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单比单反轻许多,但号称摄影效果接近单反,而且可以无线上传照片,但加上配套的镜头,分量其实也不轻。而现在的手机,也开始有配套的一系列配件,广角、鱼眼、微距等镜头俱全,再加上专用皮套和其他零碎,拼装起来俨然就是一个微单。经过实战,效果不错,分量减轻一大半。
在这个创新层出不穷的时代,坚守传统是极少数人的底线。20世纪80年代后期,微软和苹果的图形式操作系统开始普及,但一位邻居是个老教授,直到10年后还顽固地不在计算机里安装Windows,坚持用陈旧的DOS操作系统,说是这样才找得到一点“科学”的感觉。
作为使用者,追新抑或守旧都是个人的权力和选择,无可厚非,但作为生产者,这就成了生死攸关的大问题。面对日新月异的产品创新,不为所动的消费者只是少数,随着越来越多新产品的普及,少数又变成极少数,商业价值渐渐消失。所以,尽可能地跟随时代步伐,不断做出新产品,在众多新产品中努力竞争、扩大市场、树立品牌,是绝大多数想要活下去,且活得长久些的企业的本能反应。但创新的路径有两条,而且是两条背道而驰的路径。
一条是在原有产品上引入创新元素,走改良和渐进道路。以相机业为例,这些年操作系统越来越复杂,功能越来越时尚。无论是坚持光学镜头优良性能和机械系统精准度的单反相机,还是发挥电子系统优势的数码相机,最新一代产品普遍具备了Wi-Fi上传照片和照片加工的功能,其基本逻辑是做出具备计算机能力的、能上网的相机。
另一条是在移动网络数据终端引入摄影功能,走取代和毁灭传统的道路。以苹果为代表的智能手机以快速迭代、开放平台的方式,迅速改进手机的摄影功能。除了手机自身的不断改进外,第三方提供的各种附件,如可替换镜头、自拍杆等,也极大地完善了手机的摄影能力,照片效果直追数码相机。
究竟是以相机平台为主引入网络功能稳住相机业,还是以手机平台为主引入摄影功能颠覆相机业?如果以3~5年时间为期做预测,恐怕还是手机平台机会大一些。现在的手机已经消灭了低端傻瓜相机,中端数码相机也岌岌可危,只有专业相机市场和业余摄影市场,还可以让单反和高端数码相机制造商坚持几年。但这个市场本身规模小,也看不到增长空间,即使能坚持也只是个鸡肋市场。
看上去非常简单的道理,要推而广之却不简单。如今如火如荼的股市上那些拿互联网做文章的公司,其实都和相机厂商们差不多,只是在原有产品、原有市场和原有商业模式上涂上了一层互联网保护色,最多算改良与渐进,没有任何创新与革命的味道。但盲目跟风的投资者却趋之若鹜,推高了股价,乐坏了庄家。“互联网+”没什么人认真做,“+互联网”却大行其道。
判断一个公司是否在做互联网+,最基本的标准,就是看这个公司要做的东西是否是从互联网平台的视角出发去颠覆传统产业。除此之外,互联网+的辅助判断标准还有非国营、小规模、人才和创新。反过来,一个公司如果做的不是互联网+,即使从原有产业、市场和产品的角度出发,大讲特讲互联网的故事,也没有希望,尽管其股价在疯狂的股市里被炒得很高。如果这个公司还是垄断国企,规模巨大,人才匮乏,没有创新,那么股市崩盘时的第一批死难者里,一定有它。
历史告诉我们,一个领域的创新多来自外来者,原有的产业巨头则多为牺牲品。今天,媒体领军者不来自传统媒体业,零售业领军者不来自传统零售业,网络支付领军者不来自传统金融业,甚至连出租车服务创新的领军者也不来自传统出租车业……
表面上,大家谈论的话题差不多,概念也多有重合。但本质上,改良和创新的方向是背道而驰的,基本逻辑更是毫无共通之处。旧平台上变不出新把戏,自我颠覆的故事虽然讲起来很悲壮,但做起来几乎没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