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proBNP与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及心功能的关系

2015-07-20 18:48邢旭斌杨如美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年11期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心功能

邢旭斌 杨如美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血浆NT-proBNP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和心功能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260例,其中伴有左室肥大者200例设为观察组,左室功能正常者60例,设为对照组。为所有患者采血,检测血浆NT-proBNP浓度,通过超声心动图观察、计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左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与左室重量指数,并采用直线回归分析数据。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血浆NT-proBNP浓度分别为(35.31±12.05)pg/ml、(54.11±10.21)pg/ml,后者远大于前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左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与左室重量指数均远小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直线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LVMI和血浆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且伴左室肥厚的患者具有较高的血浆NT-proBNP水平,测定其浓度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依据,反映出患者的心舒张功能和左室肥厚状况。

【关键词】NT-proBNP;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心功能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在饮食结构、环境变化、生活节奏和遗传基因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该病属于一种代谢紊乱综合征,许多患者会同时伴有左室肥厚,逐渐影响舒张功能,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全心衰竭。有关资料显示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在冠心病、心力衰竭、左室功能不全的患者中较高,且其浓度会随心功能的恶化而增高,对其加以检测有助于尽早发现并治疗左室肥大[2]。我院选择260例高血压患者,并依据患者是否伴有左室肥大分成两组,通过检测有关指标,针对

NT-proBNP与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及心功能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2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与WHO诊断高血压的有关标准(不是同一日内测定血压舒张压≥90 mmHg或收缩压≥140 mmHg,已经超过2周时间停用降压药物或没有经过降压治疗)相符合,以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女性>120 g/m2,男性>125 g/m2为标准,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共60例患者,左心室均正常,包括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36~79岁,平均年龄(45.31±6.12)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3.12±2.45)年;舒张压平均为(98.52±11.84)mmHg,收缩压平均为(153.13±16.72)mmHg。观察组共200例患者,均伴有左室肥厚,包括男性132例,女性68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45.42±5.58)岁;病程6个月~11年,平均病程(3.23±2.24)年;舒张压平均为(99.04±11.75)mmHg,收缩压平均为(152.98±16.57)mmHg。所有患者均为窦性心律,本次研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糖尿病、心包疾病、瓣膜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心脏瓣膜病、冠心病等疾病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在两组患者之间无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①采集血样:要求患者保持平卧位,30 min后采集3 ml其手肘部位的静脉血,马上放置于预先准备的试管(含有10%EDTA30μl)内,将500 IU/ml抑肽酶加入其中,调节速度至3000 r/min后离心10 min,在-70℃的冰箱中放置得到的血浆以备使用。②测定血浆NT-proBNP:运用美国博适干式快速、定量BNP检测仪测定血浆NT-proBNP浓度。③超声心动图检查:运用的仪器为美国惠普SONOS 5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所配的探头具有2~4 MHz的频率,对两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ed)、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d)、左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测定,按照公式S=0.0128×体重(kg)+0.0061×身高(cm)-0.1529计算体表面积(BSA),以公式LVM(g)=0.8×[1.04×(LVPWd+LVIDed+IVSTd)3-LVIDed3]+0.6计算左室质量(LVM),最后根据公式LVMI=LVM(g)/BSA(m)2计算LVMI(左室重量指数)[3]。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时采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 16.0,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并采用x2进行组间比较的检验,采用直线回归分析不同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比较

对照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浓度平均为(35.31±12.05)pg/ml,观察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浓度平均为(54.11±10.21)pg/ml,后者远大于前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超声心动图各指标的比较

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左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与左室重量指数均远小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1。

2.3 直线回归分析结果

直线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LVMI和血浆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P<0.01),即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的血浆NT-proBNP浓度越高,患者的左心室肥厚程度越严重。

3 讨 论

人体中的多个组织,包括肺、心脏、脊髓和脑中都分布着脑钠肽系统,但是心室中的心肌细胞才是其主要是合成与分泌部位,所以含量最高的器官就是心脏。通常其调控水平为转录,基本上不会因行走、姿势与盐负荷的改变而影响血浆浓度,在健康人的静脉血中具有稳定且很低的浓度。然而当心脏扩大或心室负荷过重的情况下,机体会释放和迅速分解储存于心肌中的proBNP,产物是NT-proBNP和BNP,可以将心室功能状态很好地反映出来。BNP属于心血管肽类激素的一种,其作用主要包括减少水钠潴留、促进尿钠排泄、抑制交感神经活性、扩张血管等,能够降低血压,而且对于心肌代偿性肥厚与增生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而推测高血压患者血浆中NT-proBNP浓度升高主要是室壁张力与心室内压力导致的,特别是左室肥大者,所以左室肥大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子,必须引起足够重视[4-7]。

杨传高[8]等在《血浆脑利钠肽浓度与高血压病左室肥厚及心功能的关系》中对血浆脑利钠肽(BNP)浓度和高血压病心功能与左室肥厚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其中9例为非左室肥厚者,12例为左室肥厚者,左室射射分数与左室短轴缩短率在两组间的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脑利钠肽浓度和E/A比值在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脑利钠肽浓度和E/A比值显示为负相关,和左室重量指数显示为正相关。说明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发心舒张功能和左室肥厚情况可以较好的反映于血浆BNP水平中[9]。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血浆NT-proBNP浓度分别为(35.31±12.05)pg/ml、(54.11±10.21)pg/ml,后者远大于前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无显著差异,对照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左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与左室重量指数均远小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直线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LVMI和血浆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P<0.01)。陶婷[10]等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内径与血清NT-proBNP的关系》研究中得出结论,NT-proBNP可作为此类高血压患者左心房重构的生化评估指标。同本次研究结果相符。

心血管致死率与致病率的一个重要预测因子就是左室肥厚,所以左室肥厚的早期发现和治疗能够为多种疾病的诊断与预防提供有力依据。心脏病早期患者通常会发生左室松弛性下降,但由于现阶段各医院很难采用非创伤性方法对左室松弛性进行检查,所以临床检测中可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左室肥厚程度和血浆NT-proBNP浓度呈明显的正相关作为依据,从而尽早发现各种心功能障碍疾病,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广胜,李新立,许 迪,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脑利钠肽水平与左室重构的关系[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2,5(2):7-9.

[2] 林 营.动态血压及左心室肥厚与认知状态的相关性[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0,(22):57-58.

[3] 方京冲,朱禧星,姬井孟,等.2型糖尿病患者心室肥大与血浆脑利钠肽浓度的关系[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3(13):218-221.

[4] Benjamin EJ,Levy D. Why is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so predictive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J].American Journal of the Medical Sciences,2009,(03):168-175.

[5] 徐兴森,杨万涛,刘道燕. 高血压合并代谢紊乱及对心肾血管的影响[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2,(14):894-898.

[6] van Bilsen M,Smeets PJ,Gilde AJ. Metabolic remodeling of the failing heart:the cardiac burn-out syndrome[J].Cardiovascular Research,2014,(02):218-226.

[7] 王 伟,史晓雨,马力远.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影响的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02):283-284.

[8] 杨传高,李红霞,周亚峰,等.血浆脑利钠肽浓度与高血压病左室肥厚及心功能的关系[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23(2):193-194,202.

[9] Suzuki M,Hamada M,Yamamoto K.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as a risk marker for incident hypertensive cardiovascular events[J].Hypertension Research,2012,(5):669-676.

[10] 陶 婷,李嫣然,赵咏桔,等.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内径与血清NT-proBNP的关系[J].检验医学,2010, 25(6):433-434.

猜你喜欢
原发性高血压心功能
心功能如何分级?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
四逆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