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与构建和谐社会

2015-07-16 01:06袁航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和谐社会马克思

袁航

[摘要]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提出,社会就是一切关系同时存在又相互联系的社会机体。关于社会有机体的定义、性质、内涵的阐述所构成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则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学说重要的理论支撑。社会有机体理论作为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恰恰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因此,从社会有机体视域,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审视和研究,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3-0055-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3-028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马克思将社会看成是一个有许多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并认为这个整体是各组成要素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有机结合的产物,这些思想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今天看来,仍具有其现实意义,特别是对当前我国提出来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伟大战略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形成的历史过程

社会有机体理论是马克思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前人研究的成果上,马克思对社会形态、社会经济形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关于社会有机体理论的思想研究。之所以我们说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较为完善成熟的思想,是因为他在摒弃和超越前人的研究成果后,经过更多的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才提出社会有机体理论的。

马克思最初正式提出“社会有机体”概念是在1847年所著的《哲学与贫困》一书中。《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逐渐形成的标志。马克思在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制度、社会发展的经济趋势后得出了一个结论:他认为,社会不是僵化固定不变的,社会是各种要素的集成体,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通过揭示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后,马克思提出了“两个必然”的说法,揭示了社会必然是向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

马克思认为,社会是一个由诸要素构成的有机统一体。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立足于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基础上,从人和人的现实活动和实践出发,对社会作出了科学的分析。第一,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的前提条件是自然环境和人口因素,对此马克思提出了“历史可以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密切相联的;彼此相互制约。”第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马克思社会有机体存在的基本条件,它是人类的一切生活中的包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等的根本前提。也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条件。第三,上层性建筑是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的上层性条件。它主要包括社会经济生活上的政治生活中体现的形成的各种制度,包含着政治、生活、法律等方面的内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自然也是很重要的社会有机整体的构成部分。马克思指出,人类的“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句话就体现出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思想中是认为社会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的。人们在物质生产生活中,主要体现了关于人自身的两种关系:一种是人要与自然界发生物质改造的能力,这主要体现在人类改造自然的进程中;另一种是人与人之间也要发生关系。社会有机体归根结底是由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及其在其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的。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类的创造活动。人类是社会发展的最主要的力量、推动因素。

二、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认为社会有机体不仅仅包括“社会体系的各个环节”,而且还包括“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一切关系”,两者之间是彼此联系、相互制约、和谐发展的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马克思社会有机体存在的基本条件,它是人类的一切生活中的包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等的根本前提。

(一)社会有机体是以物质生产实践为基础的

马克思强调指出,实践是检验社会有机体是否有效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他非常重视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马克思指出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表现为两方面的关系:一方面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表现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这些关系通过“共同活动关系”表现出来;另一方面,为了实现人与自然间的物质交换,人与人之间还必须进行必要的交换活动,便在这些的交换活动中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社会有机体的基础结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即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影响着社会有机体的发展方向。马克思指出,人类的“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就说明社会中的“一切关系”都产生于实践并以实践的方式长久持才存。社会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生成的有机体。而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就体现为社会关系,主要是为了满足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物质生产活动表现为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为了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而人们“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马克思分析研究社会的各种问题都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的。马克思认为,社会的中的各项独立性因素都是从实践中分化出来的。社会各项活动的独立化正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二)社会有机体是以社会构成诸要素紧密相联的有机整体

马克思把社会看做是由各种要素、组成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又是相互依存、共同作用存在的,“不同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每一个有机整体都是这样。”马克思认为,社会有机体的构成要素之间不是简单的机械相加,而是有机结合并从属于作为整体的社会。“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能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经济因素是最重要的部分,是社会变动的决定力量与根本性因素。马克思认为,社会有机体的构成要素之间不是简单机械相加,而是有机结合并从属于作为整体的社会。“这种有机体制本身,作为整体来看,有它的各种前提,而它之所以能够发展为一个整体恰恰就在于:所有的种种要素都从属于社会,或把它还缺少的器官从社会中创造出来。这样,它就在历史上发展为一个整体了。向整体的转化构成了这种有机体制过程中的一个环节。”马克思在纵向上探讨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社会有机体的“骨骼”后,又深入到具体社会有机体内部,从横向面上剖析了社会有机体构成要素。物质生活、政治生活与精神生活构成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构成整个社会的有机体发展,互为前提、彼此制约、互相作用、共同发展、互为中介,最终构成了一个整体。endprint

(三)社会有机体是不断自我更新的整体

马克思不仅阐明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强调它是一种“经常处于变化中着的”、不是永恒不变的“结晶体”。马克思在《资本论》序言中写道:“甚至在统治阶级中间也已经透露出一种模糊的感觉: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而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社会有机体之所以会不断变化,根本原因在于社会有机体内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势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马克思把社会理解为可以不断自我更新发展得整体,每一具体的社会有机体都要经历产生、发展到灭亡的过程,都是会经历自身发展过程的种种问题出现,被新的社会还有机体取代更新的过程。对于它的外部原因来说,每一个社会有机体都是人与外部世界不断进行能量与物质交换的发展过程,这样的进程才赋予了社会有机体不断自我更新的能力。《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就指出“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马克思认为社会有机体绝不是僵化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发展中的有机整体,是一个不断自我发展、自我持存的有机体。

(四)社会有机体是以现实中的人为主体的

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去考察研究社会有机体其实并不违背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去理解社会有机体理论。因为两者是相互联系、共同促进的关系。实践就是人的本质活动和存在方式。马克思理论的一切最重要的源头就是从人的发展出发,非常注重人的现实地位,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强调要从“现实的个人”去考察研究社会发展状况。马克思总是强调,人这个主体因素即使社会发展的“剧中人”,更是社会发展的“剧作者”。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是社会有机体生产过程的结果,但他不是社会历史的消极产物而是社会有机体的能动主体。马克思指出,“一旦人已经存在,人,作为人类历史的经常前提,也是人类历史的经常的产物和结果,而人只有作为自己本身的产物和结果才成为前提。”马克思反对把社会有机体视为脱离人发展的自在客体,他强调社会有机体内部的一切因素、部分、发展内容都是相互联系的,包括其内在的发展规律都是主体作用的结果。马克思非常注重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总是强调要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去考察社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endprint

猜你喜欢
和谐社会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一个半世纪后的卡尔·马克思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论管仲的利益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