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奎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结膜炎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4年6月收治的过敏性结膜炎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9%,半年内复发率为37.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4.4%,半年内复发率为48.4%,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结膜炎合并过敏性鼻炎可显著降低患者复发率,临床疗效确切,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鼻炎;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771 【文献标志码】A
过敏性结膜炎属眼科常见疾病,具有易反复发作的特点,临床诊治通常结合经前鼻镜检查,检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患者合并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临床发病率很高,属鼻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各年龄段均可发病,表现为每年特定时段的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由于过敏性结膜炎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较多且较典型,西医治疗副作用大且效果并不满意,故我院考虑综合治疗过敏性结膜炎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故选取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4年6月收治的过敏性结膜炎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72例,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结膜炎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4年6月收治的过敏性结膜炎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72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40例,患者年龄21~43岁,中位年龄37.5岁。患者均因过敏性结膜炎入我院治疗,经前鼻镜检查发现合并过敏性鼻炎,主要表现为痒及眼结膜充血伴不同程度的鼻塞流涕,检查发现鼻黏膜苍白,部分患者鼻粘膜充血。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对照组:月苯黄素滴鼻液滴鼻,氟美童眼液滴眼,3次/d,每次3~4滴,同时口服息斯敏及地塞米松片,连续观察一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针灸及中药汤剂。中药处方:白术、白芷、炙黄芪、生甘草、丹参、薄荷、五味子、桑白皮水煎服,每日一剂。针灸取穴风池、大椎、肺俞、脾俞、合谷、足三里等穴位交替治疗,每次留针半小时。
观察指标:若治疗一个月后,患者角膜缘球结膜与结膜滤泡消失,乳头胶样增厚基本消失,鼻镜检查粘膜恢复正常,则为治愈;显效若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显著好转,眼结膜及鼻粘膜症状减轻,则为有效;否则为治疗无效。
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率的比较采用百分比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两组过敏性结膜炎治疗效果:观察组x2= 6.722,对照组x2=2.365,P<0.05。
讨论
过敏性结膜炎是由于接触过敏性抗原引起的结膜过敏反应,结膜充血、水肿,黏液性分泌,临床采用药物抗过敏治疗,难以彻底治愈,常反复发作。过敏性鼻炎临床治疗常采用激素、抗过敏药,一般毒副作用较大,毒副作用大,患者难以耐受,临床实践表明治疗后复发率较高[2]。
中医认为,过敏性疾病患者多肺脾气虚、中气不足、卫外不固、气机不利、肺气不得宣发。中医治疗以益肺健脾、解热解痉、实卫固表、疏散风寒、温通鼻窍为主[3]。
本次探究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中医中药及针灸治疗。药方白术、炙黄芪具有益气健脾的功效,可宣肺通鼻目,充实肺气;生甘草、白芷祛风通窍、解痉止痛、温肺散寒;同时辅以止痒脱敏,益气润肺之药方,可达到满意的临床疗效。
针灸的穴位选择上夹鼻目,下通肺腑的合谷穴可疏风解表、补益肺气。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多气多血,在疏通气血方面疗效显著,可扶正祛邪、增强人体的免疫力。风池穴可通鼻目,疏散外风。以上穴位每日针刺可促进自主神经功能恢复,抑制过敏反应。
本次研究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9%,半年内复发率为37.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4.4%,半年内复发率为48.4%,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由此可见,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结膜炎合并过敏性鼻炎可显著降低患者复发率,标本兼治的效果,提高患者今后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马群,曾水清,乔彤等.儿童过敏性结膜炎和过敏性鼻炎的关系[J].临床眼科杂志,2009,(03).
[2] 张连生.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观察与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1,(12).
[3] 朱建霞,邓玫,陈雁英.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结膜炎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