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效应在中职学生学业发展中的效用

2015-07-16 00:59胡立华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5期
关键词:内化学业效应

胡立华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0012-02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在对1~6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预测未来发展的实验”(实为智力测验)后,随机在多班抽取20%的学生,宣称他们是“最有发展潜力的学生”,把这些学生的名单交给了任课教师。8个月后,再对全部学生进行了一次同样的测验,结果发现这些“最有发展潜力的学生”果然在智力上比其他学生有更大的提高,求知欲更强。研究者认为,教师受到实验者的暗示,对某些学生抱有高期望,并以言语和非言语的方式将期望传递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塑造自己的行为。这就是罗森塔尔效应,即教师期望效应。教师期望效应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这一期望效应对于中职学校教师促进学生学业成长和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

教育研究表明,中职学校的文化教师和专业指a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人物”,关键人物的肯定和认可、教学指导与期待是助推学生学业发展的关键,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一方面,教师的指导与点拨有利于学生实践性知识的获得,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业技能水平。另一方面,学生的成长需要他们的情感支持,教师通过向学生传递适当的期望,可以消除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诸多烦恼与困惑,激发其学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从而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教师期望效应是教师和学生在相互作用、互相影响中得以实现的。由于教师的教师观、教学观、教学态度、教学风格的个别差异,以及学生的个性特征、发展动机、对教师期望敏感性的差异等因素,导致这一期望效应的实现过程非常复杂。总体来看,教师期望效应的实现过程包括形成对学生的期望、传递对学生的期望、学生内化教师的期望及教师维持和调整期望四个基本环节。其实现过程如下所示:

一、全面客观了解教育对象,形成对学生的合理期望

教师期望作为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一种特殊的方式或策略,其期望效应的实现必须以教师形成对学生的期望为前提。如果我们帮助学生建立起适宜的期望日标,就能促使他们不断前进,不断攀登。作为教师,除了具备较强的专业教学能力之外,在教学中了解教育对象也相当重要,在教学中,不应对学生带有任何偏见,承认学生认知水平和能力有差异,形成对学生的合理期望,因材施教,才可能让学生准确找准定位,找到方向,促进专业发展。有这样一位学生,虽然专业成绩还算中等偏上,但她一直未能引起老师们的重视,通过观察,笔者发现这孩子其实有着不错的基础和学习热情,只是由于平时比较寡言,对自己缺乏自信,对学习缺乏主动参与意识,所以每逢有比赛或其他活动都无缘参加。直到有一次,这个学生作为后备选手参加了文明风采征文大赛,教师和她个人对征文的反复修改,我对她每一次的修改都给与充分的肯定和赞赏,孩子感受到老师对她的期望和信任,逐渐树立起了自信,进而能够大胆的展示才能。这个学生在后来的比赛中果然脱颖而出,取得了省级征文一等奖的佳绩。

教师期望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既受到教师自身的心理、喜好、教育经验以及对学生了解程度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关于学生各种信息的制约,如学生的性格特征、学习态度、第一印象及第一次考试的成败等。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并不一定都能真正反映学生的发展能力和潜在水平,因此,教师必须排除一切干扰因素的影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尽可能客观地对他们形成合理而又恰当的期望。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本来都比较差,但“人有所长,寸有所短”,人的智力是多元的,有的学生语言有天赋,有的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很强,有的学生擅长音乐舞蹈,有的学生喜欢服装设计,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鼓励学生锻造自己的特长,相信自己在专业技能方面能学有所长。所以,形成对学生的合理期望尤其重要。

二、有意引起学生注意,传递对学生的期望

教师根据各方面的信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形成不同的期望,但期望不会自发得以实现,要实现他们的期望,必须将期望及时地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期望,从而影响学生的自我期望和努力方向。教师与学生互动和交流的机会不同,分配给学生的学习任务不同以及对学生评价态度的差异,都有意无意地传递着对学生不同的期望。

对学生的期望意图传递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传递。直接传递就是教师面对学生表达自己的期望意图,主要用于与教师性格外向,善于接受期望意图的学生。直接传递可以是面对面谈话,也可以是书面交流,或者网络聊天等方式都可以。一种是间接传递。可以通过其他学生或者家长进行间接沟通。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都要以适应学生个体差异为准。

三、鼓励学生内化教师的期望,推进学生学业发展

教师期望的信息和行为传递给学生,进而影响了他们的成就动机、自我概念、期望水平和行为方式。但是这一期望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领悟和接受、并加以内化之后,才能克服因学业失败而产生的挫折感,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激发学生专业发展的内驱力,进而产生并推动他们实现期望的行为。在班上有这么一位学生,从普高转来读对口升学,自己对自己的学业很自卑。但我从她的作文看出,其实她的文笔很不错,在几次作文讲评后,她渐渐对自己有了些信心。学生接受并根据教师的期望来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并努力沿着教师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我。对于一名给予高期望的学生来说,他内化了教师的期望后,大都会向着这一期望的方向发展,在学习中大胆尝试,逐渐形成自己的学习风格,逐步使教师的期望得以实现。

四、维持、调整对学生的期望

教师要最终实现自己的期望,在向学生传递出自己的期望后,还必须根据学生对期望的反应、内化程度和实现的难易等各方面的反馈信息,维持或适时调整自己原有的期望,再对学生施加影响,并在期望得以实现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期望,使学生的发展处于不断向上发展的良性循环之中。当然,在这一实现过程中,教师必须采取适当的策略才能保证其期望效应得以实现。学生在专业学习之初,由于对专业的复杂性估计不足,往往形成不切实际的自我期望。俗话说: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当理想和现实发生重大冲突时,在这种“现实冲击”下,他们普遍感到困惑、焦虑、力不从心甚至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影响继续学习的信心。因此,当教师发现学生具有不切实际的自我期望时,应该及时帮助他们在正确评价自己的基础上,调整好自己的自我期望,以有利于发挥教师的期望和学生自身期望的积极效应。教师对待每一个学生都应客观公正,并及时评价他们的行为,以使其良好行为得到巩固,不良行为得以纠正。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不断反思自己期望的合理性并做出调整,使之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保证自己的期望效应能够得以顺利实现。

总之,教师通过与学生的期望互动对学生学业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动态过程,它是通过影响学生的成就动机来实现的。教师在具体操作中只要充满信心、坚持不懈的循环往复进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就会对学生的学业的提高产生巨大的影响。

猜你喜欢
内化学业效应
艰苦的学业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懒马效应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