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5-07-19 08:01
学周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教师

(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龙王庙初级中学066500)

浅析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李 娟

(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龙王庙初级中学066500)

在教学改革逐步深化的今天,各个中小学都将优化课堂教学提上日程,也将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了教学活动的重心。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要想让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我们必须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的学习活动才能事半功倍。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皮亚杰也曾经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全都是依赖于兴趣。”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环境的影响及教师的积极引导下产生的。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做好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者,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呢?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效果较好。

一、以情感推动兴趣的发生与发展

学生对教师的情感是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的决定性因素。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当学生感觉教师是一个可亲可敬的人时,他们才会愿意和教师接近,听从他的教导。教师必须在学生心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这对教学工作的开展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对教师的感情有多浓厚,他对学习的热情就有多大。教师要以平等、亲和、真诚的心态与学生交流,热爱每一个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师生感情建立的基础,也是良好师生关系的首要条件。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即使受到教师的批评和教导,他们也能明白教师是为他们好,从内心接受教师的教育。

首先,教师要平等地看待每个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因为自己的个人喜好而偏爱某个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教师要承认学生的这种个性差异,对于学生个性中不是特别好的部分进行积极引导。

其次,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喜好,以对学生的了解来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

再次,教学过程是师生友好协作、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放下架子,走到学生中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以人性化教学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中学生的情感思维较小学生要细腻得多,因此,教师要以丰富的情感吸引学生,多给予学生一些信任和鼓励,学生能够做到的就鼓励他们去独立完成,让学生都能够紧紧地围绕在教师周围,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师生间的互动愉快而高效。

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学工作就能够顺利开展,随之,教学质量也会得到不断地提高。“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就为我们做了很好的阐述。当学生对学习有兴趣,他们的思维就会异常活跃,激情高昂,很轻松地掌握知识,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

二、优化教学方法,构建有效课堂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优化教学方法,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以此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于语文的兴趣。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围绕着课本展开讲解,教学活动成了遵循固定模式的讲授,学生被限制在教师制定的框架里,没有主动吸收知识的积极性,也无法形成自己的创新思维。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要努力改变这种一言堂的做法,组织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导权。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却不过多干涉,时刻牢记教学的中心是学生,将以往的授人以鱼变为授人以渔,让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方式的创新

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主要是改变以往那种一根粉笔,三尺讲台的做法,跳出原有的围绕课本讲解的模式,采取多种形式相结合,找到适合学生的、创新的教学方法,利用一些新的元素和手法来激发学生对于语文的兴趣,逐步提高教学质量。谈到新的元素,我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想起多媒体教学。我们可以将多媒体与语文有效地结合起来,利用多媒体集声音、图片、文本于一体的特性,将课本上的知识更加鲜活、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多媒体不仅能够使我们的教学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还能够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受到刺激,增强他们对于语文知识的感性认识,迅速地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学习习惯的养成

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对学习保持兴趣的重要条件。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和其他学科不同,语文课本中的诗词、文章等都具有很大的可读性,它们有华丽的辞藻和优美的语句,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带来慷慨激昂、深刻隽永的阅读感受。在学生早读的时候,教师要抓住机会,引导学生养成朗读的习惯。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小要求,如朗读声音要洪亮,普通话要标准,咬字要清楚,长此以往,就能够逐渐提高学生的语感,让他们“说”的能力得到提高。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的过程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由浅入深,先易后难,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阅读系统。学生的阅读应该是泛读与精读相结合,所谓泛读,就是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性的阅读,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及大致内容,对中心词及中心句以及各个段落之间的联系有初步的掌握。精读是相对泛读而言的,是泛读的一种深入,它是指学生对文章进行较深层次的分析和理解。当学生掌握了泛读和精读这两种阅读方法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通过知识间的相互渗透进行“由此及彼”的深入,达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

再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规范作文的习惯。要想让学生写出一篇语言优美、选材新颖、主题深刻的优秀作文,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从作文的外部形式进行练习,还要培养学生日常积累、规范作文的习惯。日常积累可以从课文中的名词佳句入手,也可以让学生摘抄一些课外读物中优美的语句或段落。当学生积累了一定量的素材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仿写,可以仿写对话形式、写景方法、文章立意等,并要求学生在模仿中进行创新,有自己独特的想法。

三、注重课外教学

语文教学不应只局限于课堂,要让学生接触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语文与实践相联系。教师可以组织演讲比赛、成语接龙、诗歌朗诵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活跃学习气氛。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语文素养。学生的语文功底不断加厚,语文能力就会逐步加强。

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学习才能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优化教学方式、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责编 金东)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教学教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