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男
摘要:园林种植在实际的规划设计中需要重视园林艺术风格,根据实际的意境分为进行创新分析,园林创造设计者通过对水山、植物、建筑、实木进行多素材、所角度的分析和运用,着力提高园林基础艺术氛围的美感,从而提升整体艺术效果,传达出基础园林的主要意境效果。本文将针对园林意境标准进行合理的分析,着力分析园林植物规划意境的表现过程,创立合理的景观意境艺术氛围。
关键词:园林种植;艺术;培养
引言
伴随着园林景观空间氛围的有效保护,合理的、可持续快速发展的园林经济效益逐步得到有效的提升。现代化的城市创新文化以追求植物发展的自然和谐特点,逐步提高人类生存环境的和谐效果,从而实现社会整体效益的快速和谐。园林空间艺术氛围中主要依靠基础立足现状,提高自身优势,改善园林发展优势,配合整体艺术规划理论实现综合有效指导效果。
1、植物艺术准则
1.1 种植设计统一
在植物种植中,依据统一的植物种植准则,对园林植物的色彩、重量、线条进行统一的分析,确保艺术统一性,提高植物种植的有效合理性。在园林种植群中,依据种植物的相关种类不同,对不同植物的整体形态进行合理的分析,研究提高植物客观条件下的各种丰富变化过程。将植物景观的艺术配置进行合理的整体,利用艺术形态方式完善植物形态的区分,确定设计轮廓和特点,及时有效的进行形态描述,确保植物的枝干、叶子、果的整体质感变化,从而给以有效的感知变化分析过程。如果植物的枝干较为粗糙,需要分析叶片数量,分析叶片蜡纸形态、绒毛状态等等,从而提高植物艺术视觉分配效果的合理性,利用植物特性进行分析,确保在不同季节可以有不同的环境艺术设计,实现艺术环境的统一效果。
1.2 植物的协调性
植物的树木依据植物形态、大小进行合理的协调设计分析。例如,树冠长于高的比例,树叶片宽度与人类基础审美的标准。在植物种植过程中,合理的分析植物园林艺术特點,设计好植物园林中不同植物的艺术和谐效果,从而提升人类舒适创造美感,找寻合理的艺术一致性效果,完成植物园林的和谐生长。如果,用艺术设计差异进行分析,对具有强烈刺激性感受的艺术设计进行设计操作。将植物的设计手法进行对比分析,确保与园林的和谐性,完善量体协调比重效果。
1.3 平衡性效果
不同的植物,根据高低错落进行不同的规划设计,从均衡效果中寻找合理的平衡作用,确保植物的高低错落与园林内植物设计的平衡效果,从综合平衡稳定中逐步完善园林植物的艺术规划,实现轻重缓急、质地合理,色彩均匀的效果。
2、园林艺术美的表现形式
2.1 以植物命名
根据树的不同形态特征,有的较为茂盛、有的具有优雅的气质,有的粗狂而有的细腻,根据树木的不同生态习惯形态进行分析,有的树抗旱,有的树抗寒,有的喜水,有的厌水。根据不同树木的形态进行不同象征和比喻,激发游园人的表现。针对传统的艺术美学特征进行形态分析,增加园林植物内部角度的有效自然美学效果,提升树木的生活习惯的有效提升过程。传统的艺术园林依据自身追求的道德修养进行合理的分析,逐步提升植物配置创新过程例如,松、竹、梅岁寒三友,莲花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都是古代诗人笔下的园林植物艺术。
2.2 寄托在植物上的艺术思想
传统园林植物艺术依据不同植物情感特点,进行植物形态分析,被赋予“福、禄、寿”,“和平”,“富贵”等多种寓意。例如,牡丹花是传统园林植物艺术中使用较多的花朵,因其花瓣较大,颜色艳丽丰富,内敛华贵的特点,具有色韵之美。因此,在园林植物艺术设计中常常被象征为繁荣富强,富贵幸福的意向,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2.3 园林植物的闲情雅致
花朵的意境高贵丰富,但如果过多的选用,就会出现归于花哨的问题。在园林植物设计中除了高贵丰富的花朵外,还需要优雅细致的和气状态相互搭配。采用良好地植物品种搭配过程,实现植物品种的和谐性效果,确保清丽优雅植物的比例,体现宁静优雅环境效果。例如,“彩玉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以诗人的田园生活描绘,进行植物对比思想比照,体现诗人的闲情雅致。
2.4 植物的自然意境
依据中国传统美学标准,对艺术和现实中的植物自然理论进行研究,从本质上提高植物艺术种植主题的抒情表现内涵,提升主题表现特点,将人工堆叠的植物和自然形成的植物以合理的艺术相互配合,实现园林艺术整体的自然和谐,确保园林自然抽象意境下的有效表达过程。
3、园林植物的艺术创新
研究古代园林植物艺术审美特点,发掘根源内容,运用植物配比手法,提高有效文化内容丰富过程,从而实现植物艺术景观的效果。目前,主要的园林植物艺术意境依据相关创新方式主要依据人类文化发展逐步实现
3.1 城市文化发展条件下的园林植物特点
城市文化的发展依据不同地域特点,不同气候条件对园林植物进行不同形态区分。每一个城市依据不同地理特点提高不同的自然生长条件,长期发展下来,形成不同的文化地域特点。例如,香樟因生长气候温度要求,是江南地方的主要树种,而北方因为寒冷气候主要以白桦植物为主。在这样特定的文化条件发展中,依靠不同植物进行不同设计分析,配置不同植物。例如,在幼儿园中种植新鲜矮景观苗木,突出幼儿园的自然快乐氛围,从而满足幼儿园中孩子的好奇心,常见的植物有松柏,矮丁香等。
3.2 立地条件提高植物园林景观创新效果
园林植物的意境依据其特殊地形特点进行场地分析。在设计中合理的考虑植物种植和生长的环境,配置以合理有效的生长氛围。例如,垂柳一般种植在滨水区域,以舒适、清凉的状态表现。
结语
综上所述,在园林种植中逐步提高艺术设计标准,营造出合理园林植物设计和种植配置的情感艺术效果,深刻的挖掘有效的地域文化特色内涵,准确的分析地域精神状态,以有效的创新精神组织园林环境设计过程,从而满足高品质绿色空间创新效果,建立起良好的、富有深刻意境内涵的植物景观园林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向黎,杨田堂. 园林植物保护及养护[M]. 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16-117.
[2] 姚方,吴国新. 园林植物生长环境概论[M].黑龙江: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5-109.
[2] 曹敬先,穆守义. 园林植物造型艺术[M]. 河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