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学翻译的艺术魅力

2015-07-17 07:55杨琴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翻译美学文学翻译艺术

杨琴

[摘要]艺术和科学一直是学术界对于翻译性质界定的争议。本文在翻译美学理论的基础上,浅谈文学翻译的艺术魅力,以期发掘文学翻译中的艺术性。

[关键词]文学翻译;翻译美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0-0189-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0-089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一、引言

科学和艺术一直是人们对于翻译本质界定的争论。而科学与艺术的发展从来都是并行不悖的。艺术的发展需要科学观念和技术的指导和推动,而科学应用于实际的过程中也需要艺术的观念使其更加生动和谐。“翻译艺术建立在一定文化和文学修养以及一定科学知识基础之上的翻译技能;翻译科学则是翻译艺术中规范化的结晶。”因而,翻译既可以看做是一门艺术,也可以看作是一门科学。此外,从狭义的艺术定义来看,“艺术活动是以特有的艺术语言体系为媒介、以创造艺术形象或意境为旨归的人类的精神文化活动,它凝结为审美的意识形态。”文学翻译则可被清晰的界定为一门艺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运转,人们更加注重科学所带来的物质成果。就翻译而,人们因而也十分推崇翻译的科学地位。不过,在这个目前对物质利益有着狂热追求的时代,也应看到精神财富给人心灵的指引。因此,本文将从文学翻译出发,结合翻译美学理论探寻文学翻译的艺术魅力。

二、文学翻译与翻译美学

“文学翻译是文学领域内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它的目的是要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或)文化进步,它的任务是要把原作中包含的一定社会生活的映像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译者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结合自身的文化和文学素养,用自身和社会的审美理想反应社会生活。

具体说来,文学翻译的社会作用可以分为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例如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4世纪的拉丁文翻译肇始时期。当时希腊帝国解体,罗马帝国逐渐强盛,罗马帝国在征服希腊的同时,迫切需要认识和学习希腊的文化。大量的古希腊文学作品被翻译成拉丁文,因而文学翻译起到了积极的认识以及教育作用。当然,审美作用也同时得以体现,这一时期也是罗马文学的诞生和发展时期。

中国译论的美学渊源深远,早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就有“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说法。这一说法也成了中国最早的翻译美学命题。中国古代的译经名家以此为理论依据,开启了后世的“文”、“质”之争。其后,严复在1898年出版的《天演论?译例言》中归纳了“译事三难:信、达、雅。”这一总结进一步丰富了翻译美学命题。其后,马建中在《拟设翻译书院译》中提及“善意”,即“夫后能使阅者所得之益,与观原文无异,是则为善译也。”在此基础上,傅雷提出“神似”的翻译标准。这一翻译标准将翻译与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相结合,彰显文学翻译的艺术魅力。钱钟书提出“化境”,“读者读起来不像译本”,“而精神姿质依然故我”,至此,文学翻译被推向了艺术的极致。

在当代,翻译美学的研究得到了纵深的发展。从译学的美学理论基础,到翻译的审美主体和客体研究,再到审美意识的探讨等等,都将翻译美学升华到一个系统的高度。刘宓庆在《翻译美学理论》一书中将翻译美学做了全面系统的描述。在翻译审美的文本阅读中,将文本审美结构分成了三个层级:即语言结构美、超语言(超文本)的语言美、风格美。本文将从此种审美解构的基础上,选取典型文学翻译实例,简析文学翻译的艺术魅力。

三、文学翻译的艺术魅力

(一)语言结构美

音韵是语言的音乐语法,是流淌在语言结构中的节奏感和韵律美。音韵之于语言,就像乐器和乐器演奏出的音符一般。音韵是语言音乐美的体现,能陶冶读者对于语言艺术的审美情趣。

以文学翻译中的中译英为例。英国桂冠诗人尼丁生的诗歌《小溪》中的“I bubble into ebbing bay./I babble on the peb-ble”。这句诗是很有韵律,小溪欢快流淌的声音化为了语言的音韵,流淌于作者笔尖,传递着可感的审美信息。如果译为“我在鹅卵石上嘟嘟囔囔。/我在退潮的海湾里讲个不停。”这样的翻译将溪水拟人化了,符合作者写这首诗用的第一人称的口吻。读者能感受到小溪流过的声音,但却是一种聒噪的声音,未传达出小溪流淌的轻快感。可以将其译为“我汩汩地流向退潮的海湾。/我潺潺地吟唱于鹅卵石之上。”这种译法能使读者听到小溪流过的声音,其中拟声叠词的使用也能使读者感受到诗的音韵美。再看毛荣贵先生的翻译“我汩汩地流向退潮的小湾。/我在鹅卵石上响声潺潺。”这种译法读起来更具音韵美。因为原诗中的“bubble”“babble”“ pebble”属于尾韵,音律感极强。此句也常用来做英语绕口令的练习。毛荣贵先生的译法将“babble”放在了句尾,且用的是四字格,不仅具有音韵美,而且将那种诵读原诗的拗口的感觉通过后置谓语的形式巧妙地表现出来,读来朗朗上口。语言的音韵是作者写作情感的真实流淌,文学翻译若能传神地传达原著的音韵,会给译作增加层次丰富的美感。

此外,从句式结构上来看,文学翻译也尽显其艺术魅力。下面以文学翻译中的汉译英为例。汉语句式具有整饬美。骈体文就是整饬美的代表。这种文体具有词句整齐、声韵和谐、辞藻华丽的特点。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时,雨雪霏霏。”这种并列的对偶句式的运用,使文章句式整齐,音韵优美。例举汪溶培的翻译“When I set out so long ago,Fresh and greenwas the willow. When now homeward I go, There is a heavysnow.”通过这样翻译,通过句子之间音韵的协调,音韵和谐,句式整齐,传达了骈体文的整饬美。endprint

(二)意美

鲁迅曾经说过“意美以感心”。意美首先表现在意象美。文学作品中都蕴含着意象,意象是文学作品美感的组成部分,能够引起读者的艺术共鸣。好的文学翻译不仅能够传达文学作品中的意象,而且还能够进行艺术的再创造。下面以文学翻译的中译英为例,赏析文学翻译中的意象美。“One of those so-ber and rather melancholy days in the latter part of autumn, whenthe shadows of morning and evening almost mingle together.”此段话中包含多个景物意象,笔者直译为“这是晚秋里冷清而又令人忧郁的日子,早晨的影子和黄昏的影子相溶”这样翻译似乎也翻译出了原文的意象,但是美感不足。再看参考译文“时方晚秋,气象肃穆,略带忧悒,朝翳和暮色,几乎相接。”参考译文用凝练的词组将原文的意象用四字格来表达,在简洁的篇幅里勾勒出了诗一般的意象,极具画面感。

再者,意境美也是意美的体现。意境美是由意象所组成的多维空间,是意象的情景化。同时意境也是作者情感渲染下的多维空间,与意象一起感动着读者的心。以中译英为例,“Gradually the river grows wider, the banks recede, the watersflow more quietly, and in the end,without any visible break, theybecome merged in the sea”。这句英文描绘了大江人海,水天一色的意境。其中,“without any visible break”更是将大江人海的动感描绘得及其生动,参考译文“无声无息地融人大海,两者浑然一体。”译文将大江人海的气势磅礴表现得悄无声息,表出来另一重意境,即将大江无怨无悔,势在必行地与海洋汇合的意境表现出来。

(三)风格美

由于译者具有不同的文化素养和写作风格,翻译出的作品也具有不同的风格。以马修·阿诺德的《多佛海岸》中的诗句为例,“The sea is calm tonight./The tide is full, the moon liesfair/Upon the straits; on the French coast the night/Gleams and isgone;……”郭沫若的译文为“今夕海波平,潮满月如镜,/海峡之上空,流光照遥境。/彼岸法兰西,灯火时明灭,/”郭沫若用整齐的五言古体诗表现出了原文的意境。虽然在形式上与原文的差别很大,但确给喜欢古体诗的读者以审美体验。这样翻译展现了中国古体诗的魅力,同时又将西方文人的审美体验呈现给了读者。郭沫若的译文体现了古体诗的风格美。辜正坤对这首诗也进行了翻译,他的译文备受推崇。他的译文为“苍海静入夜。/正潮满,长峡托孤月;/看法兰西岸,灯火明灭。/”辜正坤的译文在形式上与原诗相似,保持了长短不一的句式。体现了原文多佛海岸潮起潮落的特点。此外,他翻译时用的是词曲的形式,翻译出了气势恢宏的风格。从“看法兰西岸,灯火明灭”就可以体味出译文索展现的多佛海岸宏伟的气势。这让读者联想到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所展现的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气势恢宏。所以辜正坤的译文用词曲的形式,在诗译的“音”与“形”之间做了恰当的取舍,使译文以词曲的形式,谱写了壮丽得多佛海岸,给读者以强烈的审美体验。

四、结语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感的主要特征是一种赏心悦目的快感。”文学翻译是创造美感的过程。在文学翻译中,我们得到了许多审美体验。从语言文本层级的审美来看,我们看到了文学翻译中的音韵美、词美、句美以及段落篇章的美感。从超语言文本的审美体验来看,我们看到了文学翻译的意美和风格美。翻译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从翻译美学的角度来看,文学翻译具有无限艺术魅力,等待人们不断去创造和体验。endprint

猜你喜欢
翻译美学文学翻译艺术
纸的艺术
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
以《傲慢与偏见》为例探讨情景语境理论观下的文学翻译
翻译诗学操纵下的文学翻译研究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