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新闻传播者已不再局限于记者和通讯员,电视报道上常常出现“某地观众提供的信息”,网民发布的消息则遍布了网络,如微信、微博及QQ群等,尤其是一些突发性事件,往往都是由普通民众在第一时间向新闻媒体提供的线索,这就是在新闻界常常提到的“公民新闻”。公民新闻在近几年得到迅猛发展,使得新闻传播主体发生了很大变化,并对大众传媒带来了很大影响。
2)新闻媒介经营模式发生了变化。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旧媒体开始了交流合作,使其工作流程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改变。大众媒体开始由原来的独自经营管理逐渐向不同媒体的联合运作转变,在新闻消息的采编、发布等方面实现联动,节省了人员、设备的投入,减少了资金支出,降低了运营成本,同时也扩大的信息采集范围,实现了信息和资源共享,有利于大众媒体的发展。而且,不同类型媒体的整合,使各自原有的媒介市场得到了有效保护,有利于联合做大区域市场,增加了彼此的竞争优势,促进了新闻事业的发展。
3)新闻传播方式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以电视、广播、报纸为主,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新一代媒介,增加了新闻传播的途径,使新闻传播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在互联网模式下,普通民众通过手机微信、微博日志、短信、群聊等诸多方式,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可以对任何人传播消息。因此,新闻传播方式逐渐形成了一种新格局,正在由传统媒体的单一传播逐步转变成传统媒体和普通公民共同参与的复合式传播。虽然新媒体的出现增加了新闻传播途径,但是传统媒体在人才的专业化、社会公信力、传播经验、诠释新闻的能力等方面要比新媒体更具优势。尽管如此,传统媒体只有加强和新媒体融合才能有效改变新闻传播方式、扩大新闻信息范围,从而提高传统媒体的新闻信息质量。
2010年1月,为促进新闻媒介的整合,国务院决定于2015年在全国全面实现互联网三网融合。针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发生的巨大变化,新闻教育必须加强改革,逐步形成新闻传播教育人文性、专业性、科学性和综合性的有机统一。
1)转变教育理念。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催生了新闻传播工具,促进了传播领域内的观念转变,新闻教育理念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实现与时代的与时俱进。新闻教育改革不再是简单地调整教学课程、创新教学模式,关键是要树立“大传播、全媒体”的全新意识。在媒介整合背景下,新闻教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新闻传播教学,作为为新闻事业培养专业人才的主要场所,新闻教育院校要敏锐地认识到新闻界发生的巨大变化,及时对教育目标、教学观念做出相应的调整,并不断创新教育理念、教育体制和新闻教育思维方式,把学院教育、自我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有机融合起来,实现三位一体的教育观念,不断开拓新闻传播途径,为新闻事业培养出具有复合技能的专业人才队伍。
2)改进新闻课程体系。在媒介融合前景下,要实现新闻教育目标的转变,从原来培养专业的新闻记者为主逐渐向不同学科的融合转变,使新闻媒介人具有经济、社会、政治、历史、哲学等诸多学科知识。专业的新闻媒介人与“公民记者”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其具备新闻眼光、专业的观点,具有人文精神和批判力,能够在大量信息中识别并发表有价值的新闻,并带来巨大的社会价值。而传统的新闻教育注重培养实用型人才,注重对记者的实务训练。随着媒介融合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新闻教育课程体系与媒介融合下的新闻事业需要不相适应,必须对传统的课程体系加以改进,使之立足于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在内的多学科综合教育,为新闻事业打造文理兼通、具有文精神和批判力的优秀人才。
3)创新新闻实务课程。传统的新闻实务课程对专业的划分较细,对电视、广播、报纸及网络等专业实行分类教育,这显然与媒介融合背景下培养全媒体记者的要求不相适应。在新形势下,新闻课程设置要改变传统的按不同媒介划分课程类别的做法,课程设置要适应媒介融合的发展要求,不断整合新闻实务课程,使各个媒体专业的课程都具有更强的兼容性和开放性,为新闻事业培养更多的“全媒体”技能专业人才。因此,新闻教育要不断创新课程设置,尝试开设融合新闻学或媒介融合学专业,增设手机新闻、数字新闻、网络新闻及融合新闻等课程,使学生具备手机采访、网络采访等各类媒介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实现传统实务课程向媒介融合的逐渐过渡,以适应综合性媒体单位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总之,媒介融合对传统的新闻传播带来了很大影响,使新闻传播主体、经营管理模式及新闻传播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对新闻传播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为适应媒介融合下的新闻事业需要,必须改变传统的新闻教育形式,建立适应全媒体化和媒介融合发展要求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为新闻教育培养出更多具有多媒介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新闻人才,以促进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君康.融媒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6).
[2]保惠.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教育变革[J].新闻界,2013(5).
[3]吴闻莺.论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教育[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11).
作者简介:孙 敏,所在院校为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360(2015)18-00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