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山下英子
现代社会是一个物品泛滥的社会。“自带附录的杂志。”“集满印章就能得到赠品。”“购买两个的话还可以得到优惠。”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
“走路的话,可以得到免费的纸巾。”“在便利店购买便当和甜点,筷子和勺子是一并附带的。”想着以后早晚会派上用场吧,我们就把买菜和买点心时附带的冷冻剂积攒在冰箱里。医院里的敷布剂在没有用完的情况下仍然被使用,不然的话就浪费了,所以不能丢弃。在这些地方,人们不存在选择的意识。人们将那些并不需要的物品拿回家,因此把家里搞得凌乱不堪。
“尽收集些赠送的大手提袋,打算将来怎么处理呢?”“你真的会使用那些马克杯赠品吗?”自我审问的感知装置处在完全锁定的状态下。这样,不管使用多少整理术,房间也是不会收拾干净的啊!
就让我们试着进入“不添加”这一构想吧!通过“不添加”即“断”,可以打破储物的恶性循环。
具体来说,就是“设定入口限制”。我们用“河流”来做一个说明吧!假定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池塘里,一条河流与这个池塘相连。这个池塘有入水口的水闸和出水口的水闸。来自上游的大量水(物品)流入池中,我们想要在入水闸口牢牢堵住水,但因为水量很大,所以水闸通常是开着的。而除非我们意识到,否则池塘的出水闸口是不会打开的。如此一来,池塘里的水就会蓄积起来,形成淤泥,我们从此就居住在满是淤泥的污水中了。满是淤泥的池塘,和家中物品堆积如山的状况如出一辙啊!这样下去,家里的空间越来越拥挤,我们的生活环境也变得不健康了。
此外,这个“池塘”的比喻也适用于我们的身体。大家的入水闸口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呢?一天之中,哪怕你只能做到一次“断”,那么也能减少一点你在舍弃物品时的烦恼。“不添加”的训练也能避免在将来舍弃物品。而且,每天重复和累积“不添加”这一“断”的行动,这对于解决年龄老化问题也是有所帮助的。
摘自长江文艺出版社《年龄断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