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曾被评价“能力一般、长相一般、人品很差”,但他有一個优点:会带队伍,会用人才。
齐桓公最重用的人才,非管仲莫属。史书上记载,管仲被齐国任用为相后,推行改革,齐国逐渐强盛,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
管仲为齐国做出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但奇怪的是,每次管仲做出成绩,齐桓公第一个表扬和重奖的,不是管仲,而是管仲的启蒙老师,理由是他为国家培养了一个优秀人才;第二个表扬和重奖的,仍不是管仲,而是发现并推荐管仲的那个人,理由是他为国家发掘了人才;直到第三个,才轮到管仲。
为何齐桓公要推行这种“人才排第三”的奖励制度呢?其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向齐国人民宣告:自己不拉车没关系,只要饲养出或找到能拉车的马,就能走得跟它一样快;自己不是人才也没关系,只要培养出人才或找到人才,就会过得和他们一样好。
于是,齐国上下尊师成风,敬才成风,人们寻找人才就跟找宝藏一样,但凡有点才华的人走在街上,人人都向他鞠躬,人人都喜欢跟他交朋友。由此,齐国人才辈出,国家也越来越强盛,最终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