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济时序相似

2015-07-15 18:16
商界评论 2015年7期
关键词:股市阶段经济

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实际上,国家也是这样,弱小的国家各有各的羸弱,强大的国家则往往有很多相似之处。

放眼经济世界,美国经济和中国经济,无论趋势、结构,还是政策、市场,貌似大相径庭,实则有很多隐隐约约的相通之处,特别是就发展阶段而言,两者的心路历程格外相似。美国经济就像是快进一格的中国经济,中国经济的周期悄然暗合了美国经济的轨迹。

中国经济正在发生的一些变化,很多都是美国刚刚经历的历史,例如股市大涨、房市调整和银行蛰伏等;而从财经关键词来看,量化宽松、预期管理、债务去杠杆,这些在美国经济新闻中耳熟能详的概念,也开始频繁出现在中国经济领域。种种迹象表明,美国经济和中国经济之间,总有丝丝缕缕剪不断理还乱的羁绊。

理清这些头绪,还是需要跳出表象的纠缠,站在长期和宏观的大视角来看美国和中国经济周期的演进逻辑。

先看美国,21世纪以来,美国经济在跌宕起伏间经历了六个特征鲜明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被称作“新经济”的繁荣阶段,格林斯潘式宽松刺激了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并催生经济增长持续走强。第二阶段是房市泡沫破裂阶段,次贷危机由此爆发。第三阶段是实体经济和金融机构去杠杆阶段。第四阶段是金融领先的恢复阶段,以超常规货币政策及其引致的股市趋强为特征。第五阶段是美国实体经济再领跑阶段,资本市场主导了消费修复,进而引发经济强势复苏。第六阶段是去政策刺激阶段,美联储逐步退出宽松模式,美国股市触顶迹象日益明显,实体经济复苏大势延续,但超预期繁荣逐步平抑。

目前来看,美国经济正在进入第六阶段,QE退出已经完成,加息也只是个时间问题。美国股市在持续多年连创新高之后,也越来越接近深度调整时期。在年初市场一致看多美国经济将大力度复苏的背景下,IMF和世界银行近期也已明显调降了美国经济的增长预期。

再看中国经济,虽然有各种不同,但大方向上中国经济的周期发展和美国十分类似。只不过,周期演进的每一步,中国都较美国晚一段时间,目前可能正处于从第三阶段进入第四阶段的渐变时期。具体来看,直到2011年,中国都处于经济繁荣阶段,并一度展现出独立增长的绝对强势,而这一阶段,中国房市也火爆异常。2012年之后,中国实体经济下行压力渐增,房地产市场增速也逐步放缓,并进入调整时期。2014年以来,中国经济三期叠加压力骤增,这实际上就是宏微观“去杠杆”、消化前期透支成本的表现;2014年下半年,在中国改革深化和货币政策稳健趋松的激励下,中国股市走出七年阴影,进入强劲有力的中期牛市。

虽然阶段划分并不那么明显,且阶段持续期大有不同,但中国经济的运行轨迹和美国经济周期的确存在非常大的时序相似性。

在我看来,这种相似并不是巧合,而具有内在的合理性:

第一,二者都是经济大国。美国经济规模世界第一,中国第二。经济大国区别于小国的关键在于,大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核心是内生动力,这注定中美两国都愈发重视消费引擎的修复,这为经济结构从投资向消费、金融市场,从房市向股市的重心转移奠定了统一基调。

第二,二者都是开放大国。开放大国都会受到全球化的深远影响。在全球经济弱复苏成为新常态的背景下,中美两国都更注重经济结构转型,都将新模式、新动力的培育放在了重要位置,都对结构改革寄予厚望。

第三,二者都是代表性强国。美国是发达国家的代表,中国是新兴市场的中流砥柱。在全球地缘政治动荡加剧、利益博弈更趋复杂的背景下,中美两国在增强经济影响力上的考虑是相似的,美国主导TPP和IMF,中国主导亚投行和一带一路,就是一种表现。

最后,既然周期逻辑是相通的,既然前期运行是相似的,我们有理由相信,美国经济的今天很有可能成为中国经济的明天。这意味着:中国股市的此轮上涨可能和美国股市一样,是具有数年可持续性的中周期繁荣,目前中国股市还远未行至趋势逆转时期。中国经济当前的深度蛰伏可能是暂时的,在资本市场繁荣带动创新创业并刺激消费的可见未来,中国很可能像近两年的美国一样,经历一轮令人瞩目的超预期经济再起飞。

[编辑 王宇航]

E-mail:wyh@chinacbr.com

猜你喜欢
股市阶段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股市日历
股市日历
股市日历
股市日历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