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其永
【摘要】众所周知,钢琴调律曲线是由人的生理听觉与琴弦固有的物理属性两方面原因所产生的,因此钢琴调律曲线是客观存在的。正是因为钢琴调律曲线的这种客观存在性,所以它是检验调律师听觉调律结果的标准线。任何一位具有一定水平资质的调律师,在精确完成一次调律作业后,通过调律测点仪所测出来的结果,制作成音准曲线后,都应该能基本贴合被调律钢琴的调律曲线。我国的钢琴调律师培训历史较短,相对专业的机构更是屈指可数。因此调律曲线常常被学习调律不久或非正规学习过调律的钢琴调律工作者所忽视。本文将根据本人的学习机工作经验,探讨在学习调律的过程中调律曲线的应用。
【关键词】调律曲线;调律学习;应用
一、钢琴调律曲线的形成原因
(一)调律曲线的历史研究
一台钢琴经过精密的调律后,用一台精度很高的音准仪逐个音进行检测后,对其数据进行整理,就能形成一条“低音偏低,高音偏高”的曲线,称之为钢琴调律曲线。上世纪初威廉·布雷德·怀特通过使用康恩半音频闪仪的测量,得出了调律师在通过听觉精确调律后的钢琴音准,具有“低音偏低,高音偏高”的特点,研究发现这是由于人生理听觉的习惯性以及及琴弦固有的物理属性引起的。我国起步相对较晚,如记载于张琨先生《钢琴的调律维修》中的实验,第一次实验采用1963年8月13日上海产的中型钢琴,试验结果显示平均值曲线为高音至小字二组c音以上至小字五组c逐渐偏高达30音分,低音至大字组A以下至大字二组A逐渐偏低30音分;第二次实验为1979年4月14日采用德国产的施坦威钢琴,实验结果为高音至小字五组c逐渐偏高30音分,低音至大字二组A逐渐偏低30音分。
(二)调律曲线的形成原因
钢琴的听觉调律主要运用音程的倍音关系,即听取基准音与被调音的共同倍音来调整它们的音准。但是钢琴的倍音存在不谐和性,这种不谐和性影响着钢琴的听觉调律。举例来说,任意一根弦的2次倍音的振动频率在理论上应为基音的2倍,但实际上,由于琴弦本身的性质决定琴弦无法达到理想的振动状态,因而所产生的频率或多或少的存在误差。钢琴听觉调律的基本方法是“八度平移法”,即以基准音组为基准采用八度关系调整其它各组同名音的方法。当倍音的不谐和性导致误差存在时,我们通过八度上行调整音高时,听音准确情况下,上方被调整音实际获得的频率略大于理论计算出的频率;下行调整音高时,听音准确情况下,下方被调整的音实际获得的频率略小于理论频率。这一偏差随着被调音与基准音组的距离扩大而积累,因此,形成了高音逐渐偏高,低音逐渐偏低的现象。
此外由于不同钢琴的弦列设计不同,导致不同钢琴的倍音偏差值也不一样。因此形成的调律曲线也不尽相同。人们通过对不同钢琴的多次调律,计算与归纳不同的调律曲线,形成了如今适合所有钢琴的听觉调律曲线图:
二、调律曲线在调律学习中的应用
(一)调律曲线与听觉调律的关系
一位合格的钢琴调律师不仅要能把钢琴的音准调的准确,使之符合人们的听觉审美习惯,也要在音准曲线上,符合调律曲线的规律。调律曲线是一条“低音偏低,高音偏高”的曲线,而在听觉上又要求调律师要调出“无拍”的钢琴,这二者是否矛盾,本文将通过下述实验对两者的矛盾关系进行说明。
实验一:调律师在室温23℃的环境下,对日本产的APOLLO A7钢琴进行精确的听觉调律。要求尽量做到听觉上的“无拍”。测得音准曲线如下图图1:测试结果表明,在听觉“无拍”的标准要求下,调律师所调钢琴音律准确,音阶正确,演奏听感良好。测得音准曲线基本能符合调律曲线“低音偏低,高音偏高”的规律。
实验二:调律师在室温23℃的环境下,对日本产的APOLLO A7钢琴进行听觉调律。要求主观上制造“低音偏低,高音偏高”的效果,测得音准曲线如图2所示。测试结果表明:在调律师主观上刻意制造“低音偏低,高音偏高”的效果时,中音区音阶准确。中音区往高音区过渡在听觉上极不自然,八度不和谐,存在明显的拍音,无法另演奏者和听众满意。音准曲线弯度过大,由基准音组往两边延伸时与调律曲线无法自然贴合,存在许多错音。
通过实验表明:在调律精度的要求上,做到听觉上的“无拍”与调律曲线上的“低音偏低,高音偏高”并不矛盾,究其原因是调律曲线的客观性引起的。调律曲线的产生是由于倍音的“不谐和性”,而琴弦振动时产生的倍音具有“不谐和性”是由于琴弦本身的性质决定。任何一架钢琴的琴弦振动频率都无法达到理论上的理想值,造成这一状态的原因是因为琴弦非理想弦。因此相对钢琴音高的理论数据而言,任何一台琴经过精确听觉调律后,都会自然而然的产生“低音偏低,高音偏高”的现象。
(二)调律曲线与视觉调律的关系。
在我们学习调律的过程中不仅要训练听觉能力,视觉调律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常在完成钢琴的调音后通过精密仪器的测试绘制音准曲线,使之一目了然的与调律曲线对比,从而判断自己调律结果好坏。由此,本文采用一种有趣的实验想法:即通过音准仪器的“帮助”,把各键音的音分误差完全控制在正负三个音分之内,实验完成后的音准曲线如图3所示。
由图3可见,该实验人为的制造了一条十分“漂亮”的音准曲线,其规律基本完全贴合调律曲线的特征。但是,当我们对这台拥有一条近乎“完美”音准曲线的钢琴进行听觉测试时,不禁大失所望。由于实验过程中,完全摒弃了“听拍”的步骤,该琴的纯四度、纯五度、纯八度音程中,都存在着大量的“拍音”。虽然其音阶在听觉的分辨上是准确的,但是这样的音准结果根本无法让任何一位钢琴演奏者满意。
由此可见:调律精度的精确与否反映着被调钢琴音准的好坏。目前对于调律结果的检测分为听觉检测和调律测点检测。在任何情况下,二者都是密不可分的。即使八度关系的两音在听觉上“绝对协和”,但是与调律曲线有所偏差,就存在着问题;同理,在调律曲线上标注的八度关系的两音,即使完全符合调律曲线的规律,只要在听觉上“有拍”,我们亦可认为其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