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如何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赵 辉 (河北省抚宁县牛头崖学区南戴河小学 066300)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又服务于生活。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带领学生从生活中找到更多的原型,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积极开放课堂教学,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树立数学学习有用的意识,继而发挥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本文主要论述了如何实现小学数学与生活实践的有机结合,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给广大教师以启示。
小学数学 生活实践 结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紧密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由此可见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数学教学必须要与学生的生活认知结合起来。数学虽然涉及很多理论知识,但是它确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很多原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尤其是小学数学,难度相比于初中、高中而言还比较小,这一阶段若能将数学与生活充分结合,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强烈兴趣,让小学生认识到数学学科的趣味性,那么对他们以后的数学学习之路将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加上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如果教师像对待成人一样照本宣科地将原理公式一成不变地灌输给他们,势必会引发他们的厌烦情绪,导致教学效率的低下。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地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数学课堂变得有趣、生动、高效。
“数学生活化”的意义,就是通过寻找数学学习的起点,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已有经验的支撑,帮助学生内化所需掌握的知识。正如杜威所说:“必须填平儿童的兴趣经验与科学之间的鸿沟,儿童的经验和文化应该成为学校学习的基础。”数学概念本身是比较抽象的,而小学生认识的特点则是具体形象的,他们所学习的数学是实用性较强的数学,他们所认识的数学的起点并不是符号所组成的逻辑公理,而是他们自己在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经验。这就要求我们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一定要生活化,以利于小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学好数学、用好数学。
(一)课堂内容要生活化
以往的小学数学教材忽视了对于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新课程改革则倡导以小学生的认知视野与生活经验为背景,通过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来将教学内容巧妙地融入其中,使学生对数学问题产生亲切感,产生想要一探究竟的心理诉求。在学生进入到了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后,教师要注意从中抽象出数学原理,使学生认识到课堂的重点内容,避免学生只顾沉溺于有趣的情境中,而忘记了掌握真正的数学概念与原理,反而得不偿失。教师对于问题情境的创设一要在形式上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比如以游戏的形式引出;二要在内容上贴近学生的生活,最好能够与当地的民俗民风充分结合,让学生不光感到有趣,还要熟悉。
新课程教材从学生出发,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素材,在每一个新授知识点上都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设计了可供参考的教学情境图,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学生为本,创设一些学生喜爱的生活场景,以拉近数学与学生的距离,让他们不再觉得学习数学是件难事,从而使学生从心底产生对数学亲近的欲望,进而产生探索的兴趣。如在教学“统计”一单元时,我以大家最熟悉的过生日为背景来设计问题情境,先让学生回忆自己过生日的情境,来了哪些客人、收到了哪些礼物等,让学生做简单的统计。然后话锋一转,将情境移到大象家,创设了一个大象过生日的情境,让学生统计一下大象家来了哪些客人,有哪些好吃的、好玩的。学生个个兴趣高涨,忙得不亦乐乎。
(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培养数学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养成一种发现问题的意识是十分必要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步骤,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对生活实践产生兴趣,并在实践中增强自身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无处不在,从而获得探索数学的体验,提高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出真知”是人类长期以来的科学总结。数学教学不能光凭书本,而是要和实践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而华罗庚也说过:“人们早就对数学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其实,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数学课的任务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发现数学,将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做到“生活即数学”“数学即生活”。
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思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数学学习与生活实践的“链接与交互”使得封闭的书本文化积累过程转变为了开放的、活生生的、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联的自我发展过程,这既是学生的认识与能力完整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在强调数学生活化的同时,我们要根据学生和实际教学内容的特点,运用多种教学原理、方法来丰富我们的数学课堂,使其更具有数学的味道,焕发生命的活力。
[1]张景.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浅议[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0(7).
[2]李俊华.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J].学周刊,2012(8).
[3]杨巧婧.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
[4]吕俊秀.对新课标下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探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2).
[5]李满仓.浅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2).
[6]曾丽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体现“课堂生活化”[J].校长阅刊,2006(9).
(责编 吴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