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陈光明
【摘要】临床上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是比较常见的病例,一旦发病容易引起严重的后果,而且还会伴随周围循环衰竭的现象。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很大一部分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止血。在以前常使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近来通过埃索美拉唑钠进行实验性治疗。经过使用后研究者发现,该药物能够非常有效的治疗患有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且效果稳定、可靠。
【关键词】埃索美拉唑钠;上消化道出血;奥美拉唑;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57 【文献标志码】A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住院患者142例,实际使用123例进行数据分析。患者大便颜色发黑、偶尔有呕血现象,经过胃镜检测后,能够确诊为上消化道非静脉出血。随机进行分组测试。A组70例,B组72例,实际使用A组60例,B组63例。经过统计学的相关统计研究,所调查的患者在年龄、性别、临床症状上并无明显差异,具有随机性。
研究方法:本次试验将受试人群随机分配为A、B两组别进行实验,两组分别采用奥美拉唑和埃索美拉唑钠,控制其余实验条件和参数,以得到更加公平准确的结果。
A组:通过静脉推注80mg的奥美拉唑后,以8mg/h输注72h;B组:静脉注射80mg埃索美拉唑钠,之后的72h内全部以8mg/h的速度进行静滴,同时使用其他的止血药物、输血、禁食水、支持对症等。便常规和潜血也是需要进行的检查,与此同时,血尿素氮和血常规的检查,胃镜和上腹部彩超以及相应的生化检查都要全面观测。试验全过程观察生命体征、黑便、呕血、便潜血、药物治疗的效果以及是否有不良反应等现象[1]。
疗效评价:判断出血是否停止的指标是:有没有继续呕血、大便颜色是否变为正常、血压水平是否平稳、血红蛋白有没有发生明显改变。
疗效的评价:24h用药时间内没有再出血的现象,并且血压相比较之前上升为正常水平,血色素的水平逐渐上升为显效。如果能够在用药48h的时段内停止再出血的现象,也可以作为有效实验组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若用药治疗的时候病情加重,或者72h后仍然有呕血现象,则为无效实验组。
统计学处理:上文中所用于进行分析的数据均来自于SPSS13.0软件,且有改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142例受试者入选,最终123例进行了随机试验。按照统计学方法进行研究,两组数据均具有随机性和可比性。本次试验主要针对于东方亚洲人群,奥美拉唑组与埃索美拉唑组的年龄均值(SD)分别为40.5(12.9)岁和39.1(13.4)岁。在两组受试人群当中,A组受试人群中女性略少于B组,但是A组的平均年龄分布略高于B组。基线期时,A组的血红蛋白的平均值相较B组略高,这种因素最终将会以影响最终治疗时期的输血量的形式表现出来。
除了既往肠道疾病史和内镜检查外,两组数据的基线特征较为均衡。在进行内镜实验时能够明显发现,出血性胃溃疡的患者在A组略高于B组,而B组的出血性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较多,但是,基线的Forrest分布情况有明显的差异[2],这提示了有较高风险的再出血可能。
安全性分析人群中,奥美拉唑组97%受试者和埃索美拉唑组的95.3%受试者最终完成本次试验。终止试验的原因有以下几种:①违背入选时所列出的排除标准(3例);②出于相关安全性考虑(3例);③在治疗的过程之中,由于患者出现严重的上消化道出血现象,因此,不得不进行转院治疗(1例);④不愿意继续接受本实验(7例);⑤以及其他原因由研究者终止实验(5例)。以上所有数据均真实可靠,并且合理合并用药情况对于两组数据而言均相似。
实例讨论
实例1:刘凤霞,女,40岁。黑便呕血半天后入院治疗。患者头晕黑朦,甚至一度产生晕厥现象。尤为晕厥现象明显。心悸在患者体位发生改变时尤为明显。患者过去有过上腹疼痛,症状在进餐后更加明显。有疼痛—进食—缓解的规律。反酸,胃区灼烧感。入院检查时:BP85/50mm Hg,P:110次/min,体温35.9℃。中度贫血,周身体表温度偏低,上腹剑下压痛阳性,心律正常,平均105次/min,肠鸣5~7次/min。肢体远端温度偏正常。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未知,胃溃疡;失血性贫血。有失血性休克;治疗手段有:止血、输血、扩容、吸氧等。然后实验过程中进行静脉注射80mg埃索美拉唑钠,然后以每小时80mg的流量保持持续静脉滴注。平稳后查纤维胃镜结果为胃溃疡。幽门螺杆菌(+),埃索美拉唑钠持续了72h。出血症状停止。继续其他治疗手段。
实例2:刘文武,男,47岁。半月黑便,呕血一天后入院治疗。胃区有严重灼烧感,腹部疼痛,并且疼痛没有明显规律。头晕乏力。坐下以及站立的时候有头晕加重并且出现晕厥的现象。早年有腰疼的病史,起夜次数多,皮肤囊肿瘙痒。入院检查时:BP80/45mm Hg,P:118次/min,体温35.8℃,R:20次/min。神志清晰,重度贫血。查体时情况不乐观。浅表的淋巴结没有发生肿大现象,但是皮肤颜色呈现苍白色。巩膜无黄染。左心室扩大,心律整齐,108次/min,心脏声音不强。上腹剑下有压痛(+),肝脾尚未触及,故而四肢温度较为正常。血红蛋白:5.5g/dl,PLT和WBC正常,PT、PATT延长,尿素氮34mmol/L。通过超声波测试,发现双肾皮质有所损伤,胃镜显示患者患有弥漫性炎症。主要治疗手段有:输血、止血、保护消化道粘膜、保护肾脏功能。使用80mg的埃索美拉唑钠进行静脉注射以后,然后以8mg/min持续通过静脉点滴注射72min。出血症状停止。治疗效果较好。这与埃索美拉唑钠能够改善酸性的胃内部环境,迅速提高胃内pH值有关。本例患者为尿毒症,代谢过程中代谢性酸中毒止血,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结论
上消化道的出血原因比较多,而且相对较为复杂,临床上常见的病因是消化性溃疡或者肝硬化等。一般治疗基本可以起到止血做用,但是效果不太理想。严重情况下,仍有少数病例需要使用手术手段进行治疗,尤其是当单一使用药物治疗时不能够有效解决静脉曲张血管引起的病症的时候。就药物治疗本身而言,除了一般的常用药,质子泵抑制剂(PPT)为常用药物。过去经常使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现在新的质子泵抑制剂不断的应用于临床,治疗差别在不同的单个药物之间是有所不同的[3],因此也将导致治疗结果的不一致,如埃索美拉唑钠和奥美拉唑所具有的不同的治疗效果。
奥美拉唑的(S)-异构体是埃索美拉唑钠,生物的利用率极高。两种药物都是引发肝脏产生代谢从而实现作用,相对而言,肝的首次通过率较低。血浆的清除率相对于血液中药物的浓度高,这说明其止血效果良好,同时,还能够有效的降低高危人群的出血及内镜检查次数,甚至还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和输血次数。通过观察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发现埃索美拉唑钠治疗后患者的血药浓度能够保持比较恒定,而且相对比与其他的PPI,埃索美拉唑钠抑制胃酸的能力更好。相比较奥美拉唑而言,埃索美拉唑钠更加有优势,疗程更加稳定,长久,起效时间快,副作用也相对较小[4]。
综上所述,埃索美拉唑钠具有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其在抑制胃酸方面更有效,并且治疗时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所引发的不良反应较小。故而埃索美拉唑钠在临床上用于治疗上消化的出血,乃至是大出血更加方便安全。
参考文献
[1] 孟莹等.埃索美拉唑静脉滴注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8,(11).
[2] 孟红.埃索美拉唑钠针与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09,(06).
[3] 金玲.埃索美拉唑钠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疗效观察[J].丹东医药,2006,(03).
[4] 钟澜.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