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维明
【摘要】总结古人对胁痛的认识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疗的基本思想,具体的分析胁痛的中医诊断和胁痛的治疗方法,并根据综合分析研究找出中医内科胁痛诊断和治疗的研究发展方向。
【关键词】胁痛;中医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25 【文献标志码】A
祖国医学对胁痛的认识与看法
关于肋痛这一病情,在我国的传统艺术之中有着很多的记载。例如,在我国传统的医学巨著《内经》之中,就有着关于肋痛的相关内容。在《内经》之中,作者认为,患者之所以会存在一些寒热症状,主要就是应为在患者的肝胆部位发生了一些病变,进而引发患者的肋痛症状。与此同时,和《内经》之中的内容相对应的是,在我国的另一本医学巨著《素问·刺热篇》恰好就诠释了患者的肝胆部位发生了一些病变引发肋痛的原因,在这篇文章之中也具体的介绍了肋痛的具体的表现形式。张仲景经过对病理的分析,认为胁痛患者应当采用温药治疗的方法;隋代《诸病源候论·肝病候》之中就提到了关于胁痛的辩证治疗的方法:在这部医书之中,作者具体的支出,患者之所以会产生了肋痛的情况,就是因为在患者的体内的肝脏部位的火气过盛,一般情况下,患者会出现眼睛发红、肋部疼痛的情况,一般情况下,患者的整体的患病情况会一直蔓延到患者的腹部为止,与此同时,患者在肋痛的同时,还会存在一系列的并发症(例如患者会出现相应的头晕耳鸣、脸庞浮肿的情况)。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在进行对这样的患者的治疗的过程之中,采用泻法来进行治疗。综上所述,我国的传统中医已经对胁痛诊断及治疗有了较深的研究。
中医内科的胁痛诊断及治疗
在我国各种古典的医书之中,概括性的讲述了引发肋痛的几种基本类别,并概括性的讲述了产生胁痛的几种原因。通过对中国传统医学的研究,结合分析现代医学的治疗理论,不难看出,胁痛与肝胆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一般情况下,肝在人体之中发挥着疏泄的重要作用,帮助人体内部的脾胃之气升降平衡,保证人体的正常运行。一旦人体的肝失疏泄,就会导致人体内部气机运行不畅,进而导致脉络被阻。与此同时,人体的胁下部位又是肝胆经所行之处,气机不畅就会产生就会产生郁结现象,可引起胁痛。
一般情况下,引发肝失疏泄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具体的来说,肋痛患者之所以会产生这些不同类型的病症,根据患者的不同的病症的特点,也有着各不相同的原因。具体的来说,在进行对肋痛患者诊断的过程之中,首先要对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诊断分析,并根据患者的不同的疼痛的表现形式,找寻出患者具体的疼痛的特点,并对引发肋痛患者疼痛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工作。与此同时,在肋痛患者出现情绪波动的情况下,胁痛将会更加剧烈,食欲不振,脉弦,苔薄白的问题。方以柴胡疏肝散类方加减治疗,药用柴胡、枳壳,川芎、当归、佛手、元胡、川楝子、白芍等。发挥舒肝解郁、理气止痛,有效的治疗患者的胁痛;肝胆湿热者表现为胁肋疼痛,疼痛还会放射至肩背,出现寒热交替,心烦气躁,与此同时,这一类型的患者还会出现一些类似的并发症状,严重的干扰到了肋痛患者的正常生活,对肋痛患者病情的好转有着一定的影响;淤血阻滞者应根据患者瘀血的轻重缓急情况分别给予患者知柏地黄丸进行治疗,并使用知柏地黄丸进行养阴柔肝,降低患者体内的虚火。对于肝阴不足患者的治疗过程,由于肝阴的情况不同,就很容易导致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之中,产生一些关于病情的混淆的情况,严重的干扰到患者的疾病诊断和治疗过程,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在望诊的过程之中仔细观察,如果患者出现了一些不同的症状,例如患者的嘴唇部位经常会出现干燥的情况,与此同时,患者的舌头部位也会出现一系列的病变情况,患者的脉象也会出现一些不同的特点,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对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养血疗法,并通过这种疗法促进患者身体的健康;如果患者出现的肋痛的病情和患者的淤血问题关系,患者还具有刺痛感觉,患者疼痛剧烈,在夜晚的时候疼痛尤为剧烈,患者会出现舌头部位的一些病变的情况,具体的来说,一旦患者出现了肋痛的情况,患者的脉象也会变得不够平稳,针对这样的情况,在进行对患者的治疗的过程之中,要针对患者出现的具体病情,采用相应的治疗药材和材料(例如膈下逐瘀汤等材料),与此同时,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之中,还要对患者的各种穴道进行配合的治疗,以便于发挥出最好的治疗效果。
结论
综上所述,经过对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技术的分析整理,不难看出,患者产生胁痛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的肝胆气血阻滞所致。与此同时,我国传统的中医治疗手段对于肝胆病变有着丰富的应对手段,治疗的方法和手段也相对比较丰富,随着我国医学界对于胁痛的研究的逐步加深,我国的中医研究通过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传统的中医治疗手段,对于治疗胁痛患者的疼痛有着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何仁.肝胆病证诊治说略[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13.27(4):31.
[2] 王育群.肝胆证治广纂[M].呼和浩特: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1~32.
[3] 王俐琼,张玮.胁痛的中医辨治[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10(1):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