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政
湖南省安化县第二高级中学
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情境创设策略的探讨
王昌政
湖南省安化县第二高级中学
教学情境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其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能够促使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自我创新和自我提升。随着新课标改革的开展,高中数学也要求进行教学方式的革新。教师要树立新型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促使学生能够以真实的情感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更加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数学课堂,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实效。
新课标;高中数学;情境创设
情境教学法主要是利用教学过程中的因素,结合学生的特点,创设出适合学生学生情感和认知的教学场景,发挥学生的主要作用,推动教学进程的开展。在高中数学中引入情境教学法,能够促使学生充分运用智慧和数学思维,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实现提升学生数学能力,奠定学生数学基础的目的。
新课标背景下,数学不再单纯作为以数字和数量关系构建的理性王国,其也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因此,应当通过创设文化情境,让学生从数学学习中感受到数学的文学魅力,让学生发掘数学的科学之美、人文之美,促进学生知识面的扩展,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传统数学一般将数学知识的灌输、数学能力的提高作为数学教学的唯一使命,忽视了数学所蕴含的价值导向。部分理科学生拥有丰富的数学理论知识和清晰的逻辑思维,但是却缺乏人文素养,缺少说理、批判、求实的精神。我们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应当从数学的文化底蕴出发,构建文化情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教师在讲授等比数列时,教师可以以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历史渊源出发,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为学生创设这样一个情境:西萨在古印度时期创造了国际象棋。印度国王对此大加赞赏,并决定要奖赏西萨,说其可以满足西萨的任何要求。西萨看到象棋后,提出了这样一项要求:“棋盘总共有64个格子,您只需要在第一个格子里放上1个麦粒,第二个格子里放上2个麦粒,第三个格子里放上4个麦粒,在第四个格子里放上8个麦粒,这样依次放下去,直至将64个格子放完。”国王一听,哈哈大笑,答应了西萨的要求。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国王这个承诺是否容易实现呢?国王要实现承诺应当提供多少个麦粒?通过这样的引导,让学生发掘数学的魅力,并明确数学推理论证的价值。
新课标要求提高数学的实践应用价值,要求缩短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距离,要求强化数学的生活气息,要求提高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思考能力。数学本身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等都是从生活的实际问题中转化过来的,但是高度概括的数学却往往与生活相距甚远。学生在利用数学知识处理生活问题时往往感到无从下手。这样的情况就阻碍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对数学教学中设计的生活问题望而生畏。因此,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将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引入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增进学术概念与数学之间的距离,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在讲授“不等式的证明”一节课中,教师要将生活中的问题适时进行转化,提高学生理解数学的能力。教师可以利用白砂糖、开水、天平、量杯,然后让学生进行一次小实验,让学生们探究一下:往糖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糖,是否能够让糖水更甜?实验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探索生活现象所蕴含的数学知识,从而引入数学不等式的学习。再如,教师拿出一台两臂长度不同的天平,让学生寻找方法利用这台天平进行称重,有的学生认为只要将物体放在左右两个盘中各称一次,然后将称重结果相加后除以2即可获得物体的重量。有的学生则认为要先将该物体放在左盘,然后在右盘上放上适量的物体让天平平衡,再将该物体放在右盘上,利用这种方法再称重一次,最后利用不等式的计算方法得出物体重量。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将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课堂,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探索生活的欲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真精神。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环境问题、交通问题、出租车计费问题、利率计算问题等与生活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的过中,利用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高中数学课堂,教师要利用多种方式创设情境,缩短数学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学科情境、文学情境、历史故事情境、教学评价情境等方式改善数学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主动进行创造和探究,从而提升教学质量,推动数学教育的发展。
[1]王超.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立体几何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12
[2]马蔼琳.高中生立体几何学习障碍及对策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
[3]任仲林.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