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科普大学是提高公众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

2015-07-18 01:35杨志强
科学中国人 2015年21期
关键词:科普公众素质

杨志强

山东省滨州市科协科普宣传站

社区科普大学是提高公众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

杨志强

山东省滨州市科协科普宣传站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区科普大学这一理念出现在我们视野里。但究竟该如何来看待社区科普大学,认识社区科普大学,就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不断地发展证明,社区科普大学已经成为公众科学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

社区科普大学;公众;科学素质

多年以来,凭借“突出科普特色、服务社会和谐”的办学理念,使得社区科普大学一直都保持着良好地势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也让《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得到了贯彻实施,这样对于创新社会管理、和谐社会建设有了促进作用,同时也赢得了群众与社会各界的欢迎。

一、创建社区科普大学,需要有力的保障

(一)组织保障

作为各级党委政府部门,都应该做好社会科学大学创建的组织领导,这才是社会科普大学办好的必需条件。在文明社区的评选考核标准中、科普工作中以及社会事业发展规划中纳入社区科学大学的创建,才能为社会科普大学创建提供有力保障[1]。

(二)物质保障

作为各级政府,还应该重视社区科普大学硬件环境的改善,以便获取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政策等多个方面的支持。为社区科普大学的创建与管理创造投资环境,吸引更好的民间资本融入到社区科普大学的创建中,才是物质方面最关键的发展保障措施。

(三)良好环境

提高公众素质,离不开社区科普大学这一重要阵地,更需要各个部门的大力支持。在办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同司法、教育、劳动以及卫生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帮助,如此,才能让这一朵新世纪的“奇葩”茁壮成长。

(四)居民热情似火

在当前新形势之下,社区科普大学的创办是一个创新型尝试。科普工作开展应具备“三性”,即经常性、群众性以及社会性。社区科普大学服务对象是最广大的基层人民群众。它服务的内容是人民群众急需的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它能够准备地把握社会的脉搏,可以通过公众所接受、能理解的方式进行。因此,也受到居民的热烈欢迎,得到了居民的广泛支持。居民热情似火,才是社区科普大学开展的最根本保障。

二、开展社区科普大学教学,提高公众科学素质的实践体会

(一)用科学体现了对科学的理解与转化

在社区科普大学的教学中,要懂得利用对新产品、新技术、新知识的好奇心,再结合科普志愿者活动以及实践活动,以此来激发学员弃旧图新的行动和欲望,克服封建迷信的行为与思维带来的功利性、盲目性、欺骗性,从而养成利用科学精神来披露以科学名义包装的反科学和伪科学的行为,正式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不足与矛盾。通过典型的社会案例来教育学员不能脱离群众、不能以权谋私,能够运用人格魅力和理性的言行来推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懂得自觉地抵制身边伪科学行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愚昧迷信,以达到营造扬善惩恶、扶正祛邪的社会风气[2]。

(二)创新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让学员掌握科学方法的运用,是学员科学素质提升的重点。尤其是针对文化层次不同的人群,应该针对性的选择教育方案,通过将典型的事例和科学方法编成动漫、幻灯、网络信息等形式,以此来提升课堂的讲课效果,这样就能够让学员感受到人生哲理与科学道理是无处不在的。就如贝尔纳曾经说过:“只有良好的方法,才能够让我们将天赋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而拙劣的方法只能限制才能的发挥。在科学中,创造性是难能可贵的,但是由于拙劣的方法有可能被削弱,甚至最终被扼杀,而良好的方法却会对这一种才华产生增长作用。”这一段话语让我们认识到在科普教育中,要明白科学方法传授的重要性,要懂得“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的根本区别。科学发展观是以“以人为本”为核心。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重力强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们赢得尊严,让其生活更加幸福”,所以只有让公众掌握科学的思想与科学方法,才能增加其自信,让其更加自觉,能够顺其自然地融入到社会事务管理之中,以此来增加公民的自豪感、主人翁意识、责任意识,这样才能活得更加的“有尊严”、更加“幸福”。

(三)创办家门口的社区科普大学,真正扎根群众

之所以有的地方的社区科普大学难以维持,但是有的地方却越来越受欢迎、办的越来越红火。究其原因,参与人数的增多,最关键的魅力点在于百姓家门口创办,能够真正地扎根于群众,这样不仅能开展免费教育与惠民教育,同时,也可以让不同职业群体、不同年龄段的群众都能够自觉地走进课堂,增强参与到社区工作的积极性与热情,通过相互的交流与社会实践,就能在社区范围内营造一个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3]。

(四)科学普及的核心是讲学为主、学用结合

开展科普教育工作的本身在于民主化进程以及科学大众化的推进。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胡锦涛同志曾说过:“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核心在于学与用指尖的相互结合。”所以,作为社区科普大学的教师,能否把握好这一核心,就成为学员是否能够学好科学的前提。”在教学实践中,讲科学是推求求实精神的普及与传播,能够通过身边的事例引导学员尊重规律,能够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弄虚作假,能够不影响大局,不凭借个人的喜恶、经验以及体验,就盲目地下结论,不轻信留言,要树立出尊重与认同的科学素养。

三、结语

百花园中花似锦,养花要靠育花人。只要我们相信,在各级政府的细心“浇灌”之下,社区科普大学这一朵“奇葩”必定能够开的更香,就能够凭借社区科普大学这一途径,来培养公众的科学素质,让每一位公众都认可科学、相信科学。

[1]陈永光.科普大学是提升公民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以厦门社区科普大学为例[A].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论坛暨第十八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科普研究所,2011:4.

[2]张远秀.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路径研究[D].长安大学,2012.

[3]孙文彬.科学传播的新模式[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

杨志强(1976-),男,山东滨州人,大学本科,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猜你喜欢
科普公众素质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科普达人养成记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科普漫画
科普漫画
素质太差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