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农村和社区培养专科层次医学人才的教学改革探析

2015-07-17 22:41李朝鹏申社林曹聪云王振敏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5年3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李朝鹏 申社林 曹聪云 王振敏

【摘要】随着医学专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就业定位的转变,传统医学教育模式难以适应新的需求,针对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深化教学改革的思路,并探索改革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面向农村 社区医学 专科教育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051-02

目前我国医疗卫生的发展已不能够适应居民基本医疗服务的需求。我国农村、社区卫生人才依然短缺,总体素质不高,大力培养适应农村、社区实用型医学人才成为必然。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医学专业培养目标发生了变化,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医学职业教育改革背景

近年来我国开展了社区医学教育,为农村、社区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教育,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社区卫生需求。“十二五”规划强调必须重视农村卫生人才培养、提高卫生技术水平、引导卫生人才到基层服务,以充实和稳定农村卫生队伍。张增学[1]在《河北省医学教育现状与发展的对策研究》提出:“继续加强对农村、社区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要逐步使乡村医生学历层次达到高等医学院校专科及以上,彻底改变目前乡村医生整体素质低下,卫生服务项目少、水平低的现状,切实提高农村卫生技术队伍素质,更好的满足广大农村地区居民的卫生服务需要”。

我校作为医学专科院校担任了为农村社区培养专科层次医学人才的重任。医学专科教育传统培养目标是培养以疾病治疗为重点,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医师,这一培养目标与促进全民健康的社会需求不相适应。新的培养目标要求培养以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为重点,能在农村和社区提供医疗、保健、预防、康复综合卫生服务的实用型医学人才。目前包括我们学校在内的国内不少院校仍难以摆脱传统培养模式,导致学生毕业后难以胜任工作,不能满足基层的需求。为此,针对医学专科毕业生的就业定位,以农村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为出发点,传统医学教育必须进行改革,要充分体现医学职业教育的特点,才能实现新的培养目标,造就一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素质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队伍。

二、医学专业专科教育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与课程结构不合理

课程设置仍基本是本科教育的压缩版,我校医学专业专科教育所开设的课程总门数、课程的名称与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基本相同,由于缺乏对基层卫生教育的研究,现行的课程设置虽要求淡化学科意识,但仍保持了学科的完整性,同时专门针对农村社区服务的课程较少,与农村和社区需求脱节。课程结构基本沿用了一年基础、一年专业课和一年临床实习的“三一制”结构模式[2],其弊端是医学理论课学时过多,实践课偏少,理论与实践比例不合理;医学专业课程较多,相关的适应岗位课程较少;学生接触临床时间过晚,第三年进入临床实习时,记不起在学校学过什么,形成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

2.教学模式陈旧

我校尽管经过了多轮教学改革,教学内容仍难适应新的培养目标,很大程度上仍考虑教师教什么,较少考虑学生应该学什么,陈旧的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缺乏紧密联系;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不能依据变化的教学内容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受传统模式限制,以课堂和教师为中心仍主导着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信息,独立思维过少,忽视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实践教学安排不合理

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室的实验、实训基地的实训、校外基地的实训、顶岗实习、基层综合实习等。医学实验、实训课程的教学内容陈旧,大部分是示范性和验证性的实验,缺乏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不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不足[3]。实践教学受条件所限,课程安排不尽合理。顶岗实习主要为主干课程的医院实习,如内科、外科、妇科和儿科,学生几乎没有参加过农村、社区卫生工作,对基层医疗、保健、预防、康复等工作一无所知,导致实践教学与未来岗位需求的结合不够紧密,学生社会适应性不强。

三、深化医学专科教育改革

针对上述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我校提出了深化教学改革的思路,并探索改革的方法和途径。

1.针对职业教育特点,适应医学整合趋势

针对农村社区特点以及人口对健康的需求,拓宽专业领域,调整学科结构,强化面向岗位需求的医学教育,促进医学人文和医学科学的结合;促进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的结合;促进学校与未来的工作单位合作,工学结合。以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为重点,设计培养目标,制定课程计划。

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紧密围绕“为农村办学、为基层服务”的办学定位,按照医学教育规律,针对三年制医学教育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根据社会实际需求,对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整体优化,按照强化“应用型”、“适应性”原则,加强课程整合,重构教学内容,重新制订教学计划,完善课程评价体系,打破传统模式,努力构建具有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3.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精选实验教学内容,剔除陈旧淘汰的知识,整合重复的内容,将相互联系的实验内容融合在一起建立新的综合性实验项目,做到整体优化,如医学形态学实验、医学机能实验等。校内实验、实训要与理论相结合,实习要与专业课相结合,实施一体化教学。毕业实习除临床医疗实践外,还必须有预防医学、公共卫生实践,社区卫生服务和基层医学实践。实习地点除医院外,还必须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作为实习地点。通过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毕业生能担负各种常见疾病的防治、急慢性疾病控制、妇幼保健、预防接种、健康教育、健康检查、档案建立等任务,以满足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需要。

4.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问题引导、案例教学、专题讨论、角色扮演、师生互动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完善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改变以闭卷为主的考试形式,改革评价方法。在重视总结性评价的同时,要重视形成性评价;在进行理论考核的同时,要进行技能操作考试;在进行传统题型考核的同时,也要加大临床思维题和辨析题的比例。采取笔试和技能操作考试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形成适应临床的思维和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增学,乔艳华,彭伟.河北省医学教育现状与发展的对策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2):52-55.

[2]王桂蓉,王增权.培养实用型临床医学人才的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07,21(32):45-46.

[3]江华.临床医学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2):413-415.

课题项目:

课题系河北省高等教育重点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12GJJG037.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