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洁 石文静
(大连市环境监测中心,大连 116021)
油烟是指食物烹饪、加工过程中挥发出来的油脂、有机质及其加热分解或裂解产物,难溶于水。伴随着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餐饮业也日益繁荣起来,但由于其网点密集,再结合中国素来“民以食为天”,传统饮食文化的特殊性及复杂性,导致烹饪过程复杂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油烟污染问题。油烟已经成为继噪声、尾气、沙尘之后的又一大污染问题,并且成为百姓环保投诉的热点问题之一。有关部门对北京大气溶胶中PM2.5做的研究表明,其中有机物含量高达30%~40%,其中来源于饮食业的油烟比列达到了13%~15%,明显高于发达国家的比例,根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等人研究,餐饮油烟排放的有机气溶胶(气溶胶是液态或固态微粒在空气中的悬浮体系)是一次有机气溶胶中最重要的组分,餐饮油烟在北京市大气中PM2.5中的比例约为13%,最高时达到15%,在京津冀地区所占的比例约为6%。而广州市环保局负责人则表示,目前广州餐饮企业的排放比重约占大气污染物比重14%,以上数据显示,油烟已经成为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一个重要污染物来源,加强饮食业油烟治理是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2001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了《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 18483-2001),也是目前为止唯一的饮食业油烟标准,对饮食业油烟的排放限值和去除效率进行了规定,具体数值见表1。
表1 饮食业单位的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油烟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 18483-2001)中的附录A,是目前我国环保行业监测饮食业油烟的唯一标准方法。方法主要内容为:利用采气泵将油烟吸附在油烟采样滤筒内,回到实验室后以四氯化碳为萃取剂,将滤筒内油烟类物质萃取出来,利用红外测油仪对萃取液进行检测分析。该方法能够准确、全面地检测大气中油烟含量,且灵敏度高不受油烟样品影响等特点,一直在我国环境监测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根据1987年签订的《关于消耗臭氧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3 中的萃取溶剂(四氯化碳)被确定为全球禁止使用的试剂,至2014年12月31日我国必须全部停用。另外经过多年的实践发现,现有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完备性,比如现有方法没有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性等技术指标;没有确定油烟采样滤筒的清洗方法、空白限值以及水分的去除方法等。这些问题会影响数据的准确性,不利于行管部门对油烟的监督以及管理。
鉴于上诉各种问题,实验组查阅大量国内外资料,并且借鉴国外相关分析方法,总结如下:
纵观国外油类分析方法,实验组发现,油类检测不外乎几个方法:一是重量法,代表国家及组织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美国环保署(USEPA)、日本工业标准委员会(JISC)、中国。二是气相色谱法,代表国家及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三是中红外激光光谱法,代表组织及国家为: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四是红外法,代表国家及组织有: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英国、中国。
各方法分析见表2。
表2 国外油类相关监测方法分析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 18483-2001)是我国目前为止唯一现行标准。标准中规定,方法检出限为:0.5mg/L,并且红外分光光度法具有灵敏度高且不受油品影响的优点,是我国环境监测领域的经典方法。
综合以上因素,尽管现行标准《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 18483-2001)具有灵敏度高且不受油品影响的优点,但是,由于其使用萃取溶剂(四氯化碳)被确定为全球禁止使用试剂,所以对现行标准《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 18483-2001)进行修订或者寻求四氯化碳的替代试剂势在必行。
[1]国家环保总局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M].第四 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9.
[2]《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HJ637-2012).
[3]《饮食业油烟(试行)排放标准》(GB 18483-2001).
[4]《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5]《关于消耗臭氧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