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韶明 (山东大学出版社 250100)
我国民营书业的发展历程
张韶明 (山东大学出版社 250100)
我国的出版活动始于何时?学界尚有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殷墟甲骨文作为迄今发现最早的汉字,可将我国出版活动的起源上溯到距今三千多年的殷商时期。春秋之前,文化典籍多由统治者掌握,庶民难以涉足1。一直到了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私学大为兴盛,产生了大量私人著述,为了使这些著述流传下来,人们便开始抄写复制,相互传阅,这应当便是我国最早的民间出版活动了。
民营;著述;出版;兴盛
明代胡应麟在其著作《少室山房笔丛》中提到,“雕本肇于隋时,兴于唐世,扩于五代,精于宋人”,比其稍晚一些的宋应星在其科学著作《天工开物》上卷“杀青 第十三卷”中详细记述了手工造纸的工艺过程并配有多幅插图,指出纸“身为竹骨与木皮,杀其青而白乃现,万卷百家,基从此起”2。这都说明随着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不断进步,我国的出版业进入迅猛发展时期,并逐渐形成了官刻、坊刻和私刻并存的出版模式,后两者都属于民间出版方式。到了清代末期,整个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民营出版企业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19世纪初期,以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为代表民营出版企业策划出版了一批优秀作品,对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技术起到了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对私营出版企业给予了较为优厚的政策,发展环境相对宽松。1950年7月,中宣部下发了《关于目前出版工作的指示》,认为某些地区歧视排挤民营书店的行为有失偏颇,指出虽然目前国内的出版业已经实现了国有化,但民营出版力量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必须给予支持和鼓励。在中央的支持鼓励下,民营书业发展势头良好。1954到1956年,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民营书业也进行了公私合营的改造。接下来的十年,私营资本逐渐撤出,我国图书出版业不见了民营书业的身影。十年文革,社会主义建设几乎停滞的局面,我国出版业也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造成了严重的书荒。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号角,也为出版事业吹来了改革发展的春风。出版界开始解放思想,更新工作方法,出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也开始进行改革,民营书业也迎来了重新发展的机遇。
上世纪80年代初,许多人开始在城市人口流动密集区摆摊卖书。一时间,各式各样的书摊报亭遍布街头巷尾,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这一批民营书业从业者通常被人们称为“书商”。很快,部分从“卖书”发展到 “做书”。起初,他们用“剪刀加浆糊”的模式很快凑出一部“文集”;或自己选个题目,请位学生寥寥数日便写就一部“巨著”,很快就在街头巷尾同读者见面。这些图书大都属于“粗制滥造”,编校质量很差,扰乱了文化市场,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重视。1989年国家下发通知,加强对出版发行市场的管理,加大对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一些不法民营书商受到了惩处,市场得到了净化,民营书业的发展速度逐渐放缓。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民营书业逐渐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上世纪20年代,一批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知识分子开始涉足民营书业,如欧阳旭、辛继平、任志鸿等,他们的到来为民营书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时期,公司制的民营文化公司纷纷诞生,开始进行较为成熟的商业运作,策划了一批极具市场生命力的优秀选题。《格调》《老镜头》《老照片》系列等图书让广大读者有了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学习的革命》更是让出版企业尝到了商业运作的甜头。教辅图书市场蛋糕愈做愈大,让众多民营书业争先恐后地来抢滩登陆。金星书业的《教材全解》、志鸿教育的《优化设计》等崭露头角,企业赢得了口碑,创造了利润,奠定了基础。
进入21世纪,民营书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进入快速发展时间。
2003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下发新修订的《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规定明确指出,具备条件的民营发行企业经过审批可以获得出版物的总发行权。经过多年的发展,民营书业在一些领域已经占有相当的份额。教辅图书几乎所有的知名品牌都来自民营书业,志鸿教育的“优化设计”、金星教育的“教材全解”、星火教育的“星火英语”、世纪金榜的“金榜系列”等。在大众读物、经管图书、少儿图书等领域,民营书业亦能占到半壁江山,并产生了一批知名企业。他们所策划的优秀选题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并形成各具特色的品牌影响力。磨铁的人文畅销书,蓝狮子、湛庐文化的经管图书,海豚、大苹果的少儿图书,新经典、信宜的绘本等产品都打上了其策划机构鲜明的品牌烙印。
近年来,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和竞争的日趋激烈,民营书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一批优秀企业开始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资本运作,走上品牌化、集团化经营之路。2015年5月新经典披露招股书,标志着民营书业即将开始在主板上市,这是资本市场对民营书业的青睐,也是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民营书业未来的发展道路会越来越宽广。
注释:
1.师曾志.《现代出版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P5.
2.(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广东人民出版社,1976年.P322.
[1]江云琴.从酷儿理论角度解读《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
[2]李斌,曹燕宁,周瘦鹃.《影戏话》与中国早期电影观念生成[J].电影艺术,2012(03).
[3]张艺.关注现实生活建设电影高峰——昨天举行的上海电影工作座谈会侧记[N].新民晚报,2014(10).
[4]李斌,曹燕宁.鸳鸯蝴蝶派与中国现代电影发生[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02).
[5]陈建华.文人从影——周瘦鹃与中国早期电影[J].电影艺术,2012(01).
张韶明(1984-5),男,山东烟台,学历:本科,职称:中级编辑,研究方向:文化产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