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美好形象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2015-07-17 04:07李起多李菲菲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仙居人格街道

李起多 李菲菲

摘 要:让学生经历寻访——创造——学习形象的过程,亲身感受形象的美好,从而促进健全人格的培养。

关键词:形象教育;人格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151-01

人格教育的起点是“他律”,而终点是“自律”。从“他律”到“自律”是人格教育的必要途径,而“形象教育”则可以成为这中间的桥梁和纽带。

班都拉的社会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既不是如精神论者所说的那样单纯地由内驱力所决定,也不是如古典行为主义所说的那样单纯地由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人与环境作用的基本形式就是观察学习,而被观察学习的基本对象就叫形象或行为的范本。因此,形象教育就是由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引起个体道德认知内化、思想情感的同化,形成良好行为规范的具体的形状、环境、姿态的教育。

那么,如何从实际出发对学生树立形象呢?

步骤一:寻访形象。由于当前社会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生活竞争的越来越激烈,社会环境的日益城市化,使许多学生表现出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可谓之社会不成熟性;不理解他人而只知道理解自己,甚至听天由命;体格虽好但心理承受力和挫折耐受力差,缺乏竞争向上的决心和毅力;不关心社会,对周围事物无感动之情;喜欢独处独居等。鉴于此,我们立足于当地的丰富德育资源,从学生生活环境出发,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寻访形象。

如我们浙江仙居为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特产极多,而且还有许多未被开发的胜地,于是我们就组织学生展开寻找“形象”的行动。经实践,有的学生寻找到了具有家乡特色的“美景形象”——“仙居八景”的搜集;有的学生寻找到了“小吃形象”——仙居街头各种风味小吃的特点;有的学生寻找到了“街道形象”——仙居街道的今夕演变;有的学生寻找到了“人文形象”——各种文化遗迹的变化,当然学生们还找到了其他许许多多类型的形象,如“名人形象”、“改革形象”、“农村形象”等。

步骤二:创造形象。寻找形象是基础,建立形象是教育的重要环节。利用寻访到的形象,进行加工整理,浓缩成有序的、集中的“形象群”。如创办体验基地,开设形象展室,自编教育读本等,变“说、压、管”为“实、形、引”的教育方式,增强实效性。如我们组织的一次开放课,让学生带着“我们的身边处处是美景,去看看我们的街道发生了哪些变化,最令你惊叹的是什么?”等问题进行“街道形象”的寻访,让学生自由组队,自由选择寻访时间,自定形象建立方案,并且做好成果汇报。结果学生三五成组,或命名“雏鹰小队”或命名“揽胜小队”等。利用绘图、美术、摄影等多种方式去发现、寻访司空见惯的街道上的“新靓点”,体会改革开放给家乡带来的变化,最后写好调查报告,编辑成册。这种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后写出来的调查报告真是精彩纷呈,有不少真可称得上颇有档次的小论文呢。现采摘一段如下:“——经过这次采访,让我了解了不少商业竞争的办法,更明白仙居的经济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起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惯不得街道上各种商店,不同招法都有呢。”

有人说:“外面的世界更精彩。”不错,多彩的校外天地,精彩的“生活课程”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兴趣,他们再也不是“应试教育”下的“可怜虫”,他们在这种寻访建立的过程中体验到了“自我”、体验到了成功、体验到了快乐,其产生的效果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

步骤三:学习形象。寻访、建立形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形象发挥其教育作用,这就需要学习,“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的成长过程需要反复学习,在学习中完善、提高,在学习中知不足。人格教育要注重学习。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意思是说:教育学生,应该像青松翠柏一样,能够经得起严寒的考验,成为一个具有坚强意志的人,经得起磨练,使学生成为“言必行”、“行必果”、“行笃敬”的具有坚强毅力的人,必须经过学习和锻炼。正因为如此,所提供的形象及创造性地创设学习形象的阵地,可以加快学生知、情、意、行的相互转化,达到对学生的人格目标的培养和发展。如在“名人形象”的学习中,组织学生展开了采访本县的“模范交警”、“环保小卫士”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受到了如何对自己、对家庭、对学校、对社会负责思想的教育,增强了责任感和群体意识,使学生的人格得到了实实在在地发展。。

中小学阶段是教育的主体——学生道德行为定型的过程和积累的基础阶段,而寻访——创建——学习形象的过程,就是要把学生放置于教师所创设的特定的人格教育环境中,让他们去沐浴、去感受、去升华,从而促进了学生的人格教育。

从形象教育的实质看,寻访、创建、学习形象的过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形象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因此,这一过程必须体现学生的参与性、主体性,体现教师的主导性,使人格教育开始于实践,形成于实践,并最终融于自身的实践,逐渐变“他律”为“自律”。如在形象教育中采取走一走、看一看、访一访、讲一讲、写一写、画一画的“同行”、“忆苦”、“砺志”等实践活动,不仅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且在实践中易于矫正学生的不良倾向和行为,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和活动的实践能力。

形象教育有利于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形象教育具有直观性,可触摸性。中小学生正处于感性思维阶段,要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人格发展单凭枯燥的说教,刻板的灌输,简单的宣传,难以让学生接受,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而形象教育就是由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引起个体对于人格认识的内化,人格情感的同化,从而提高行为锻炼的要求,强化知行的联系,磨练意志。

“形象教育”正如“春风化雨”,“涓涓细流”,在中小学生的人格教育中起到了“润物无声”的作用。它使受教育者于情境之中接受教育,体现自我意识,发展个性,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品质。

参考文献:

[1] 《学生人格培养指导丛书》 华语教育出版社

[2] 《走向新世纪的中国教育》吴家祥著

猜你喜欢
仙居人格街道
仙居杨梅卖迪拜 每颗售价60元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热闹的街道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杜光庭《題仙居觀》所咏地理位置考
热闹的街道
杨余龙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街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