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职业指导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2015-07-17 01:59张春燕
亚太教育 2015年18期
关键词:职业指导毕业生大学生

文/张春燕

2014 年1 月,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讲话时强调: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把握七方面重点任务。其中第七条,发挥社会评价作用,动员社会参与支持监督教育。要发挥行业企业作用。把行业企业的评价特别是毕业生就业状况作为衡量办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可见,高校人才培养要紧密联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需要,为社会不断输送社会所需人才,推动社会不断进步,文明不断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最终要接受社会、企业、行业的检验。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数量和质量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同时,高校毕业生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一、加强职业指导在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性及迫切性。

随着近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攀高,以往就业压力不是很大的边远欠发达地区也感觉到就业的压力。虽然,常有人将如今大学生就业难归因于高校的扩招,但事实上中国的大学生数量并不过剩,特别是在地广人稀的少数民族地区。以地处偏远的南疆地区塔里木大学为例,每年学生的毕业人数和来校招聘及社会提供的各类适宜的岗位相比,毕业生的人数是不能满足当地乃至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的需求,即企业的需求与大学生的需要不能达到相互的满意度。从而在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就业鸿沟”,而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正是出现“就业鸿沟”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将阐述就业指导在提升少数民族地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意义,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的内涵及就业能力的构成,同时,借鉴国内外大学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做法,从加强职业指导微观方面积极探索我国西部地区大众化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特色之路,以期能以此为突破口,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供决策和参考。

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很多,有社会发展体制的问题,有企业用人制度的问题,也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就业择业理念问题,同时还有高校人才培养问题及大学生自身问题。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是决定是否就业及就业的质量的重要内在因素。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从高等院校角度可解释为对大学生教育与培养的过程,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可解释为学习的过程。然而,就业能力与就业率不同,就业率可以依据特定时间内毕业生找到工作来衡量,而就业能力却不能,因此,学生的就业能力不能与学生的就业率混淆,高等院校能开发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其可就业的属性,学生就业率只能反映高等教育对学生就业能力开发活动的效果的一方面指标。实际上,虽然高等院校仅是影响学生就业能力的众多因素之一,但必须承认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高等教育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技能,感受工作学习经历,也即高等院校的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就业能力开发的机会,使其从大学生转变为拥有就业能力的大学毕业生,从而获得就业。

二、就业能力概念的提出及构成

就业力也称就业能力,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差异性、实践性、发展性、现实性、复合性等特性。但不管是什么定义都是指学生获得工作的一种能力。是指毕业生能够获得就业机会以及在工作岗位取得成功的一系列能力的集合。就业能力的构成也因研究的对象的差异而有所区别,综合普遍认同的就业能力分为基本的业务能力、可迁移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其中基本业务能力包括数理基础、专业知识、计算机能力、外语水平、人文素质;可迁移能力包括自学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包括敬业精神、竞争意识、职业道德,经济头脑。在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中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受到高度的重视,高校联合政府、企业、社会等多种资源建立了完备的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开发模式、监督管理体系并提供了资金和各种资源保障。在我国,职业指导的发展比较晚,上世纪初,职业指导受到许多高校和学者的关注,90 年代初迅速发展起来。职业指导的内容、方法等很快得到了本土化的健全完善和。施炜在《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对策的研究》中分别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研究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意义。在实践方面,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对于缓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对大学生职业生涯的终身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及对我国社会经济现代化的实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理论方面,有助于我国就业能力理论本土化的构建与完善和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改革与完善。

三、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积极开展职业指导,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工作的几点思考

首先,从管理层面,1. 少数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应更新教育理念,从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入手,突出办学特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人的个性成长和全面发展。学生职业指导是一项包括就业政策、观念、技巧、能力在内的综合性教育服务工作,对学校整个就业的运行机制有较高的要求,而这恰恰是当前少数民族地区普通高校所欠缺的。改变职业指导等于就业指导,就是学校学生处、学院学生办等各别部门及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班主任的事情的错误认识。树立学生职业指导是从招生宣传,录取入学开始实施的策略,树立高校全员化参与的工作理念。2. 健全职业指导机构,强化师资力量。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要充分体现高校的教育职能,需要职业指导人员具备较强专门知识、能力和素质,需要形成人员素质全面、市场意识强、并对市场非常了解的职业指导团队。为此,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努力争取与国内外发达地区高校的交流与合作获取资源。为从事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教师和相关人员创造条件进行职业资格认证的培训,并积极鼓励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不断优化、完善职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借鉴国外职业指导的先进经验和科学培训方式不断提高和完善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水平。

其次,从建设层面,1.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要丰富完善职业指导内容,加强职业指导的前瞻性、科学性。重视职业指导理论中职业性格、兴趣、能力和工作世界的探索和生涯规划理论的宣传、理解和应用。针对不同阶段,不同群体特点(例如少数民族大学生,女性大学生等)的学生提供不同的职业指导模块,并对每一模块的学生进行评估,对学生所设定的目标和行动计划及阶段性结果进行研讨和辅导,指导学生准备职业生涯评估并及时调整规划,提高学生的执行能力。目前,少数民族地区普通高校虽然对职业指导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真正实施运作的多数仍然是从大学四年级开始,针对毕业生,指导的内容焦点集中在就业政策宣传、就业技巧指导和就业信息传递,局限于毕业前的求职指导,缺乏职业能力测试、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安全辅导等内容。较少关注就业能力评估及就业满意度、匹配度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缺乏职业意识,低年级大学生一方面对所学专业需较长的了解与适应期,对就业前景存在模糊不清状态、进而在大学期间时间和精力分配不尽合理,存在着明显“浪费”现象;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压力,往往左顾右盼,事倍功半。对于自身职业前景“心中无数”,职业成熟度不高。

第三,从培养操作层面,要不断开发建立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加强职业指导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化实践训练环节,提升大学生实践应用能力。避免就业指导形式简单,做出笼统指导。1. 利用国家对口支援等相关政策,积极与内地发达地区高校建立关系,加强合作交流,争取较多的教育资源和锻炼平台,拓宽学生的视野,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不断挖掘学生的潜能。2. 完善志愿者服务制度。鼓励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志愿者服务组织的社会公益性活动,利用课余时间,本着服务他人,改变生活、实现梦想的理念,通过各类活动为他人奉献知识、时间、精力和智慧,为自己获得丰富的生活阅历和未来工作的能力,建立人际关系网,获得潜在的工作机会做好扎实的积累。3. 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构建多元立体化的实践基地,从实践环节上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意识等。少数民族地区普通高校的毕业生,绝大多数将面向基层,服务基层,从事具体事务性的工作较多。高校要有倾向的实施理实一体、做中学、做中教、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教学体系,大力加强高校与企业、政府的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开发,拓展大学生能力提升的机会和平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习见习选择和锻炼的实际环境。4. 开展多种学生能参与的课外社团活动,学生竞赛,付薪工作机会和基金支持的项目等,通过不同角色经历丰富学习生活,开发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第四,从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方面,高校应强化就业指导,提升大学生的求职应聘能力。采用一种更全面、更具实效、更注重个性发展的新型的就业指导模式,指导方式多样化、就业咨询个性化。1. 开辟多种渠道如人文知识讲座、第二课堂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环境和教学氛围来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的就业观养成。就业观支配着大学生对职业生活的愿望、态度、目标、理想、信念等精神层面的潜在气质。通过浓厚的学习氛围和良好的文化道德环境潜移默化的加强大学生就业观念、诚实守信品德、团队协作精神等。重视对大学生自我修养、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的引导和培养。2. 引进、联合一些社会声誉好的培训机构,为满足学生的其他方面需求提供便利条件,也有利于增加学生对社会需求的了解。

总之,职业指导对解决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帮助大学生提高技能水平,促进大学生个人潜能的充分发挥,寻求更广阔的就业空间,提升就业质量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要从长远角度,按照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发展模式,为社会和谐发展,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发挥培养人才的重要作用。

[1]王雅荣,马念珍,费建忠,《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学生就业能力开发分析及其借鉴》[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 (7)

[2]陈勇《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开发路径研究》 [D] 浙江大学. 2012 -2

[3]施炜《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对策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 2012 -6

[4]杜刚《大学生就业力培养探》 [M] 华中师范大学. 2008-5

猜你喜欢
职业指导毕业生大学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试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最“叛逆”的毕业生
浅谈高校职业指导工作
试论如何开展三层六段精细化职业指导
加大职业指导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