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宇
【摘要】药物半衰期(half-life time,t1/2)指血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时所需的时间,是判断药物在体内消除快慢的重要参数。如果能够灵活的掌握消除相半衰期,那么就能够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关键词】药物半衰期;个体化给药方案
【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志码】A
药物半衰期(half-life time,t1/2)指血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时所需要的时间,能够反映药物在体内消除的快慢程度。t1/2有分布半衰期(t1/2)和消除半衰期(t1/2)之分。由于药物消除相半衰期在合理用药中有重要作用,受到临床的广泛关注。
如何通过消除相tl/2确定给药方案
超快速消除类(t1/2≤1h) [1]:这类药物的特点是吸收与消除的时间很短,在体内蓄积的量非常少,因此这类药物是能够多次应用的,若应用不恰当,就会造成药物在血中的浓度偏低,也就达不到治疗的效果了。这类药物能够很快的进入到体内,使得血药浓度大大标准要求,或者还可以在药物的剂量上相应的增加,用冲击治疗方法,使高度的血药浓度保持长时间,这样同样能达到较好的效果。但也应考虑过高血药浓度是否会引起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所以,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以后再确定用药方案[2]。
快速消除类(t1/2=1~4h):这类药物吸收的很快,消除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快的,我们建议可以进行多次用药,由于消除所需要的时间比较短,体内所积蓄的药物的量往往被忽视了,这就使得药物的毒性相应的增加了。所以在制订给药方案的时候我们要注意这些方面,尽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中速消除类(1/2=4~8h):这类药物最合适的给药方案为3~4次/d给药,最好6h给药1次或者是8h给药1次,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慢速消除类(t1/2= 8~12h):此类药物主张 2~3次/d的给药方案,最好为8h给1次或l2h给1次。
超慢速消除类(t1/2>24h):此类药物可1次/d或者是几天服用1次,1次每天的服用方法比几天服用1次的效果要好,这是由于1次/d的服用方法血中药物浓度波动范围小,每天规律的服药,比较安全可靠。
非线性动力学类 此类药物t1/2是根据药物剂量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的,服药的人不同变化也不一样,这样就导致了药物的剂量不好确定。若患者需要长期的用药,我们建议先监测血药浓度,根据血药浓度的结果调整用药方案,这样是比较稳妥的。
以消除相半衰期为依据预知药物在体内的变化趋势
血液浓度稳态:连续应用药物达到7个消除相t1/2,血药浓度为 99%稳态,这表示血药浓度在人体内达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对需要长时期进行服药的患者在血药浓度稳定的时候进行监测血药浓度是有重要意义的。根据监测出的血药浓度的结果能够制定一个比较适合的用药方案。
药物消除:用一次药物或者是长久的用药停止应用药物之后的5个消除相t1/2,人体内的药物含量消除了95%,这表示药物浓度在人体内基本得到了消除,如果没有相关的因素干扰t1/2的话,就可以停止对血药浓度的监测了。若患者停药的时间比 5个半衰期少而突然发病。这时应用静脉负荷用药就要谨慎考虑药物的应用剂量了,给药的速度不可太快,否则就有可能会发生药物中毒的不良现象了。
灵活应用消除相半衰期
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药物之间发生相互的作用使t1/2延长,这时候我们建议最好是根据对患者的血药浓度的监测结果之后再制定用药方案。
影响t1/2的病理因素:相应的疾病就会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不同的药物作用的位置的不同,这就会使t1/2受到影响,所以我们在给患者制定给药方案的时候要考虑这方面的因素,合理制定给药方案。
影响t1/2的生理因素:t1/2受到年龄等相关生理因素的影响,年龄增长会使t1/2明显延长,患者的用药时间越长其造成的副反应就越大,即治疗窗变窄。对于那些服用安全性较低的药物的患者,就要监测血药浓度,血药浓度波动在治疗的下线时,用药比较安全。
t1/2与抗菌后效应(PAE):药物的种类不同 PAE的长短也不同,这是因为PAE的长短与药物剂量(浓度)呈依赖性、与抗菌活性成正比、与患者机体的免疫系统关系比较紧密。
多种因素影响:若患者所患的疾病种类多,病情复杂不稳定,应用的药物种类多,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着多种的影响,这时判断消除相半衰期以制定用药方案是最困难的。这时可对消除相两点血浓度:Co为第1点,Ct为第2点进行监测。计算出t1/2,根据计算出的t1/2值来制定用药方案是最好的。
综上所述,用药方案的制定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而具有针对性。我们在临床为患者制定用药方案时要依据消除相半衰期这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合理应用消除相半衰期,促进临床更合理的用药,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3-8]。
参考文献
[1] 刘宝洪,范愿军,沈琳.生物半衰期在临床中的应用[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6,(05).
[2] 钟景林,胡中和.开展临床药学工作、促进合理用药[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1991,(04).
[3] 王晓波.发挥合理用药潜能促进医院健康发展[A].全国医院药事工作研讨会暨2005临床药师论坛——在职临床药师实践与培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楠.合理用药四大要素[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5] 闫世俊.合理确定给药间隔时间[J].医药导报,2000,(03).
[6] 易晓玲.抗菌药物后效应与全日剂量单次给药的临床意义[J].现代医药卫生,2003,(06).
[7] 宫曙光.老年病人合理用药的适当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02).
[8] 李淑萍.药物半衰期与合理用药[J].内蒙古中医药,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