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平山县职业教育中心050400)
怎样上好初中阅读课
李 峰
(河北省平山县职业教育中心050400)
阅读一直是语文课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就是语文课的核心教学内容,语言能力的提高对于初中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人们的阅读需求随之也就发生了很多的变化,这对语文课堂的学习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阅读材料进行必要的分析处理成为阅读活动的主要目标,作为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性作用,努力培养学生在阅读方面的学习兴趣,引导每一位学生的思维方向,教给每一位学生语文学习的好方法,以便他们自己主动创新。
艺术文化阅读
阅读分析,不管是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或者语文测试中所占的比例是很高的。所有的分享是最重要的。六年义务教育初级的学习任务完成后,初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在语言学习方面,学习兴趣的不同和需求的不同,以及对于同样内容的文章的理解上也会有很多的差异。这需要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多个层次、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肯定以及鼓励,培养学生较强的文字阅读能力,达到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
听好课,人们常有“艺术的享受”这种感觉。这也说明了阅读课的艺术性,作为教师更应该使阅读变成教学艺术。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新鲜有趣的事物可以激发他们学习探求的兴趣,积极兴奋的心情,学到的知识内容,更容易被接受,而且可以保存更长的时间。一般来说,语文课上教师一般是首先介绍课文的作者和所处时代背景,然后在教师带领下读课文,学习句词,再分段落层次,以及概括大意,最后分析课文,总结课文的中心思想以及课文的写作上的特点。这似乎已成为必须的固定的流程,语文阅读课失去了应有的乐趣,学生也就会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作为学生慢慢就似乎知道,只要遵循这一模式学习,自己也可以学习,这时教师似乎有点多余。
如何消除影响?如果把教师比作管弦乐队的指挥,学生是欣赏者,如果指挥的音乐旋律起伏而且节奏鲜明,就会吸引欣赏者的耳朵和心。阅读教学也是艺术,指挥家是教师,观众是在座的学生,课本中的文字是便是音乐,它需要指挥家和观众一起,完成美好的作品,它要求语文教师使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把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还需要研究整个教学设计,构成完整的课堂教学。这就像一个交响乐团,在和谐、优美的歌曲中,观众觉得陶醉,甚至感受到心灵的洗礼。
总的来说,演奏各种音乐得有一定的氛围,让观众陶醉其中,同样,作为语文阅读教学也需要在课堂上有一定的氛围。例如,“福楼拜家的星期日”需要快乐,“祝福”需要沉静,悲哀的气氛,“月光”需要平静,深邃的氛围等。
此外,阅读本身也需要有一定的氛围,即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氛围。一般情况下,阅读介绍课文作者和所处的时代背景,这些需要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长时间形成的一种思维,因此,新课开始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这时,教师可以说:“因为课文太有趣了,我们想知道是谁人之手?”在这种方式中,可以摆脱束缚,并激发学生的探究和好奇心,据心理学家分析,初中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最强烈,如果阅读课上使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潜力,这是不是一举两得?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阅读课,任课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分析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总结方法,这种能力的培养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另一方面在于日常的培养。体现了语文阅读教学中努力培养能力的重要性。能力不仅为知识能力的表现,还要有道德修养,文化素养等多方面体现出来。
例如,朱自清先生写“春”,“一年之计在于春”,告诉学生要珍惜时间,我认为,应该补充一点,就是爱,保护环境,保护日益严重的环境。唤醒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朱自清先生展现给我们绿色的草地,鲜花盛开的春天,春天的微风,春雨丝丝展现给我们一个美好的世界,阅读不仅是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更是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我认为,培养创造力也是阅读教学的升华部分。
如前所述,初中阶段正是学习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可是当今语文的阅读教学,只是拿出很少的一小部分让学生读课文,让学生自己思考的过程比较少,一般来说,教师讲,然后让学生模仿他们的想法分析,学生成为教师的复制品,它违背了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也违背了当前形势下新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的设计理念。
现代社会需要的阅读是:阅读是为了获取信息,阅读的过程是一个识别信息、决策及区分筛选组合的过程。陈小平说:“为学生的思想翻飞腾出空白期,如不然,让学生失去了所有的精彩基础。”如果是这样的话,阅读课中的“格式”就成为学生的思维不需要,应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作者的看法和态度,以及作者的观点,理性思考。为激励学生,使学生对阅读材料有一种新的理解和认识。不要总是低估初中生的思想,认为他们认识十分幼稚,给他们时间,也许通过他们的想象,将发现更多的有意义的东西。
(责编 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