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环境下贵州省农业结构研究

2015-07-13 01:36屈玉琳
财税月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产业结构调整

摘 要 产业化趋势是当前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贵州省的农业结构也在逐渐发生一些调整和改变。本文对贵州省的第一产业结构特征进行了概述,分析了贵州省当前的农业产业化进程对农业内部结构的一些影响,并对产业化环境下贵州省农业结构的调整进行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产业结构;调整

贵州省的经济发展受地域限制,一直在全国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农业在三大产业中所占的比重也一直较大。贵州省农作物品种比较丰富,但是较为分散的山区土地难以形成大规模的农业产业经营,农业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也遏制了贵州省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近年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进程越来越快,传统的农业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步被改变或占去市场份额,新的生态经济产业开始崭露头角,贵州省的农业产业格局将有所改变。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和引导下,贵州省的农业也逐步改革创新,通过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应用和推广农业科技、政府对优势产业进行扶持等措施推动贵州省的特色农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基础农业的生产效率也有所提高,贵州省的农业结构在原有的传统种植业的基础上,产业内部逐渐发生了一些调整。目前,贵州省正逐步完善农、林、牧、渔共同发展的格局,实现农产品的多样化、规模化、市场化,尝试摆脱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相对贫困落后状态,紧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大潮流。

一、贵州省农业内部结构特征

从图1可以看出,自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持续快速增长,基本上均高于全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幅度,这说明贵州农业发展势头还是良好的,但结合各产业的比重来看,贵州的种植业比重过大,林业、渔业比重过小的情况十分突出。从产业结构变动来看,种植业的变动趋势基本与农业产业总产值的变动趋势吻合,林业、渔业、畜牧业的的波动较为明显,但总体而言,种植业比重逐渐增大,畜牧业比重逐渐减小的趋势明显。在产业构成方面,贵州省种植业和畜牧业产值比重历年来都占农业总产值的90%以上,虽然2008年以来种植业的比重有所下降,畜牧业、渔业的比重有所提高,但贵州农业产业结构中种植业和畜牧业占绝对主导的情况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

图1:贵州省农林牧渔业年增长率的变化趋势

(一)种植业发展特征

总体来看,贵州省的传统种植业产品,如油菜与茶叶,一直处于相对优势状态。此外,受贵州省的产业政策引导,个别农产品品种逐步崭露头角,如薏苡、芸豆、芭蕉芋等特色杂粮,但这些农产品尚未形成规模化的生产经营,优势尚未突出,在政策影响下,产值波动较大。

就粮食来说,目前贵州省的粮食总产量在1100万吨左右,但粮食生产并未到顶。1978年,贵州省粮食播种面积为2698.1千公顷,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84.9%,粮食产量为643.5万吨;到2013年,贵州省粮食播种面积为3054.3万公顷,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58.9%,粮食总产量为1079.5万吨,贵州省粮食单产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依然有继续增长的潜力。

油菜和烤烟一直是贵州省具有比较优势的两个农产品,贵州是全国油菜籽主产区之一,油菜籽年产量位居全国前列。2014年,贵州省油菜产量86.69万吨,位列全国第七,烤烟产量35.34万吨,位列全国第一。但2014年,贵州省油菜单位面积产量为0.16公斤每平方米,全国平均单位面积油菜产量为0.19公斤每平方米;2011年贵州省烤烟单位面积产量为0.16公斤每平方米,全国平均单位面积烤烟产量为0.21公斤每平方米。从中我们发现,虽然贵州省的油菜和烤烟总产量在全国前列,但单位面积产量较低,单位成本的收益率也较低,说明我省的优势农产品产业有待优化,进而保持其相对优势。

(二)林产业发展特征

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推进过程中,林业的作用早已不单单是美化环境、保护生态了。在发展生态经济的口号中,林业建设首当其冲。贵州省具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如泡桐、乌桕、核桃、板栗、银杏、茶、水果、中药材等,林业用地也占据贵州农业用地的一半左右,但是林业产值一直处于较低的位置,这大大制约了贵州省的农业整体发展,林业在农业产业结构中的低比重成为一项被浪费的资源。贵州省多年来对生态资源一直是保护有余而利用不足,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并非不可共存,生态作物、绿色经济产业等就是很好的发展载体。近年来,贵州省政府在一味保护生态资源的过程中,逐步意识到林业资源的经济效益,金银花、花椒、椿树、观赏树木等经济作物开始受到重视,速生纸浆林、林中药材等生态经济产业逐渐涌现。在诸多林业产业中,茶产业一直是贵州省的重要产业,随着生态经济产业倍受重视,茶产业的发展得到了省政府更多的资源倾斜,茶园面积大幅增加,随之产生的加工产业也大量增加,贵州的绿茶逐步走出贵州,成为贵州多个地区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三)畜牧渔业发展特征

从数量上看,贵州省的肉类、牛奶、禽蛋产量和鱼类产量整体呈增长趋势。2013年,贵州省畜牧业增加值244.16亿元,比上年增长5.5%。猪、牛、羊出栏数分别比上年增长2.7%、9.0%和4.8%;肉类总产量191.10万吨,比上年增长6.2%。禽蛋、牛奶分别比上年增长7.3%和5.2%,渔业规模继续扩大,水产品产量10.30万吨,比上年增长9.5%。。全省肉类总产量较78年增长了14.9倍,但畜牧业内部结构略有变化,2004、2005年贵州正肉类产量增加到一个高度值,猪、牛、羊的肉类产量都增加到空前高度,随后06年,猪肉产量居高不下,羊肉产量和牛肉产量大幅下降,其中羊肉产量下降50.9%,牛肉产量下降27.2%。随后,猪牛羊的比重逐渐调整恢复,但羊肉产量占比依然较低。

从质量上来看,贵州省近年来加大品种改良力度,通过规范畜产品生产标准,建设养殖示范小区等一系列措施,贵州省的畜牧渔业产品质量有所提升。另外,贵州省在资金上也增加了投入,例如争取农业部的良种补贴项目、省各级畜牧部门投入专项资金建设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畜牧业生产基础设施等,多措并举,以政策拖动和典型企业带动,共同推动了贵州省畜牧渔业的质量改善。

二、贵州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对农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一)产业化体系建设促进经济作物生产

贵州省的粮食作物大部分用于农民自给自足,较少有流入农产品市场,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农业产业化体系的建设则很大力度的推动了经济作物的种植生产,诸如蔬菜、水果、药材、茶等。此外,产品较易进入交易市场的畜牧业所占比重也有所提升。农业产业政策及相关土地流转补贴政策在制定过程中也主要针对经济作物的规模化经营进行奖励补贴,农业产业园区和农产品基地的建设为经济作物的种植提供了专业化的管理和生产技术,电子商务化平台及产业渠道为农产品市场化经营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通过政策引导和产业化体系的规划建设,贵州省的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将朝着更高产值的方向发展,心的产业结构在促进贵州整体经济发展上也更加合理。

(二)产业化经营方式推动特色农产品生产

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中坚力量,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业生产规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选择产业的过程中面临着更高的生产成本和市场风险,在选择产业时更趋向于能带来更多经济效益的区域特色农产品,地方政府在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时也往往结合地域特征,打造地方品牌发展特色产业。所以,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下,贵州省的特色农产品迎来机遇,例如赤水市的特色果园和花卉、遵义市的草地畜牧业和中草药。虽然各地区的特色农产品有所不同,对贵州省整体而言并未对其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较大的调整,但各地市的农业产业结构呈现出不同特征,对促进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上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三)产业化标准要求发展精品农业

现代农业对农业生产过程及农产品成果均要求“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无论是打造特色农业品牌的需要还是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贵州省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不得不有所提升。近年来,贵州省对农产品的质量认证都越来越重视,诸如无公害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证书、地理标志等,此外,对于一些农产品的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的审查也更加严格,通过一系列举措,贵州省打造了一批精品农业产业,例如长顺苹果、油辣椒等。这些农产品一方面通过产量从农业产业内部调整着产业结构比重,另一方面,他们通过在全国市场的份额甚至于出口贸易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从农业产值上对第一产业的整体结构做出了一些改变,也进而反向的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程。

(四)产业化技术提升了农业整体比重

产业化技术主要从两方面影响农业结构,一方面是通过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另一方强化农业支撑技术保障农业生产。贵州省近年来在农业生产上一直在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如良种引进、农作物防疫、农业机械化投入、农民科技培训等,通过一系列措施帮助农民掌握较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采用更有效率的生产方式,接受更为先进的农业产业经营观念,以农民为主导,企业合作为帮扶,创新经营方式为平台,更有效率的发展农业产业,增加农产品产量,提高农产品价值。在农业支撑技术方面,主要表现为水利灌溉设施的完善和交通网络的遍及,特别是在村寨技术设施的建设上,贵州省投入了较多的精力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基础设施的完善不仅施惠于贵州省的支柱产业,也解决了一般农户农业生产中的困难,为贵州省整体农业发展打造一个坚实的基础。虽然目前贵州农业产业化技术水平还不够高,但是我们已经可以预见其给农业产业带来的价值,以及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助推作用。

三、对贵州省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知,贵州省的农业内部产业结构一直处于微调状态中,在不断的适应贵州省经济发展环境以及目标,但是总体而言,贵州省农业内部各产业的发展并不平衡,比例关系也仍存在不协调之处。而且,贵州省历年来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也不大,传统种植业的基础地位虽然暂时不可改变,但种植业的土地利用率并不高;林业、渔业的发展受资源禀赋的制约,但是特色林业、渔业起色甚微;畜牧业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这个优势并未被有效利用起来。这些都需要我们从贵州省目前的农业产业结构现状中进行反思。

农业产业化对农业结构而言,既是推动力,又是要求,虽然贵州当前的农业产业化环境对贵州省农业结构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但是只是对一些方向上的引导,在调整力度上并不明显。因此,应顺应现代农业发展新形式,积极增加农业投人,以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调整力度,适当减少种植业粮食作物面积,增加种植业经济作物面积和畜牧业产量,并在种植业、畜牧业内部优化品种结构应成为构建未来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的大方向。

农业产业结构是一个动态的结构,其调整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农业内部各产业并不存在一个最合理的固定比例,而应根据各地区不同的资源禀赋和实际情况进行结构调整、优化。在结构的调整过程中,还应当注意政策的连续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省居民的农产品消费水平、农业科技发展等一系列相关的问题的解决,在进行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同时提高农业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同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必须结合区域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在整体的农业生产布局上要能凸显出区域特色。贵州省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物种的多样性,贵州省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过程中需要系统的研究各地区的自然资源与环境条件,结合各地区实际情况,发展特色农业,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潜力。另外,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离不开科技支撑,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对农业结构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的更是一个不断创新的生命体。贵州省的农业结构在发展变迁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不断改变,但不如何改变,它都将顺应经济发展的大流,在产业化进程中逐渐趋于完善。

参考文献:

[1] 张殿发、周德全、王世杰,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3(6):22-26.

[2] 袁璋,我国中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及调整优化方向研究[D],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

[3] 李琼、朱延福,贵州省发展生态经济的战略研究[J],生态经济2014(8):105-110.

作者简介:屈玉琳(1990.5- ),女,河南信阳人,贵州大学经济学院国民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经济政策研究

猜你喜欢
农业产业化产业结构调整
私募股权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西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
工位大调整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股指震荡调整 创投概念兴起
沪指快速回落 调整中可增持白马
南昌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苗族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