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中的礼貌原则差异

2015-07-17 06:32吴小青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礼貌原则文化

吴小青

[摘要]礼貌用语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本文探讨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礼貌原则。

[关键词]文化;礼貌原则;礼貌用语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0-0146-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0-069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一、引言

“语言和文化是两个关系密切的结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语言使文化得以发展和传播,文化又影响和渗入语言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语言反映文化,同时又受到文化的制约。”由此可见,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因素从各个方面影响着语言的使用,其中最重要的反映之一就是语言使用中的礼貌原则。“礼貌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表明对他人的关照,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准绳,其目的是反映或实现社会或人际间的语言关系,并且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际间的冲突,避免僵局;是人类各民族,各语言的共性”。因此,礼貌用语体现了社会文化对语言运用的影响,也体现了不同文化习俗对言语交际的制约,以及对礼貌的重视和理解,最终也体现了人际交往中对民族文化差异的尊重。

二、中西文化的差异

以英美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体系,这主要通过个人价值观的差异体现出来。

西方文化被称为“个人价值至上文化”或“个人主义文化”。个人主义表现为自我主动性、自我独立精神、自我表现力等方面。对于西方人来说,自我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个人成就、个人主权以及个人自由被视为美德而加以颂扬和推崇。他们崇尚“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追求自由竞争,平等自立。行事风格“突出个人,以个人为中心,言谈举止,办事风格,只要不妨害他人,一切由个人自主并为之负责”。因此西方人认为,在社会交往中,尊重个人自主的言行才算礼貌。正是由于这种个人价值观,当西方人受到赞美时,他们不会刻意掩饰自己的情绪,会很高兴地接受别人对自己的称赞。当然,个人至上的另一方面是西方人也非常尊重个人的隐私权,在交谈中忌讳谈论年龄、婚姻状况、个人收入等话题,因为在西方人眼中,这些问题属个人隐私,别人不能询问,否则就会被认为侵犯隐私,极不礼貌。这种崇尚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也让西方人在言语交际中追求简洁明了,对话开始就直接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不拐弯抹角,并认为这种直截了当的会话方式是礼貌的体现。

相反,在中国,两千多年的传统思想推崇“人伦本位”,即群体本位或群体取向(Group Orientation),换一种更现代的说法,就是集体主义,一个人说话办事,总是以不破坏群体关系为前提,以他人为参照,领导、家属、同学、同事、亲戚、朋友、邻居等组成一种群体“磁场”,似乎做什么事总离不开磁场的影响。“伦”(hierarchy)字的原意就是类别和次序,一个人该做什么,往往受制于特定的群体类别和等级次序。因此,自古以来,中国人深受“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序”等传统思想的影响,做事追求伦理和谐。中国人说话做事都注重人的等级差别,而且“中庸之道”,“树大招风”的思想在中国人头脑中根深蒂固,说话做事都避免张扬,尽量显示自己的谦虚。在对话开头通常不直接入题,而是随便找些话题对对方表示关心,而且在中国,主动关心别人是一种美德,因此不论别人的大事小情,家事私事人们都愿主动关心,以显示自己的热情,缩短彼此的社会距离,然后才谈到话语的主题。而且与人讲话时尽量含蓄委婉,照顾对方的面子,通常不直接表明自己的意图,而是通过暗示等方式让对方明白自己的意思。面子理论在中国人的对话中占主导地位。因此,中国人在谈论有关自己的事情时,通常表现出自谦和自贬,以视谦虚,他们认为欣然接受别人的赞美是不礼貌的行为。中国人的这种自我贬抑的做法常常使英美人感到困惑不解。

这两种文化心理特征的差异直接导致了中西方在礼貌用语及礼貌行为选择上的差异,因此,中西方礼貌原则也就各不相同。

三、中西方的礼貌原则

20世纪60年代,美国哲学家格赖斯(H.P.Grice)提出了会话的重要规则——合作原则,即:量的准则(Quantity-maxim)、质的准则(Qualitymaxim)、关系准则(Re-lationmaxim)和方式准则(Mannermaxim)。这些是会话双方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但他也发现,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有时并不遵守这些原则,甚至故意违反这些原则。因此,英国兰开斯特大学教授利奇(Leech)在总结P.Brown和S.Levinson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制约人际言语交际的六条礼貌准则,为人们礼貌用语的正确使用提供了一个可借鉴与遵循的标准。它们是:1.得体准则(Tact Maxim):减少表达有损于他人的观点;(1)尽量不让别人吃亏;(2)尽量多使别人得益2.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减少表达利己的观点;(1)尽量少使自己得益;(2)尽量多让自己吃亏3.赞美准则(Approbation Maxim):减少表达对他人的贬损;(1)尽量少贬低别人;(2)尽量多赞美别人4.谦逊准则(Modesty Maxim):减少对自己的表扬;(1)尽量少赞誉自己;(2)尽量多贬低自己5.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减少自己与别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

而中国的礼貌原则则截然不同。在汉文化中,“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卑而尊人”是其礼貌的核心部分。中国古汉语中很早就有关于礼貌重要作用的论述。“道德仁义非礼不成”“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日礼者不可不学也。”国内语言学家顾日国教授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汉语文化中礼貌规范的四大特点:尊重(respect)、谦逊(modesty)、态度热情(attitudinal warmth)、文雅(refinement),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中国文化环境的五条礼貌准则,即:“贬己尊人准则”,“称呼准则”,“文雅准则”,“求同准则”与“德、言、行准则”。中国的礼貌特别强调:“尊敬,体谅,和热情”。其中“贬己尊人”准则和“称呼”准则是最富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在交际中崇尚“谦逊”的特点。贬己尊人准则即指谓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时要“贬”、要“谦”;指谓听者或与听者有关联的事物时要“抬”、要“尊”;如称自己为“鄙人”,称对方为“阁下”;称自家为“寒舍”,称对方的家为“府上”;称自己的孩子为“小儿”、“小女”,称对方的孩子为“令郎”、“令爱”;如果说话的人把他称词用于自称,听者就觉得你傲慢无礼;如果把自称词用于他称,听者听了也觉得不舒服。称呼准则即用适合的称呼与对方打招呼,同时要考虑到对方的年龄、身份、场合等诸多因素。称呼语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称呼语的改变往往意味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改变,称呼语必须体现尊重原则。例如,对长者用“老先生”,对小孩则用“小朋友”。一个人往往充当了多种角色。如,妈妈既可以是女儿的母亲,也可以是女儿的老师,甚至是女儿的老板,什么时候称呼妈妈、老师或老板,需要视不同的环境场合而定。这样才能体现称呼语中尊重的原则。而文雅准则即指选用雅言,禁用秽语;多用委婉,少用直言。一个人如果满口污言秽语,他就要被指责为“没礼貌”、“没教养”。反之,一个人如果出言高雅,他就是一位“有教养”的人,可称为君子。用委婉语是为了避免直接提及使人不愉快或难堪的事。求同准则指交际双方尽量满足对方的要求,力求和谐一致。中国人很讲究面子原则,“脸面”是与人的社会身份地位相匹配的一种社会正价值,当个人行为符合并加强了这种正价值,他就“有了脸”;当个人行为与这种正价值相悖,他就“丢了脸”。当人们考虑到自己或别人的“脸面”时,礼貌就成了很有用的语用手段。人们在语言交际时要遵循和谐求同原则,即说、听者力求和谐一致,尽量满足对方的欲望。当不得不批评别人或发表不同意见时,人们实施求同准则的策略往往是“先褒后贬”、“先礼后兵”,即先把对方赞扬一番,然后才批评。对于邀请、请求,和谐求同原则要求听者尽量“恭敬不如从命”,以取得和谐一致的效果。德、言、行准则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对他人的益处;在言辞上,尽量夸大别人给自己的好处,尽量把自己付出的代价说低点。

四、结语

由此可见,中西方存在着截然不同的文化特色,因此社会习俗和行为准则也各不相同,而礼貌虽然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但它被深深地打上了文化的烙印,具有文化特征,所以中西方文化对礼貌行为有不同的要求,赋予礼貌不同的内涵。因此,在人际交往中,要学习和研究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习俗,了解各自的礼貌准则,减少交流障碍,真正有效地促进跨文化交际。endprint

猜你喜欢
礼貌原则文化
文化与人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老炮儿》之语用分析
从合作和礼貌原则谈商业场所公示语的翻译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