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海涛 董扬
[摘 要] 目的:观察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SSNS)患儿肾病活动期与缓解期细胞因子变化。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原发性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患儿57例为研究对象,标准规范治疗。另选同期20名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比较患儿肾病活动期、缓解期及健康对照组的IL-4、IL-10指标水平。结果:肾病组活动期治疗前IL-4水平高于缓解期及健康对照组,缓解期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10治疗前低于缓解期及健康对照组,经治疗缓解期IL-10上升,且缓解期IL-10高于健康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SNS患儿活动期IL-4水平显著上升,经治疗IL-4水平降低,提示IL-4参与NS发病。NS治疗过程中IL-10可能发挥了抑炎作用。
[关键词] 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IL-4;IL-10
中图分类号:R 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5200(2015)04-054-02
肾病综合征(NS)在小儿泌尿系疾病中发病率仅次于急性肾炎,居第2位[1]。对于儿童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及复发机制目前无统一认识。国内外学者就其免疫发病机制进行了广泛研究, Shalhoub[2]于1974年提出假说,认为T细胞功能异常,循环淋巴因子分泌物损伤肾小球基底膜而导致发病。围绕免疫功能在N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认为体液免疫介导损伤[3]、细胞免疫介导损伤、肾脏系膜细胞、足细胞[4]、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皮细胞生长因子[5]均与NS发病相关。本研究探讨细胞因子IL-4、IL-10在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疾病发生发展及治疗中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儿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或门诊治疗的原发性NS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肾脏病学组2009年发布的《儿童常见肾脏疾病诊治循证指南:激素敏感、复发/依赖肾病综合征诊治循证指南(试行)》标准[6],使用足量激素治疗4周内尿蛋白转阴,诊断为激素敏感型NS患儿共57例。其中男43例,女14例,年龄20个月至12岁,平均(6.48±2.55)岁,体重12.4~33.2kg,平均(23.59±7.38)kg。病程10d~3年。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20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男10名,女10名,年龄为2~12岁,平均(5.88±1.76岁),体重11.8~34.2kg,平均(23.45±7.12)kg。两组在年龄、性别、体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治疗方法 初始阶段:以足量的泼尼松治疗,剂量按照体重2mg/kg·d或按体表面积60mg/(m2·d)计算,最大剂量不超过80mg/d,治疗6周。巩固阶段:以1.5mg/kg或40mg/m2,最高剂量不超过60mg/d,之后逐渐减量。
血液标本采集 肾病期血样于治疗前完成,缓解期采样于该组患儿经治疗尿蛋白转阴之后2~3周完成,均采集清晨空腹静脉,离心分离血清,-20℃保存待测。放射免疫法测定IL-4、IL-10,操作按照试剂盒说明书。
1.3 观察指标
比较患儿肾病活动期、缓解期及健康对照组的IL-4、IL-10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SPSS软件处理,原始数据转换后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行配对t检验。
2 结果
由表1可知,肾病组活动期治疗前IL-4水平高于缓解期及健康对照组,缓解期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10治疗前低于缓解期及健康对照组,经治疗缓解期IL-10上升,且缓解期IL-10高于健康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NS发病机制迄今尚不完全明了。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高度水肿[7]。一般认为蛋白尿起因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电化学或结构改变。正常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蛋白具有静电屏障和孔径屏障作用。动物实验已证实,IL-4对肾小球上皮细胞有毒性效应,参与了蛋白尿诱发过程[8]。人IL-4主要由活化T细胞产生,刘海梅等[9]报道NS患儿血清Ⅱ-4水平显著升高,除与血清IgE水平呈正相关外.还与24h尿蛋白呈正相关,表明IL-4不仅是导致IgE异常变化的原因,而且还可能参与蛋白尿形成。其机制可能与IL-4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粘附分子而影响其通透性有关[10]。
IL-10是一种多功能负性调节因子,主要由Th2细胞、活化的B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产生,它参与免疫细胞、炎症细胞、肿瘤细胞等多种细胞的生物调节,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感染性疾病、肿瘤及移植免疫等多种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11]。
IL-10是一种抗炎性因子,可发挥下调炎症反应,拮抗炎性介质作用。正常人IL-10分泌量很低[12].当人体受到某些外界因素感染或罹患某些疾病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细胞分泌能力增强[13]。感染早期患者血中IL-10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IL-10在肾内有明显抗炎作用,Holdsworth报道[13],在小鼠腹腔注射IL-10,可观察到肾小球新月体形成及蛋白尿减少。肾小球疾病患者IL-10水平上调,慢性肾衰尿毒症患者IL-10明显升高,且透析后较透析前明显增加,其可能对尿毒症患者肾功能改善有意
义[14]。本研究中NS活动期患儿血清中IL-10治疗前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治疗后IL-10显著上升,高于健康对照组,推测其与机体处于抑炎优势状态相关。
参 考 文 献
[1] Bhimma R. Steroid Sensitive Nephrotic Syndrome in Children[J]. J Nephrol Therapeutic S, 2014,11:2161-0959.
[2] Shalhoub RJ. Pathogenesis of lipoid nephrosis:a disorder of T-cell function[J].The Lancet,1974,2(7880):556-560.
[3] 毛晓燕.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儿童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10.
[4] 孙利.儿童微小病变肾病几种相关分子的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4.
[5] 蒋小云,陈述枚,莫樱等.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患儿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观察及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7(4):214-215.
[6]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儿童常见肾脏疾病诊治循证指南(一):激素敏感、复发/依赖肾病综合征诊治循证指南(试行)[J].中华儿科杂志,2009,47(3):167-170.
[7] 任献国,刘光陵,夏正坤,等.儿童肾病综合征病理类型与年龄、性别的关系[J].临床儿科杂志,2011,29(8):743-745.
[8] Coers W,Vos WM,Van der Meide PH. Hnterferon-gamma(IFNgamma)and IL-4 expressed during mercury-induced membranous nephropathy are toxic for cultured podocytes[J].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Immunology,1995,(02):297-307.
[9] 刘海梅.白细胞介素-4与干扰素-γ基因多态性在儿童激素敏感性肾病综合征中的意义[D].上海:复旦大学,2004.
[10] 王莉.细胞粘附分子CD44、CD62p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表达及其相关性与临床意义的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3.
[11] Deng J,Kohda Y,Chiao H. Interleukin-10 inhibits ischemic and cisplatin-induced acute renal injury[J].Kidney International,2001,60(06):2118-2128.
[12] Bellinghausen I,Knop J,Sajoga. The role of interleukin 10 in the regulation of allergic immune responses[J].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Allergy and Applied Immunology,2001,126(02):97.
[13] 齐法莲,徐军,陈英剑等.白细胞介素-10与临床研究[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4,17(1):66-69.
[14] Holdsworth SR,Itchiing AR,Huang XR. Interleukin-4 and interleukin-10 present expreimental erescentic glomerulonephriti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1996,(8):1101-1108.
[15] 张怡静,田津生,冯晓燕等.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2,19(1):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