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

2015-07-19 08:01
学周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劳动习惯家长

(河北省正定县罗家庄小学050800)

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

韩建爽

(河北省正定县罗家庄小学050800)

在义务教育小学劳动课大纲指出:教学目的是:通过自身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的教育和实践,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逐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逐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是我们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众所周知,劳动习惯是在很长的时间里养成的,良好的劳动习惯对今后的人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劳动是每个人的需要,也是权力。让学生学会劳动、学会生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任务之一,更是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对学生智力的开发、性格的塑造,独立性、自信心、责任感的形成,及磨练坚强的意志品质等方面都是非常有利的。如,中央电视台的记者采访陈章良博士,问他如何成才时,它将主要原因是能吃苦、勤奋、有志气。这与他从小帮父亲捕鱼是分不开的,他说:“童年的劳动给了我许许多多。”又如,著名相声演员冯巩小时候经常帮助母亲料理家务,冬天还捡煤核儿,逆境的磨炼造就了他自强不息,矢志不移的性格。当今,许多全国十佳少先队员也都经常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由此可见,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要从小抓起,从小事做起,为其今后的生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要讲究科学的方法,下面笔者就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要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是指尊重学生的需要和发展特点。劳动是学生的需要,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会不断积累经验、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当他不断获得愉快的、积极地体验时,就会产生自信,因而会更加主动地参加劳动,进而养成劳动的习惯,不尊重学生劳动的需要,事事包办代替,不注重他自主发展的特点,忽视他“我会”“我能自己做”等自信心的萌芽,学生处处被动,坐享其成,他开始还会反抗,等习惯了就会变得事事依赖别人,为其日后变得消极、懒惰、无能自卑埋下祸根。所以,教师和家长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注重听取他的意见和想法,让他做一些能做、愿做的事情。

二、为学生提供劳动的条件

学生劳动的机会时时处处的都有,关键是教师和家长是否意识到。当今不少的独生子女家庭中,全家围着一个“皇帝”转,不等孩子张嘴、伸手、吃穿玩用一切具备,使孩子失去很多学习、锻炼的机会。因此,教师应做好家长工作,帮助家长转变观念,和学校教育携手并进,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去体验他要自己去干的、能自己去干的事情。在日常生活诸如吃饭、穿衣,游戏、睡觉等自我服务环节中,家长和教师都应在学生力所能及的前提下,本着“自己的事亲自己做,不会学着做”的原则,只要没有危险,都应让他们去实践。学生在劳动中可能会弄脏手、脸、衣服甚至会碰破皮、撕破衣服、毁坏物品、耽误时间,但他们得到的远比失去的多,住校生远比不住校的自理能力强得多。学生在劳动中形成的良好心理品质、独立生活能力,对其一生的成长都是有益的。

三、注意帮助指导

学生愿意参与、学习成人的劳动,但都是由于年龄小、经验少,对一些有危险、有难度的劳动的内容家长和教师要给与帮助,有些还要阻止,如搬太重的物品,取放带尖带刺的物品等。因为让学生做难度较大的劳动,一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甚至危及他们的生体健康。二是会挫伤他们劳动的积极性。如果学生在劳动中经常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他们就会逐渐失去对劳动的兴趣和信心。指导学生劳动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依实际情况而灵活进行。当学生在劳动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可帮一把,或一起干;也可以用语言提示,如学生从高处取物时,可提出“你想想踩什么才能够得着;”有时也可以为孩子示范,让他模仿。另外,认真上好劳动课,教给学生一些劳动技巧,对劳动习惯的养成也是有利的。应注意学生劳动量不要过大,时间不要过长。

(一)以鼓励为主,不断提高要求

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说:“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学生在劳动中受到表扬、得到肯定,会产生积极的心态,激发再劳动的兴趣。所以,即使学生在劳动中出现偏差,教师和家长应鼓励积极地一面,然后提出要求。比如学生在值日时把粉笔弄洒了一地,教师应该说:“你值日的速度真快,快把粉分笔拾起来吧!地也要重扫了,下次小心点就更好了。”鼓励应该以精神鼓励为主,不要单纯以物质来刺激,不应以市场经济中的等价交换、成人的社会劳动混为一谈,否则对孩子良好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没有任何好处。

(二)持之以恒,一贯一致

一贯一致,持之以恒才能使学生养成好习惯,一曝十寒或教育不一致是养不成好习惯的。如:语文教师要求做,数学教师怕帮倒忙,或妈妈坚持要孩子做,爸爸怕耽误时间;或想起来就要求,学生一撒娇,事情一多就忘到九霄云外了,都是不正确的,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没有好处的。因此,教师和家长应统一思想认识,讲究方式方法、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教师还可为学生分别设计一个记录本,将他们每天应该做的事情标记出来,请学生自己把每天做的情况用符号标出来。这样,天长日久,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就养成了。

(责编 张景贤)

猜你喜欢
劳动习惯家长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热爱劳动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