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黎
摘 要:本文以2011-2013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内部控制质量对异质的机构投资者持股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越高,总体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就越高;同时,异质的机构投资者对于内部控制质量的偏好存在差异。
关键词:内部控制质量;机构投资者持股;异质性
0 引言
机构投资者已经成为发达国家资本市场上的主要投资主体,他们影响着资本市场和公司治理机制。我国五部委先后于2008年和2010年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构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
1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Altamuro和Beatty(2010)发现内部控制监管减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信息质量。提出假设1:
H1:内部控制质量越高,总体机构投资者所持该公司的股票比例越高。
有效的内部控制能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为机构投资者做出有效持股决策提供重要保障,他们会更关注持股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提出假设2和假设3:
H2:对于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内部控制质量越高,持股比例越高。
H3:对于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内部控制质量对其持股比例没有影响。
2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选择2011-2013年深沪两市上市公司为总样本,剔除金融类上市公司,非正常交易状态以及变量值缺失的上市公司样本后,最后得到5248个样本。
(二)变量设计
(1)解释变量
内部控制指数来自“迪博·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该指标满分为1000,本文取之1/100,满分为10。用INST表示机构投资者持股情况。
(2)被解释变量
被解释变量为:总体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INST_all);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INST_resi);压力敏感型机构者投资者持股比例(INST_sensi)。
(3)控制变量
公司规模(SIZE)、流通股规模(CIR)、公司财务风险(LEV)、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TOP1)、每股收益(EPS)、市净率(PB)以及行业(INDUSTRY)。
(三)研究模型
INST=β0+β1INDEX+β2SIZE+β3CIR+β4LEV+β5TOP1+β6EPS+β7PB+β8∑INDUSTRY+ε
3 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之后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在所有样本公司中的平均持股比例为18.13%,且公司间的差异较大。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要大于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持股。
(二)相关性分析
下表给出了除行业变量外其它各变量的Pearson相关系数。INST_all、INST_resi与INDEX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INST_sensi与INDEX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与研究假设相符。其它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5以下,不存在严重多重共线性问题,能够回归。
(三)实证结果分析
回归分析后发现INDEX与INST_all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正相关,与INST_resi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正相关,与INST_sensi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验证假设。
(四)稳健性检验
鉴于Almazan等和Callen、Fang将“公共养老基金”排除于压力抵制型投资机构之外研究,作者将证券投资基金和QFII归类为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与前文的研究结论相一致,支持结论。
4 结论
本文讨论了内部控制质量对机构投资者持股决策的影响。上述结果说明,机构投资者(尤其是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会偏好投资那些具有高质量内部控制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有影响。
参考文献:
[1]方红星,金玉娜.高质量内部控制能抑制盈余管理吗?——基于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经验研究[J].会计研究,2011,(8):53-60.
[2]McConnell,J.,H.Servaes.Additional evidence on equity ownership and corporate value [J].Joum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0,2(27):595-613.
科技经济市场2015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