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春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手足口病采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近两年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34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患儿住院时间单双数为依据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单纯干扰素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行炎琥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式治疗后其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给予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干扰素;炎琥宁
【中图分类号】R725 【文献标志码】A
我院为探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对接收的134例小儿受阻口病患儿行单纯干扰素治疗及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两种治疗方式,且效果显著,其具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自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接收的134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其中男性患儿74例,女性患儿60例,患儿年龄最小为16个月,患儿最大年龄为52个月,平均年龄为36.4个月;患儿病程最短为3d,最长8d,平均病程为4.3d;以患儿住院时间单双数为依据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程等资料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方法:对照组67例患者采用单纯干扰素治疗,即给予患者8万IU/kg干扰素肌肉注射治疗,一天一次。观察组67例患者则采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干扰素治疗方式与对照组相同,即将10mg/kg·d炎琥宁溶于100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并给予患者静脉滴注治疗,一天一次。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疗效判定:显效:患儿治疗两天内其体温明显降低,患儿食欲明显改善,且其口腔疼痛症状消失,经针对性治疗后其内溃疡症状在5d内变浅并愈合;有效:治疗3d内患者体温明显降低,食欲显著改善,且患者口腔疼痛症状消失,经针对性治疗后其内溃疡症状在5d内变浅并愈合;无效:治疗72h后患者食欲。口腔疼痛症状均无明显改善[1]。
统计学分析:以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接收的134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处理,组间比较则展开x2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性显著,记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患者采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后其总有效率为97.0%,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干扰素治疗后其治疗总有效率为85.1%,两组患者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67例患儿中4例患者输液后出现皮疹现象,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对照组67例患儿中2例患儿输液后发生皮疹现象,3例患儿发生呕吐现象,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两组患儿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手足口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引起该病发生的肠道病毒较多,其中较为常见的病毒为柯萨奇病毒A16型及肠道病毒71型;患者多为年龄小于5岁的儿童,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口痛、低热、颜色、口腔、手、足等部位有小疱疹或小溃疡现象发生[2]。通常多数患儿可在一周左右自愈,而部分患儿则可能发生无菌性脑膜炎、心肌炎、肺水肿等并发症,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儿死亡,严重影响着患儿的健康发育及生命安全[3]。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以促进患儿健康成长发育已成为当务之急。
干扰素是现阶段临床上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常用药物,其是由DHA重组技术研制的一种水溶性蛋白质,该药物具有良好的抗DHA效果及抗RNA病毒效果,可有效的阻止受感染的细胞病毒传播到其他细胞中。另外,干扰素在增强细胞活性、抗病毒及消灭病毒方面都有着较高的价值。因此,给予手足口病患儿干扰素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而炎琥宁则属于植物提取精华,该药物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镇静、抗感染作用,可有效对细胞的吞噬功能进行抑制,对阻止病毒再次合成有良好的效果。临床研究表明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起到良好的协同作用。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式治疗后其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这就说明给予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徐秀芬,胡小霞.利巴韦林联合热毒宁治疗148例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J].健康研究,2014,(02).
[2] 利汉其,廖友明,白翠芬等.喜炎平联合金喉健喷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08).
[3] 王凌飞,赵文雷.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