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低碳生态城市评价研究

2015-07-18 06:02屈冰冰徐晓霞
绿色科技 2015年8期
关键词:河南省指标水平

屈冰冰,徐晓霞

(河南大学 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 开封475004)

1 引言

就现阶段来看,世界城市生态问题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基于工业文明的传统城市发展模式早已显现了其不可持续性,生态问题和环境压力促使人们必须考虑在城市化进程中应该选择怎样的发展模式以及实施相应的缓解生态压力的基本策略,于是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理念成为了全球共识和时代的主题[1]。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是人类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一次重大进步。在这样的形势下,研究探讨城市生态环境有效治理机制的构建,从而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科学制订提供依据就显得异常重要[2]。生态文明的倡导,也正是低碳生活的内涵[3]。低碳和生态这两个概念是密切联系的,生态文明从低碳生活开始,低碳生活以最大限度降低碳排放为目标,进而促进整个生态环境的改善。

目前国内就这一问题研究的动向集中在低碳生态城市的相关研究上[4~8]。而从国内省域范围来看,每个省份由于其自然环境的不同、产业差异,政府决策的不一致等等原因,现阶段所呈现出来的生态环境也有所差异。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能源消耗大省,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进程如何,构建过程中面临怎样的问题,都值得进行相关的研究。

2 河南省生态低碳城市发展概况

2.1 河南省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刚刚起步

河南省目前还没有明确的低碳生态城市发展规划,但酝酿已久的河南生态省建设于2013年1月出台规划纲要,其内容和生态低碳城市建设相符。规划期为2011~2030年,提出用20年的时间完成生态省规划建设任务。推进建设桐柏大别山地生态区、伏牛山地生态区、太行山地生态区、平原生态涵养区,构建横跨东西的沿黄生态涵养带、沿淮生态走廊和纵贯南北的南水北调中线生态走廊,形成“四区三带”的区域生态格局[9]。

就全省低碳建设方面,只是近年个别市以试点城市开展的。2013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首批中美低碳试点城市中,有河南省的鹤壁、济源两市。2015年公布的中欧低碳生态城市合作项目综合试点城市,洛阳市是河南省唯一入选城市。未来这些城市主要通过欧美在可持续城镇化相关政策、技术领域的合作研究、示范与经验共享,增强其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并为其他城市提供借鉴。由此可见,河南省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刚刚起步,目前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这为河南省开展低碳生态城市评价提供了前提。

2.2 碳排总量持续增长

如图1所示,1978年以来河南省碳排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以2002年为界线,前后分为两个阶段,特别是2002年至今增长速率又增加了一个层次。同样,历年GDP的增长拐点大致也出现在这一年份。由此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的发展,河南省碳排总量也是持续高涨,这也说明了河南省粗放型经济发展的现实。有针对性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建河南省低碳生态城市十分必要。

图1 历年碳排总量与GDP(1978~2013年)

2.3 跨越了碳排强度高峰,处于人均碳排的上升期

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演化存在三个倒U型曲线高峰规律,就是需要先后经历碳排放强度倒U型曲线高峰—人均碳排放量倒U型曲线高峰—碳排放总量倒U型曲线高峰[10]。据相关研究表明碳排放强度高峰相对容易跨越,而人均碳排放高峰和碳排放总量高峰的跨越需要更长的时间,跨越相对困难[11]。从图1和图2来看,河南省早已跨越了碳排强度的高峰,目前正处于碳排总量和人均碳排的U型左侧上升期。这为河南省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战略提供了依据。

图2 历年碳排强度和人均碳排(1978~2013年)

3 指标构建与方法

对低碳生态城市评价的基础是构建一套科学客观的指标体系。既可以用客观的指标数据反映评价主体低碳生态城市各方面的情况,又可以用模型对各个主体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对河南省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概况掌握,参考已有学者针对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绿色城市等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成果,拟构建河南省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目标层为低碳生态城市综合水平,4个准则层为低碳化水平、生态环境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和谐水平,分别包含若干个有客观数据基础的指标,共21个指标,具体见表1。

表1 河南省低碳生态指标、标准值及权重

低碳化水平主要反映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集约程度、碳排放的结构和效率,包含5个客观指标;生态环境水平是反映评价主体环境友好程度、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包含5个客观指标;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主要是为了衡量各评价主体的经济能力,低碳生态城市建设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同样包含5个客观指标;社会和谐水平反映居民生活水平、就业、医疗条件,这一准则层主要是反映创建低碳生态城市的目的,就是最终实现社会和谐、人民生活富足,包含6个客观指标。该指标体系相对综合地反映了构建低碳生态城市的国家标准,每个指标都有国家统计体系公布的客观依据,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比性,评价结果会相对客观。指标方向是指标数据大小对准则层的正逆影响,权重大小则是指标对准则层的贡献程度的衡量。根据专家调查法和综合指标法得到各指标的权重和各子系统综合得分,然后参考有关论文权重赋值,采取等权方式来确定出各子系统相对于低碳生态城市综合水平总评价目标的权重,即4个子系统分别赋值为0.25。

采用综合指标评价法,逐级计算评价体系中的三级指数值、二级指数值、一级指数值,最终得到河南省18地区的低碳生态城市综合水平,从而对河南省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进行试探性的评价。

三级指标指数是根据该指标的标准值计算的,即将某指标的现状值比上该指标的标准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Qi为某一三级指标的指数值;Ci为某一三级指标的标准值;Si为根据评价城市选取的某一三级指标的现状值;

系数n,当指标值为正向时,n=-1;当指标值为逆向时,n=1。

二级指标指数(Vi)是根据所属各三级指标指数值与相应权重(Ii)的成绩相乘,再相加而得,计算公式如下:

一级指标指数(Ui)的计算是根据所属的二级指标指数值和各自的权重(Ti)计算而得,其计算公式如下:

将各一级指数乘以各自的权重(Wi),再进行一次求和,得出生态综合指数值(SC),其计算公式如下:

4 河南省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现状评价

4.1 总体水平发展现状评价

运用河南省18省辖市相关统计数据,借助SPSS、excel、CAD等相关软件,采用综合指标评价法,借助上述4公式,对河南省18地区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分析,得到河南省18地区2013年低碳生态城市总体发展的综合评价数据,如表2、图3所示。相关统计数据来源于2014年度《河南省统计年鉴》,及各市2013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中标准值来源于生态城市建设指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发达国家现状值,部分根据专家访谈所得。

表2 河南省2013年低碳生态综合水平指数

如表2数据所示,评价结果为周口市以高得分指数居于首位,省会郑州市总排名居于第二位,紧接着就是信阳、漯河、驻马店等城市。产业结构的比例如何,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地区的生态低碳水平,就单个城市来说,减少工业或第二产业的比重会是降低碳排放的有效措施。周口市的高分得益于其第一产业在三大产业中的比例较高,2013年周口市的三产比重为24.9∶49.9∶25.2,与其他各城市相比其第一产业比重高,第二产业比重低,这是周口市碳排总量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除去省会郑州市,低碳生态总体水平排名靠前的几个城市基本上都是此种情况。再看河南省列入欧美低碳生态试点城市的洛阳、济源、鹤壁三市,在此次评价中排名相当靠后,特别是洛阳市,排在了第16位,在低碳生态城市合作建设初期,应努力认清其实际情况。分析原因不难发现,洛阳市2013年三产比重为7.9∶57.8∶34.3,工业的发展是造成洛阳市高碳排量的主要原因。对应的排名比较靠后的新乡、平顶山、安阳等城市也是一样的情况。

总体来说,河南省低碳生态城市综合水平差距不大,评价结果除了周口市2.5的高分与其他17地区拉开差距外,大都波动在0.9~1.4之间,但从各准则层得分排名来看,各地区差异还是相当大的。从而也可以看出,构建低碳生态城市是一种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综合平衡的全新城市发展模式,但是现阶段河南省多数地区所表现出的并不是低碳生态综合的发展,而是片面的亚健康的发展模式,离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还有一定差距。

4.2 各准则层发展现状评价

指标准则层共包括4部分,以图示方式更能表现其差异性。如图3所示,分别显示了准则层得分情况。首先,就省会郑州市来说,低碳水平和生态环境水平处于最低水平行列,而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和谐水平位列各市首位,形成了两个极端,显然经济的发展是以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郑州市必须适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是以雄厚的经济为依托的,郑州市有能力并且是时候进行递进式转变。与郑州状况相同的,还有洛阳、济源、焦作等城市。其次,与上述情况相反的,以周口市为代表,在低碳水平和生态环境水平都位列全省首位,而其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和谐水平却排在最低水平行列。周口市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着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双重任务,应该吸取类似省会郑州等城市发展的教训,不应以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增长。与周口市类型一致的有漯河、驻马店、信阳、商丘等城市。最后,还有一种类型就是4准则层得分排名差别不是很明显,都排在中等偏下位置。这类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转型,其中包括平顶山、安阳、南阳等城市。

需要认清的一个客观现实是,低碳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城市发展的初期,由于工业基础薄弱,碳排放强度较低处于低水平的低碳发展阶段。在中期阶段,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城市粗放发展模式逐渐显现,碳排强度将持续升高。后期阶段,随着城市经济的继续发展,得益于技术和管理的提升,碳排放强度逐步下降[12]。碳排强度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碳排总量和人均碳排的发展历程,都要经历一个“低—高—低”的过程,只是后两者较前者发生的时间相对晚一些。基于这个客观实际,结合各市准则层评价得分的现实情况,可以看出上述第一类城市,即类似郑州市发展状况的城市目前正处于碳排放的中期阶段;而类似周口市的各城市还处于碳排放的初期阶段;上述第三类城市则处于碳排初期和中期的交接阶段,如何完成质变,实现综合发展的可持续性,是此类城市发展的关键时期。应明确河南省各类城市所处的碳排阶段,在各阶段内最大限度地减少碳排放,构建低碳生态城市,真正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可持续之路。

5 结论

(1)就现阶段来看,河南省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刚刚起步,跨越了碳排放高峰值,却面临碳排总量和人均碳排上升期,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任务艰巨。

(2)通过对低碳生态城市总体评价结果的分析,得出河南省低碳生态总体得分差别不大,但是4个准则层得分各市却存在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三种类型分别存在不同程度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问题,距离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

图3 各准则层得分情况(2013年)

(3)三类城市分别处于碳排放的不同时期,所面临的问题也不一样,认清各自的发展阶段,注入独具创新性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未来构建低碳生态城市的道路上十分必要。

文章通过对河南省低碳生态城市概况的分析和水平的评价,以期对河南省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借鉴。基于数据获取的问题,仅选取2013年数据作为定量分析对象,虽能说明一定问题,但也存在不完备性。针对这一问题,有待从时间角度进行进一步比较分析。

[1]时蒙蒙.山东省低碳城市发展战略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2]孟 杰.辽宁省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路径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22):9~10.

[3]张玉珍,洪小红.低碳生活与生态文明关系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0(17):141~201.

[4]孙 菲,纪 锋.大庆市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评价[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4,2(16):145~148.

[5]李军军,周利梅.福建省低碳经济竞争力评价及提升对策[J].综合竞争力,2011(3):75~80.

[6]武静静,柴立和.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水平评价的新模型及应用——以天津市为例[J].环境科学学报,2015,5(35):1563~1570.

[7]钟永德,石晟屹.杭州低碳生态城市评价体系设计及实证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4,6(34):118~123.

[8]冯碧梅.湖北省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3(21):54~58.

[9]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的通知 豫政(2013)3号[R].郑州:河南省人民政府,2013.

[10]雷 刚,吴先华.基于发展阶段的低碳生态城市质量评价——以山东省为例[J].区域经济研究,2014,1(55):155~161.

[11]陈劭峰,刘杨,邹秀萍.碳排放的历史考察与减排驱动力分析[C]//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12]吕建华,朱坦.基于低碳视角的生态城市发展模式研究[J].生态经济,2010(12):167~169.

猜你喜欢
河南省指标水平
送伞
张水平作品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作家葛水平
加强上下联动 提升人大履职水平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