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东明++熊惠民
【摘要】目的 观察喂养方式对婴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我们院儿保科2012年5月~2013年4月行儿童保健的婴儿1356例,根据喂养方式的不同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为母乳喂养,乙组为混合喂养、丙组为人工喂养。对比三组6个月以内婴儿和6个月以上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结果 经分析发现,三组6个月以内贫血的发生率以甲组最低,乙组其次,丙组最高;6个月后各组之间差别则不明显;而总发生率中以甲组最低,丙组次之,乙组最高。结论 母乳喂养能降低6个月以内婴儿贫血的发生,6个月后则差别不明显。
【关键词】喂养方式;婴儿;缺铁性贫血
【中图分类号】R723 【文献标志码】A
缺铁性贫血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主要以6个月~3岁的婴幼儿较为常见[1]。婴儿时期是一生中生长发育最为快速的一段时期,如缺铁严重可导致认知、智力、行为的发育受限,影响其的一生。铁作为常见的营养物质之一,其引起的贫血也多与营养物质的摄入不足有关。为了了解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率的影响,我们特行此次分析。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在我们院儿保科2012年5月~2013年4月行儿童保健的婴儿1356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喂养方式的不同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为母乳喂养,乙组为混合喂养、丙组为人工喂养。甲组527例中男285例,女242例;年龄6个月以内253例,6个月以上274例;乙组453例中男237例,女216例;年龄6个月以内225例,6个月以228例;乙组376例中男198例,女178例;年龄6个月以内169例,6个月以上207例。所有婴儿出生时胎龄都在37周以上,体重都在2.5kg以上,阿氏评分都为10分,且6个月以后的婴儿都已全部添加辅食。排除造血系统及机体其它器官系统病变、家长不愿意参加本次研究者。
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血常规和血清铁蛋白的检测,在抽取静脉血采用相同型号的仪器由同一医师进行检测操作。然后由儿保医生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依据第七版儿科学中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标准为[2]:即血红蛋白低于110g/L,外周血象平均红细胞容积低于80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低于26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低于310g/L。比较各组6个月以内婴儿和6个月以上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里所有数据均由SPSS13.0数据分析软件处理而得,计量资料用x±s表示,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以P<0.05为表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经分析发现,三组年龄6个月以内贫血的发生率以甲组最低,乙组其次,丙组最高;年龄6个月以上各组之间差别则不明显;而总发生率中以甲组最低,丙组次之,乙组最高,见表1。
表1 三组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情况 (例%)
讨论
缺铁性贫血主要是指体内贮存铁量过低引起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小儿时期发生率较高的一种疾病[3]。铁是维持机体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约有66%储存在血红细胞的血红蛋白中[4]。其作为血红蛋白生存的原料之一,一旦缺乏则会导致机体贫血的发生。而体内铁的贮存量不足,主要原因可能与铁的摄入或吸收减少有关。而婴儿时期是生长发育速度最快的一时期,合理喂养是体格发育的基础,也是提高体内铁贮存量,减少缺铁性贫血发生的有效方式。
婴儿时期的喂养方式主要分为三种: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混合喂养。母乳是全世界公认的新生儿及婴儿最理想的食品,其内铁的含量虽低于配方奶粉,但其更利于婴儿的吸收。然而现代女性受工作压力、体质以及对母乳喂养认识的不足,使得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在新生儿及婴儿中占据着较高的比例。本次我们对三种喂养方式的婴儿进行血常规和血清铁蛋白的检查,观察各喂养方式的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结果发现年龄在6个月以内的发生率以母乳喂养的一组最低,人工喂养的一组最高;年龄在6个月以上的差别则不明显;而总发生率中仍以母乳喂养的组最低。6个月以上婴儿不同喂养方式之间缺铁性贫血发生率差别不明显可能与6个月以上的婴儿都已经添加辅食有关。
总之,缺铁性贫血在婴儿时间较为常见,可引起其智力、认知、行为发育受限,其作为一种营养性贫血,发生率与喂养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母乳喂养是三种喂养方式中发生率最低的一种,因此建议对6个月以内的婴儿应以母乳喂养为主,同时还应注意辅食的添加。
参考文献
[1] 罗嫩姣,李秋平.221例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原因、预防及治疗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25).
[2]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3] 孙宝岑,王洛平,马丽娟.门诊就诊141331例婴幼儿贫血患病情况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09).
[4] 乔艳梅,杜红丽,刘娜.婴幼儿营养性贫血因素分析[J].临床荟萃,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