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面气象观测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2015-07-13 04:39谢敏
城市地理 2015年7期
关键词:气象灾害作物

谢敏

一、做好地面气象观测对于农业发展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农业对我国的经济乃至社会发展意义重大。相对于其它产业,农业受气候影响较大。尽管现代农业发展迅猛,对气象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和传统农业一样,现代农业也需要依赖于气候资源,因此,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制约也是非常明显的。对于现代农业来说,因为其对气候条件要求更高,因此,气候对现代农业生产的制衡作用反而更加明显。

当前,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极端气象灾害逐渐增多增强,这种变化带给农业的影响便是农业病虫害也在趋多趋广,直接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此外,水资源短缺因全球气候变暖而加剧,水资源的短缺也造成了土地沙化以及盐碱化的速度加快,水、光等农业气候资源的分布也受到了严重影响分布。综合这些因素,受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以及水、光等气候资源的影响,农业生产面临着更多更大的自然风险。

因此,无论是传统农业还是现代农业,在农作物生长中,做好地面气象观测,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管理。地面气象观测有助于人们了解一段时间内的气象情况,有助于对气象灾害的预防,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业效益,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因此,农业气象观测是农业的主力军。地面观测是农业气象工作中最为基础的工作之一,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正因如此,必须保证地面观测的准确性以及有效性。但由于地面气象观测是一种系统化的复杂过程,很多情况下,它往往难以做到有效的预测。在进行地面气象观测时,首先需要测量仪器能测出一个较为精准的数据,之后还需要地面观测者对数据进行准确的处理。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点闪失,就可能导致失去其准确性,使得地面气象观测出现偏差。由这个过程,也不难看出,导致地面气象观测出现偏差的主要环节在于仪器、仪器保养、气候不确定因数以及观测人员的素质问题。

二、地面气象观测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业气象观测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其主要是:

(一) 对作物观测中气象灾害、病虫害开展的调查统计记录不规范。在危害农业生产常见的自然灾害中,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是抑制或损害作物生长及发育导致产量减少或作物品质下降的主因。而在观测及调查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时,却并没有完整、规范地记录这些资料。

(二) 对作物乳熟期增加测点密度理解不够准确;植株分蘖作物密度的变化和气象条件的关系十分密切。在地面气象观测中,精确地对作物密度发生变化的发育期进行密度测定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对水稻、小麦乳熟期进行密度测定时,每个区需要增加1 个点,一共 8 个点。这8 个点的总长度不是原 4 个点长度的 2 倍,而是实测值。可是在调查及记录时对此理解有偏差,导致记录不够准确。

(三) 在作物乳熟期进行的田间工作项目的记载不够全;如上述,以玉米为例,在记载玉米田间工作时,需要记录“定苗日期”,这个记录关系到七叶密度的测定。像这样的田间工作项目会出现漏记,造成记录矛盾。

(四) 在进行土壤水分观测时,干土层及渗透深度的观测并不是十分及时,有时因为漏测造成记录不完整;如对降水渗透深度的观测,要求在干旱季节的作物观测地段上进行干土层的测定。但在具体实际操作中,各局( 站)总是在测定时间上存在理解差异,甚至会出现缺测的现象。

(五) 自然物候观测及记录中对气象以及水文现象记录存在差异。农事活动及物候现象本来地域性就强,在记录各观测点并处理记载时当然存在明显差异。比如对积雪日期和积雪融化日期的记录。观测雪需要记录“积雪日期”,却常常不记录“积雪融化日期”。即便记了,融化日期不统一的现象也不鲜见。在记录积雪开始融化和完全融化日时,最好是在积雪时间较长的地方进行观测。可因为这个长短无硬性标准,导致记录出现差异。

三、做好地面气象观测的策略

针对地面气象观测中出现的如上问题,在进行地面气象观测时,不妨采取如下策略:

(一)规范和统一观测方法、气象资料

在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和科研工作中,农业气象观测是基础。通过地面气象观测,可以获得一系列有效的气象资料和信息。而为了有效保证气象台站取得的农业气象资料准确、有代表性、有比较性,需要规范和统一观测方法,这样获取的气象资料才能有助于作物有效资料的发布,比如发育期预报、气象产量预报以及气象灾害,还有病虫害情报预报、定量评价等。为了规范和统一观测方法,首先要统一标准,加快管理。比如要把精益求精的标准作为控制点,尽快开展标准化建设,把农业气象观测的目标、责任、内容和操作要求定量、统一、规范,用标准来规范观测,这样观测有程序、程序有控制、控制有标准,更好地用标准提高观测质量。其次要严格执行《农业气象观测规范》。在观测中,一旦发现不规范操作,要及时纠正,以提高观测的规范性,提高资料的准确性,提高农业气象预报服务的决策能力和效益。

(二)加强设备维护和质量控制

地面气象观测离不开精准工作的机器设备。为了保证观测数据的精准,平时要加强对仪器的巡视和维护。比如下雨前应检查一下雨量传感器是否有堵塞。在雨后要对其及时进行松土。此外,每月要清洗仪,温湿传感器的滤膜要定时更换,计算机的杀毒软件也要定期升级。每天要定时重启终端计算机,因为自动站监控软件持续运行较长时间后,可能会降低数据采集的成功率。在重启计算机时应避开正点和10min的数据上传时间,尽量不影响数据采集和上传。退出监控软件后关机重启。

还要加强对数据的质量控制,发现野值、数据丢失、缺测、极值与正点值矛盾等问题时,值班员要采用正确的处理方法如“内插、替换”等。发现出现缺测或数据值异常的项目后,要及时进行人工观测代替。真需要替换时,应首先考虑使用正点前10min内数据,其次考虑使用正点后10min数据,最后再决定用人工观测数据。

(三)重视对地面气象观测员的培训

在地面气象观测的操作中,作为项目比较多的农业气象观测,很多时候需要借助人工经验判断。这就要求观测员除了不但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相应的工作实践经验也是必需的。所以,观测员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提高技能。

参考文献:

[1]任素萍.地面气象观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中国农业信息.2014.11期

[2] 陈义伟.农业气象地面观测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措施.中国农业信息.2013.23期

[3] 王万宣庄小阳陈艳真林益明.论地面气象观测如何更好地为现代农业服务.农业与技术.2014.09期

[4] 葉晓冰叶晓春邹燕慧.气象站地面测报工作中主要问题浅析.农业与技术.2014.02期

猜你喜欢
气象灾害作物
气象树
为什么要多元
无公害水稻病虫害防治要点
挖掘这些基因,让作物抗各种病(2020.3.27 科技日报)
文章有象
灾害肆虐
2015年我国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2.74亿元
地下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