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春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要还原学生主体性的问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学习应该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其实很多的教育专家和教师曾经提倡的“生本教育”就是这个内涵。课堂是学生自己的舞台,是他们施展自己的潜能和机智的“跳板”。学习的潜质是需要慢慢培养的,小学阶段是滋生这种潜质的“地基”。“地基”越扎实,建起的“高楼大厦”才能坚不可摧。
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呢?这是众多教师经常会思考的问题。我们先回顾一下教改的历程。往昔的数学课堂,教师是当之不愧的统领者和知识的灌输者,学生只是知识的容器。以前评价一节课的好坏看的是教师讲课的技巧和知识的准确性,往往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的程度。如今在新课改思潮的冲击下,许多教师看似已经行动起来,他们“推陈出新”变换招数。但是分析其课堂本质还是或多或少隐藏着教师“主权者”的影子,放得不够适度。还有些教师从一个极端又走向另一个极端,他们一味地“大权”释放,课堂热热闹闹,但效果不佳。“放与不放”“放多放少”都应该有一个基本的尺度,否则就是“纸上谈兵”,不见其效。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呢?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略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教师要彻底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旧貌换新颜
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之所以“根深蒂固”,是因为应试教育制约着教师不敢“轻举妄动”,生怕自己的教学尝试以失败告终,带来的后果就是教学成绩的下降。正是这样一种教育心理的作祟,使得一部分教师宁愿墨守成规,也不愿大胆创新,从而禁锢了教学改革的步伐。要想彻底根除这种影响进步的消极思想,就需要用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知识作为武器,抵制传统教学观念,放弃一些已经落伍的做法,把课堂的主动权交还学生。为了实现这一突破性的转变,教师必须多读书,学名师,不断给自己充电,让新鲜的血液始终流淌在自己教育的生涯中。只有教师的教学观念变了,学生的学习观念才会随之改变,课堂的氛围也就不同了。
二、精心设计课堂活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是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的课程。相比而言,数学课显得枯燥无味,富有挑战性。它不像语文课那样容易牢牢抓住感情线来进行教学,也不像科学课那样容易牵动学生的好奇心。所以,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至关重要。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本人认为,教师的身份角色要分清,教师既是课堂的主导者,同时又是一名学习者。因此,在设计每一节课的教学环节时,首先,教师要从学习者的角度考虑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教学的突破口,其次,再以一名主导者的身份“导演”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尤其是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以便达到较为理想的预期效果。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能主动探究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我就设计了一个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的教学环节,先让学生用学过的测量直径的方法量出圆形物体的直径,再让学生借助“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用测绳法、直尺滚动法等亲自测量圆形物体的周长,然后通过计算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发现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3倍多一点,最后再顺理成章地引出圆周率的概念,并且根据圆周率的概念推理出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再比如在研究“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形状”时,我要求学生自己课前准备一个圆柱形物体并且在侧面包上一层自己设计的商标纸,然后课上小组讨论并设计几种剪开侧面商标纸的做法,再展示汇报各组的圆柱侧面展开图的不同情况,最后用割补法把各种情形归结到一种基本图形——长方形,从而发现了侧面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与宽和圆柱的关系。
学生既然喜欢“动”,教师就应该多给学生创造一些探究性的数学活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都应该指向学生的兴趣点。只有让学生口动、手动、眼动、心动,才是“真动”。
三、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未雨绸缪,不能流于形式
有的教师可能认为,课堂上多一些小组讨论环节,就能体现合作探究的教育思想,这也是让学生动起来的一种途径。但是,一旦这种想法流于形式的话就会陷入淤泥之中,不可自拔。合作学习的确能使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然而用得不得当,就会适得其反。学生不但不会收益,反而深受其害。所以,在选择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时要慎行,要根据所学数学知识的特点灵活运用,不能千篇一律。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但不宜过多,合作学习要讲究方法和策略,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前提,理清两者的关系就能把握全局。
总之,我们要做智慧型的教书人,虽不能驰骋沙场,也能在三尺讲台上游刃有余;我们要做勤奋型的园丁,虽不能名扬四海,却能净化游客的心境;我们要做事业型的改革者,永远走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努力塑造新时代需要的接班人。
(责编 张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