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宁晋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055550)
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季建宁(河北省宁晋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055550)
现代社会是科技竞争的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实施创新教育,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教育的重要内容与目标。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所培养的学生大多会直接走上工作岗位,这决定了此阶段的教学更要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必须要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要激起学生求知的热情,让学生主动探究,自主探索,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笔者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一概述,在此与广大同仁共享。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就是外加的任务,何来灵感,何来创新?只有发自内心地热爱,学生才能勇于追求,才会在心底不断闪现创新的火花。毫不夸张地说,兴趣就是创新的灵魂,没有兴趣就没有创新。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要先激起学生对数学学科浓厚的兴趣。
(一)激发学生对教师的积极情感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只有愿意亲近教师,才能进一步对数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自身独特的人格魅力与积极的情感来感染学生、吸引学生,以换来学生对教师积极的情感,进而将这些积极的情感转移到数学学科的学习上来。
(二)展现数学的美
许多学生对数学学科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就是觉得数学枯燥抽象,没有美感,其实不然。数学有着独特的美。我们要善于发现数学的美感,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工具来向学生展现数学的美,以此带给学生美感,以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三)挖掘数学文化
数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脱离文化的数学学习必定是枯燥的,只要多品味数学的奥秘,把数学当做一种文化,数学就自然在心中了。因此,教师要加强学习,要深入挖掘数学文化,向学生展现具有浓厚文化的数学世界,这样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动力。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避免毫无悬念的知识传授,而是要为学生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以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在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来创设问题情境。这样既可以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对数学有重新的认识,同时又可以增强教学的亲切感与实用性,这样更能激起学生参与探究的动力。
(二)运用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每个概念、定理的发现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深入挖掘这些故事,可以再现当时发现真理的场景,引导学生不断思考与探究,重现真理发现过程。这样既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同时又可以鼓励学生去发现、去创造。
此外还可以通过操作来呈现问题,用多媒体来展现问题,但不论哪种问题情境,其目的都在于引发学生探究动机,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在探究中来构建知识,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要鼓励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地提出问题。提问的过程正是学生积极思维的过程,这正是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
创新源自于想象,想象是思维中最有活力的因素之一,是创造的基础。立体几何的学习正是建立在较强的空间立体感的基础之上,启发学生想象既是学好立体几何的关键,同时通过立体几何的学习又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
(一)制作几何模型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可用材料,结合所学过的几何知识来亲自动手,制作几何模型。这首先需要学生运用想象在头脑中建构,然后再利用材料复原。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空间立体感,同时又可以让学生享受模型制作的乐趣,更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由实物想象位置关系
教师可以让学生将黑板、课桌、窗户、墙壁、门等实物与几何中的点线面联系起来,让学生观察相应的形状与位置关系,通过想象来进入立体几何空间,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对抽象几何知识的理解。
(三)由图形想象立体模型
我们要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在头脑中形成立体模型,如立体图形的切割、填补等,要学会在头脑中想象这一动态的过程,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发散思维就是要打破思维定势,不固守模式,更具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为学生设计更多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的习题,将学生从固定的模式中解脱出来,让学生能够将各知识点串联起来,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新突破口,这样更能促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更加利于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
(一)一题多解
即答案不唯一,一个问题有多种解决方案。适当地为学生提供一题多解,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好胜心,让学生在掌握最简单的常规解法的基础上突破思维定势、心理定势来探求新方法、新途径。这样可以将学生所学知识串联起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是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与发散性的有效途径。
(二)一题多变
即条件不完善,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的知识来补充条件,将原本一道题演变成多道题。这样的问题更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图。这也正是培养学生思维发散性的重要途径。
总之,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我们要充分发挥数学系统性强、逻辑性强的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去创新。
(责编 赵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