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朝锐
(孝义市梧桐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心,山西 孝义 032300)
关于当前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的思考
徐朝锐
(孝义市梧桐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心,山西 孝义 032300)
无论是企业的生产还是项目工程施工,安全总是摆在首位的,安全生产能够保障各项生产活动的有序开展,同时,还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平稳发展。安全生产监管队伍作为实现社会安全生产的主体,在各种生产活动的安全性方面给予专业监督与指导,在整个安全生产体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当前如何实现我国安全生产监管队伍的建设成为社会生产中重要的课题。
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创新路径
就我国当前的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状况而言,依旧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安全监管没有做到位,导致监管流于形式;监督管理装备相对欠缺,执法渠道相对单一;监管队伍人员专业素养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不高;福利待遇低,监管人员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大部分基础机构建设相对落后,内部监管流程不规范等。这些制约了我国安全生产监管水平的提升,不利于安全生产的有效开展,对此笔者就当前我国安全生产监管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构建高效有序的安全生产监管队伍提供理论指导。
调研发现,当前欧美等发达国家为保障安全生产的有序开展及安全生产监督队伍建设的公平公正高效性,通常借助于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形式予以明确规定,通过法律的手段实现对于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约束,在相关文件中明确规定了安全生产监督的各种要求,对于监管队伍而言这就是其生产行为的参照准则。我国在特种设备及劳动环保等部门也相应借鉴了国外管理经验,执法监管部门制定了相应的行政规章与法规等,对于安全生产项目进行科学规范与指导,这有助于安全生产监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同时,相关政府部门还应当依据安全生产法及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条文规定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监管条例,进一步明确安全生产监管的内容与对象,对于安全生产人员定期开展培训工作,在装备、资金以及环境保障等诸多方面予以核查,为各部门之间实现联合执法与协调配合创造良好的条件。
当前,国外实现安全生产监管的常规手段就是将监督工作同管理工作相分离,并且设立专门的安全生产监督执法部门。实践证明,这也是实现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中依旧沿袭传统的机制,监督与管理职能没有分开,并且存在着明显的重视管理工作而忽视监督工作的不良现象,导致国内多起安全生产事件的发生,削弱了我国监督执法的权威性,也使企业日常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愈发模糊,导致责任同职能、义务与权利相混淆。实现监督职能同管理职能的相分离,能够充分发挥二者的职责,实现岗位之间的有效衔接,进一步实现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中相关人员的具体职责分工,从而将安全生产工作作为各项工程开展的重点内容之一,这对于我国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效率的提升具有重大的意义。
依照国际安全生产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对于不同级别的监管机构进行科学的职责分工,我国安全生产监管总局主要负责整个安全监管制度以及政策法规的拟定;同时,对于各级省市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进行考察与施工指导,各个省市依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的要求基于地方安全生产监管的现状制定出相应的方针政策等,并且能够对于下级各个地区的安全生产监管活动进行监察与指导。这样通过一级一级职责分工与执行,依托统一科学的管理方针,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规范、统一、科学高效的属地监管新模式,进一步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职责,发挥监管权利,实现权责统一。同时,还应当对于企业所掌握的安全生产监管信息进行有效利用,对于部分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出现的风险状况予以客观评估与分类,能够根据其现实状况制订出相应的监督方案,突出分级管理的专业性与高效性。
具备高素养的安全生产监管队伍有助于安全公正执法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因此,各个机构应当在安全生产监管人员的选拔与聘任以及后期的岗位调动晋升等方面制定科学全面的制度,特别是入行标准上一定要适度提高聘用标准,可以参照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安全生产监管人员的聘用机制,进一步细化岗位职能安排,明确岗位职责,在其岗位调动与晋升方面也要制定出系统科学的制度与培养方案,在考核以及奖惩方面要实现内容的进一步优化,实现各项管理体制的科学化、规范化与全面化,保证所有安全生产监管人员都能够享受到公平公正科学的待遇,实现安全监管团队的建设与稳定发展,努力提升其职业化与专业化水平。
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全国安全生产普查状况,对于当前企业安全生产相关的信息有所了解,从而为后期各项工程的安全有序开展制定理论与政策方面的支持,充分利用企业安全生产的普查结果,在掌握企业基本信息的基础上,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作为业务开展的核心主线,高效利用并整合企业相关信息,在已有安全生产相关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实现本企业安全生产信息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健全与完善,为实现企业安全信息管理的动态化、网络化以及资源共享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高建明.我国安全生产监管队伍能力建设对策[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3).
[2]王亚奇.关于加强我市乡镇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3).
[3]田合生.当前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企业活力,2005(10).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06.063
D630.9
A
1673-0194(2015)06-0096-01
2015-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