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赞皇县院头学区051230)
古诗教学中的中华文化传统教育
杨彦珍(河北省赞皇县院头学区051230)
我国的诗歌有着悠久的历史,作品内容丰富,作品手法多种多样,作品题材广泛,塑造的形象众多,可以称得上是一个诗的国度。在这浩渺无际的诗的海洋中,有着堪称璀璨明珠的诗作。它记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表现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反映着中华民族斑斓多彩的生活。在新课程背景下,在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的形势下,利用古诗歌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教师一定要利用好这个时机,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内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挖掘这座宝库中的精华,使之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是我们语文教师在新形势下的任务。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面对浩瀚的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可以从古诗中撷取朵朵浪花对学生进行教育,让每一个学生在传统文化中受到熏陶。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它历经几千年而不衰,维系着中华民族的情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所在。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的主旋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热爱祖国的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诗歌的主旋律。南宋诗人陆游“位卑不敢忘忧国”,一生忧国忧民,不忘国家的统一,很多诗歌都表现了他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可以说首首感人至深,无不催人泪下,称得上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在病危中,仍心系国家统一,不忘恢复中原,其爱国之心跃然纸上。王昌龄以一曲《出塞》抒写爱国之情,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无不流露出其感人肺腑的家国之情。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时代背景,通过具体的语句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古人浓烈的爱国之情延续着我们民族的血脉,今天学习古人的作品,就是要学习古人的思想,学习古人的情操,学好本领,为将来建设祖国、报效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们还要热爱家乡的教育。家乡是每一个游子魂牵梦绕的地方。古人道言:“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故乡的山水永远都会铭记在每个人的心里,家乡的亲人是每一个人永远的牵挂。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借助明月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宋代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一诗也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依然借助明月,表现了自己的思乡情绪。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吟咏,让学生在诗歌里留住乡愁,从小热爱自己的故土,热爱自己的亲人。
人的情感是丰富的。爱情,友情与亲情贯穿着人类发展的历史,成为诗歌吟咏的亘古不变的话题。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传递正确的伦理价值观,有着积极的意义。诗歌蕴藏着这方面丰富的题材,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好素材。唐代大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每逢佳节倍思亲”,兄弟之情让人感动不已,这是每一个远离故土的人在重要节日思念亲人的自然表现,其诗句至今让人们传唱不已。孟郊的《游子吟》歌颂了母爱的伟大,感情细腻,让人读后泪流满面。李白的《赠汪伦》,表现了诗人和汪伦之间纯朴而深厚的感情。高适的《别董大》、王昌龄的《芙蓉楼送别辛渐》、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诗都是为朋友而作,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要珍惜朋友之间的感情。
雾霾天气的频频出现,让我们感到环境的日益恶化。看看曾经秀美的河山,今天有的因为所谓的开发满目疮痍。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已经摆在每个人的面前,引导学生爱护自己生存的环境,让每个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有着重要意义。古人的意识,古诗的描写让我们感到环境如此重要。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写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幅壮丽的瀑布图何时在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孟浩然在《春晓》中写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鸟语的情境如何回到我们的生活?杜甫在《绝句》中也写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鹂的鸣唱和白鹭的飞翔,自然和谐的美何时重现?指导学生学会学好这些诗歌,可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
利用诗歌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任务,它有着其他文学形式不可比拟的优势。对于诗歌,学生易学、易记,也便于诵读,有利于表达思想感情。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让古诗这一颗璀璨的历史明珠放射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芒。
(责编 张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