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保险公司经济责任内部审计

2015-07-13 01:36郭小玲
财税月刊 2015年10期

郭小玲

摘 要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中国独有的一种审计类型。鉴于此,本文尝试通过审计实践中积累的一些审计经验与方法,探索做好经济责任审计的思路,希望能对此领域内的实务和理论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 经济责任审计类型;访谈对象;责任范围

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推进科学管理、实现效益经营,各类保险公司根据国家有关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指示,近年来逐渐加大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力度,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占保险公司内部审计部门总工作量的比重越来越大、分类也越来越细。根据审计对象任职情况不同,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分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转任经济责任审计、提任经济责任审计、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其中,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又分为辞职、解聘、退休三种情况。保险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在开展审计项目时,如何进一步提高审计效率效果,不断完善工作方法和步骤,是一个事关内部审计事业能否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性问题,需要每位审计人员在审计的理念、原则、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尝试,融会贯通,才能有新的突破,也才能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工作方法和步骤。

(一)认真收集公司内外部审计及各项检查的结果

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全面的审计,且有时审计对象的任职期限较长,单靠审计组几个人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对审计对象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评价存在较大的困难。因此,在审前及审计过程中要认真收集、审阅前期内外部审计及各项检查的报告及结论,并对审计及各项检查结果进行梳理分析。对在任职期内被审计单位发生重大违规违纪事项,遭受外部处罚或给公司带来重大损失及影响的,可以采取“拿来主义”在审计报告中直接予以反映;对其他与审计对象经济责任有关的问题,为审计组提供了审计线索,在审计过程中要予以重点关注,审查相应问题是否得到有效整改,是否重复发生。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有效整改指所辖单位均不存在相同问题,如前期审计发现所辖甲公司存在该问题,此次审计未发现甲公司继续存有该问题,而乙公司存在该问题则应认定为该问题没有得到有效整改。

(二)认真审阅党委会、总经理办公会会议记录

一般而言,被审计单位所有的重大事项及需要集体研究决定的重大事项,都通过被审计单位党委会、总经理办公会、司务会研究决定。通过查阅相关会议记录,审计组可以了解审计对象任职期内被审计单位的相关重大事项及决策程序,而这些决策事项绝大多数都与审计对象的经济责任直接相关,认真审阅会议记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现场审计开始后,审计组组长或主审应在第一时间取得并认真审阅相关会议记录,并据此及时调整现场审计的重点及同相关人员访谈时需要询问的问题及事项。被审计单位党委会、总经理办公会涉及被审计单位的秘密,在审阅过程中,审计组组长、主审要妥善保管,不能随意散放在工作场所;同时,也要恪守职业道德,不得向他人传播。

(三)综合运用趋势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

经济责任审计是对审计对象任职期间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的审计,要对其任职期间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情况进行反映、评价,必须综合运用趋势分析、对比分析的方法,即:在审计对象任职期内,被审计单位呈现一种什么样的发展趋势,是持续向好、还是向差,或者存在较大的起伏;好在哪里、差在哪里都需要进行趋势分析。此外,客观、全面的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发展情况,还要以任职前被审计单位发展水平、系统平均发展水平、当地寿险行业发展水平为参照进行对比分析,据此得出的结论会更为全面。另外,在分析时要从两个维度进行分析,不仅要分析发展速度,还要分析业务发展质量,要对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结构、创费创佣情况、给付情况以及后续发展能力进行深入分析。

(四)重视访谈、询问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作用

由于审计人员相对被审计单位而言是“外部人”,会计报表、业务档案只是记录了经济事项的结果,而经济事项的目的、过程及真实情况未必得到如实反映。审计人员要了解经济事项的真实情况,必须同相关人员进行访谈、询问。目前,访谈在社会审计、国家审计中都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访谈是一门技术、一门学问,同谁谈、谈什么、如何谈都暗藏了很多玄机、技巧。访谈时需要注意的几点:一是访谈要选择恰当的审计对象。举个例子,要访谈了解被审计单位车辆的情况,如果找办公室、财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人员,可能谈半天收获不大,因为他们经常面对检查,如何回答已经轻车熟路、了然于胸。而审计人员如果有意无意的同某个司机交谈一下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二是访谈要有目的及针对性。在访谈前要仔细梳理要谈什么、如何谈,要注意访谈的方式方法。

(五)要抓大放小,把握全局

经济责任审计不同于专项审计,审计对象目前都是单位的负责人,具有一定的层次。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时要有一定高度,要从全局出发,不要局限于某一点上;要把握全面,不要局限于细枝末节。部分审计人员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时,采取的是详细的账项审计法,大量的翻阅会计凭证,检查费用支付是否合规、原始凭证是否齐全,抽调大量的业务档案检查业务处理的合规性。这样的做法带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即使翻阅的会计凭证、业务档案再多,也只能是被审计单位所有经济、业务事项中的一小部分,据此得出的审计结论也只能是以偏概全,存在较大审计风险;其次,上述方法检查出的问题究竟与审计对象经济责任有多大的关系值得考虑,如只是相关人员工作失误或执行的问题,审计对象会对审计结论不认同;其三,即使审计人员对某笔费用支出的真实性有怀疑,但限于目前的审计手段有限,被审计单位很容易就搪塞过去,审计人员花费半天力气,最终的审计结论与事实还未必一致。因此,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时,审计人员不要局限于某一点上,要从全局、从大处入手。如:怀疑被审计单位公杂费有问题,不要局限于几笔具体的公杂费支出,可以从公杂费的趋势分析入手,看是否存在异常增长,算一下人均公杂费有多少。审查延压赔款情况,不必一笔一笔的翻阅相关赔案,可以利用趋势分析的方法,对年初(1-3月)、年末(10-12月)、全年的赔款支出情况进行趋势分析,在此基础上找出部分延压赔款的示例等。

(六)要准确界定责任,注意区分前任与现任责任、直接与间接责任

经济责任审计不同于其他审计项目,它是通过对具体经济事项的审计来评价审计对象任职期内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随着公司对审计结果重视程度的提高,审计对象对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也越来越关注,在部分事项上也会“斤斤计较”。因此,审计人员在撰写审计报告时,要准确界定审计对象的责任,注意区分好前任与现任责任、直接与间接责任、客观与主观责任之间的界限,做到“有理、有据、有节”,使审计对象心悦诚服、甘于接受。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今后要重点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经济责任审计将进入全面深化发展的阶段。因此,内部审计人员应抓住时机,认真研究和探讨内部审计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拓展视野,创新思维模式、工作模式,强化风险防范意识,紧跟公司发展中出现的风险管控重点,不断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以实际行动为公司的做大、做强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