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为是块滑腻的石头

2015-07-13 03:27
记者观察 2015年4期
关键词:干事腐败官员

普通人可以平庸、碌碌无为,最多造成个人的人生遗憾,而现代官员一旦陷入平庸、懒惰、不作为、碌碌无为,则将危害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原因在于,当官就意味着掌握和占据着人民赋予的公权力。而一旦因为官员的不作为、以及庸、懒、碌碌无为造成公权力的“缺位”,不仅会造成权力资源浪费,更有可能会让一个单位和集体、乃至整个地区陷入混乱,甚至造成群龙无首的状态,从而阻滞社会的发展进步。在一个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时代里,没有人负担得起这样的“缺位”。

清代文人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讲了一则寓言故事:一个官员在阎王面前自称生时所到之处只饮一杯清水,以“虽无功,但总无过”自辩。阎王斥道:如果不贪就是好官,那在公堂中设一木偶,连水都不用喝,岂不更好?

不作为之弊,由来已久。但在正风肃纪的新常态下,那些为官不为、当太平官的思想竟重新抬头,悄悄滋长。上述故事恰似在反讽当下官场的庸碌之风。现实中,从为官一任无所作为误了发展,到敷衍塞责得过且过冷了人心,种种不作为现象证明,“公堂木偶”状态危害甚大。占着位置不干事,不仅个人蹉跎岁月、一事无成,更会把政策悬在空中、把问题拖大拖炸,让群众失望心寒。

不作为也是作风问题,庸政、懒政同样是渎职。对此,山西省打出“三个一批”刷新吏治组合拳,甄别一批不廉洁的干部,退出一批不作为的干部,掌握一批善作为的好干部,进一步匡正选人用人风气,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不仅对山西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弊革风清意义重大,更是为全国上下破解不作为之风迈出了具有实践意义的重大一步。

滑腻的石头——不作为的“懒政”也是腐败

3月6日,在全国两会山西代表团开放日活动时,中共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透露,山西省管干部空缺近300名,空缺的岗位中有3位市委书记、16位县委书记、13位县长。

而运城原市委书记王茂设落马后,至今没有任何官方信息。但坊间传言,王落马后已交代出此前任职地朔州为数众多的县处级官员。

“据说按王茂设交代的名单,有关部门已询问了将近60名县处级领导,都‘签字画押了,只是还没有采取措施。”朔州市一位要求匿名的机关工作人员语气低落,“这些人还能有工作状态吗?都不知道这个年是如何过的!”

之前,一段高平市落马女市长杨晓波的忏悔视频在网络传播。画面中,杨声泪俱下:我也猜想,好多跟我一样的人,现在在外头虽然没“进来”,但他心里的那种折磨,我能想象得到……

惶恐之外,在反腐高压态势下,山西各地不同程度出现了“不拿好处、也不办事”的消极怠政或不作为情形;各级干部的心态在悄然转变,从过去争抢“进步”,到现在有些人萌生退意。

许多私企老板也感受到了风气之变。“去年不仅没有送礼,还收到退回来的许多红包、礼物。有的都是好多年前送出去的,收礼的人已退休了。”某私企负责人坦言。

这位负责人同时苦笑道,“从我们企业来说,还不如过去。原来送了礼、给了红包就能慢事快办,现在是礼送不出,也没人给办事。”

山西能源领域专家赵宏(化名)认为,官场“塌方”、经济垫底不可怕,可怕的是山西当前的干部状態低迷,陷入了“不管就乱,一管就死”的怪圈。“山西已经丧失了天时、地利,如果再失去‘人和,‘富民强省就真成了一句口号!”赵宏并不讳言。

在“反腐风暴”之下,腐败重灾区山西的现状无疑是全国的典型,而山西部分干部的低迷状态恐怕也是全国许多地方官场的一个缩影。

种种“不作为”现象实际上是权力与责任严重脱节的一种表征,是以消极的“不作为”姿态来抵制反腐和规避责任。这极不利于反腐败斗争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进行,也会极大影响当前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在国务院召开的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善谋善为,干事创业谋发展。而对懒政庸政怠政、不作为的要严肃问责,对不敢抓不敢管、尸位素餐、碌碌无为的干部,要坚决采取组织措施。

随着李克强总理指出“尸位素餐本身就是腐败,不作为的‘懒政也是腐败”之后,官员的不作为就已经被认定为另一种形式的腐败了。而随着反腐败的不断深入,坚持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成为新常态,对于官员不作为的零容忍惩治态度,自然也是题中之义。

普通人可以平庸、碌碌无为,最多造成个人的人生遗憾,而现代官员一旦陷入平庸、懒惰、不作为、碌碌无为,则将危害无穷。原因在于,当官就意味着掌握和占据着人民赋予的公权力。而一旦因为官员的不作为、以及庸、懒、碌碌无为造成公权力的“缺位”,不仅会造成权力资源浪费,更有可能会让一个单位和集体、乃至整个地区陷入混乱,甚至造成群龙无首的状态,从而阻滞社会的发展进步。在一个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时代里,没有人负担得起这样的“缺位”。

李克强的讲话,实质上是提出了一个现代官员的基本素质问题。这是在反腐败的底线要求之上,对于官员提出的更高要求。当然,要提高官员的素质,还需要完善法治制度,以及一整套现代绩效管理制度。官员的庸、懒和不作为,最终要通过一套科学的激励和惩罚制度来克服。而这些,也正是反腐败进入深水区之后所面临和要解决的问题。

中西医结合

——让不作为者不敢不作为

官员不作为的原因,不外乎三种。一是自由懒散、态度不端。许多官员在作风上消极被动,表现为对其行政职权的放弃,不履行或拖延履行所承担的行政作为义务。许多领导干部官位思想严重,官重民轻的上位感,让官员对于群众的事情,不上心、不走心,因此形成了为民办事一拖再拖,甚至不予理睬、不处理的现象。

二是人情关系的干扰。人情网、关系网是门高深的“学术”,在我国甚至出现了为官一任,处理好关系就能步步高升,处理不好就被排挤冷落的情况。这一因素,让官员在处理一些问题时,碍于关系的掣肘而造成不作为、乱作为。

三是怕作为错,惹祸上身。群众路线进入查摆问题阶段,许多官员心知己亏,对于工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担心做错一点而惹来麻烦,宁可少一事不可多一事。

不作为,绝不是明哲保身的法宝,而是立场不稳、能力不足、不敢担当的表现。职务意味着责任,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这是对领导干部最基本的要求。为官避事平生耻。官员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俸禄是纳税人提供的。所以,官员的职责就是要尽职尽责为人民做事,如果只拿俸禄不干实事,那么即便不贪不占,也是对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的不负责任。因此,从本质上看,有的官员为了保住乌纱帽而“不作为”,这本身也是为了一己私利,也是一种以权谋私的腐败。与贪腐官员的“乱作为”相比,这种腐败现象具有更大的隐蔽性,但它同样也会损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工作和事业的发展,同样也会破坏政府的公信力和庄严形象,也有极大的危害。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治理腐败实施了“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中国模式——“当前反腐败以治标为主”“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和空间”等,两年多来的实践证明,这一模式是成功的。同样,在治理不作为的道路上,“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中国模式,也将发挥充分的作用。

治腐如同治病,治不作为亦如同治病,施策同样要讲究“轻重缓急”四个字。比如一个人身体上长了毒瘤,危及生命,切除毒瘤就是“治标”,属“西医疗法”,药物调养就是“治本”,属“中医疗法”;二者结合,就是“中西医结合疗法”。综观两年多来治理腐败的做法,采用的就是“中西医结合疗法”,第一步就是“以治标为主”。同样,治理不作为,“以治标为主”同样适用。

“中西医结合疗法”体现了辩证思维、底线思维、系统思维。“治标”不仅是要形成高压态势,通过查处还可以发现制度上的漏洞,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治本”之策。从这个角度看,“治标”也是“治本”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因此,“治标”确实可以为“治本”赢得时间和空间。

不作为的形成有多种原因,治理不作为也就需要以辩证思维、底线思维、系统思维多处着力、多方施策,因此,治理不作为的“中西医结合疗法”的“疗效”值得期待。

建立合理机制让“太平官”下课

——让不作为者不能不作为

“太平官”最怕不太平。只要消除“太平官”滋生的土壤,建立应有的处罚机制,“太平官”就会丧失生存的基础。这就需要量改革和完善干部选拔制度,改进干部考核机制,形成良好的从政环境。

具体地说,就是要建立科学规范的干部选拔考核体系,让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官员脱颖而出,仕途通畅。同时,还需强化官员的问责机制,淘汰那些“不作为”干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良好政治生态环境。在激励机制上要给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创造一个激浊扬清、优胜劣汰的好环境,要让为官尽责者能升得了迁,当官不为者无法过关的机制。只有对应作为而“不作为”的官员严肃惩处,对群众不满意的官员坚决撤换,使庸官难过“上岗关”、懒官难过“考核关”、太平官难过“群众关”,才能激励更多想作为、能作为、敢作为的官员大显身手。

此外,对于司法机关而言,还要加大对渎职失职案件的惩处力度,使严惩庸懒成为常态。近些年来,各地推出的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定期组织任职考核等举措,都在试图彻底消除“太平官”的滋生土壤,做法值得借鉴。治理“太平官”定要动真格。要明确权责,狠抓问责,没成绩换人,无作为下岗,从根本上根治“太平官”的“太平思想”。

据悉,山西打出“三个一批”组合拳,正是旨在整治“为官不廉、为官不为”问题,打碎“太平官”的美梦。“三个一批”从严治吏组合拳具体为:一是甄别一批不廉洁的干部,分级分批对全省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一把手”、掌握资源审批权的副职、与煤炭等资源紧密相关的部门领导,进行一次廉洁考核,建立廉政档案,坚决撤换“带病在岗”干部;二是退出一批不作为的干部,对抵制“四风”不力,不胜任、不称职、不作为、不主动履职担责的干部,果断予以调整;三是掌握一批善作为的好干部,对照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掌握一批听党话、跟党走,敢作为能作为善作为,为民务实清廉的好干部,始终做到干部工作心中有数、手中有人。

相信通过从严管理监督,好干部可以在严格的约束下安心干事、健康成长,而让那些贪婪成性的贪官、碌碌无为的庸官、得过且过的懒官、左右逢源的油官无处遁形、难以立足。让那些有不作为想法的官员们在制度面前,真正不能不作为。

改变思想意识

——让不作为者永远不想不作为

要让不作为者不想不作为,还需要加强对官员的行政伦理教育,增强其履职行权过程中的自觉自律精神。强化行政职业道德可以让官员对自己的职责有更清楚的认识,从而有助于官员在实际工作中处理好不同角色上和利益关系上的矛盾与冲突。在对政府职能部门及其公务人员的要求与规定中,应当贯穿“权力即责任”的基本原则与理念。权力和责任是相对应的,掌握一定权力,必须相应地承担一定责任。滥用权力“乱作为”和掌握权力“不作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由此引起的后果。习近平同志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曾撰写过一篇题为《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的文章,明确提出:“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而不能捂着‘乌纱帽为己做‘官”。今天读来,这段话依然振聋发聩,令人深思。毫无疑问,增强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保持昂扬向上的进取心,保持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对领导干部来说,这既是职业的操守,也是做人的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三严三窦”,提倡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遵守规矩不是无所作为,干净是为了更好地干事,把握了这里面的辩证法,为官才能走正道,任事才会有实绩。官员掌握着公权力,既然当了“公仆”,就要习惯在公开透明的状态下执政,就要习惯自己的言行举止都受到公众的监督。

让问责成为常态

在中纪委第五次全体会议报告中,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指出:“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

2015年将是问责之年!无疑是此次全会释放出的一个强烈信号!

但问责不是目的,而是以此倒逼各级党组织强化主体责任意识,牢记党风廉政建设就是党委的“责任田”,党委书记就是第~责任人,如果任凭田里杂草横生、污水横流,党委书记不担责谁担责?

主体责任扛不起来、落实不下去,发生各种问题也就不足为怪了。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系统性腐败、家族式腐败、区域性腐败时有发生,涉案人数之多、金额之大,令人触目惊心!这些案件的发生,除去腐败分子自身的原因,恰恰反映出一些地方和部门党组织管党治党不严,甚至失位、缺位的问题已是何等严重。

在全国两会山西代表团开放日活动时,中共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举例说,在塌方式腐败前,山西省连续14年没有查出市委书记腐败案件,其中有一个重灾区的市,连续五年时间查处的重腐败案件只有4个,移送司法机关的只有一个人,金额只有五万元。

坐而论道,不如强化问责。

“严肃责任追究,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今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出4个重点要求,首当其冲的就是“严肃责任追究”。

可以预期,今后,问责将成为常态。而且会越来越严。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将权力置于广大民众的监督之下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在官员授权问题上要增大民众的话语权,使官员真切感受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来自于人民授予,因此必须对人民负责;权力的本源并非是某个上级领导,所以不能只对上级领导负责。第二,对公权力的运行要强化民众的监督权,要有效应对官员不作为,就要让公众监督有作为。如此看来,对官员工作成绩的评价及“不作为”的问责,人民群众当然应该成为主体,民众的意见应作为官员绩效考核或是否对“不作为”行为担责的主要参考依据。

近年来有的地方实行“民评宫”的实践探索充分表明,只有广大群众的监督才是最有效的监督,才能使官员不敢懈怠。近年来武汉的电视问政节目,就是要把政府工作人员的不足、缺点,放到聚光灯下来炙烤,放到放大镜下去审视。通过这种电视问政的方式,群众在节目中提出的很多的问题也得到了最有效率的解决,及时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期待。这种问政方式之所以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实际上也是因为在阳光下使得权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监督。

打开山西省和顺县政府网:“1月19日,1.督查劳动密集型企业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2.听取镇纪委工作汇报;3.办公室接待群众。”这是该县领导干部一周工作清单中义兴镇党委书记的工作清单。翻看县纪委监察局的清单监督纪录。以上工作与清单一致。县纪委分管这一事项的负责人表示,他们已对清单所列的工作内容进行了监督检查,内容真实,实事求是。

和顺县以“清单”形式于每周日将工作情况报送县纪委监察室。并在网上进行公示,接受组织监督和群众评判,对履职不到位、落实不彻底、弄虚作假等情况进行责任追究,更好地增强了党员干部干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自从和顺县2012年实行“晒日志”制度以来,记录当天工作情况已成为和顺干部的一种习惯、一种常态。记日志、“晒日志”不仅成为了干部互评互议互学的交流大平台,也成了倒逼干部自我加压、密切党群干部关系、推进工作落实的加速剂。

只有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才能写好日志。“晒日志”制度推行以来,和顺县以往出工不出力、拖拉、等看的现象消失了,静下心、沉下身、实打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蔚然成风。

一个国家,只有多一些心怀大志的人,这个国家才有希望;一个政党,只有多一些勇于担当的干部,这个政党才有生机。官员要深知不作为的思想并不能稳保乌纱帽,许多官员因为不作为、怕作为,反而遭到群众举报的结果,以致最终落下马来。要做好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新时代“五好干部”,就必须把敢于担当放到突出位置。敢于担当,敢于承担责任,敢于得罪人,时代呼唤敢于担当的人。

和顺县的作法是应对不作为现象的有益探索,狠杀“不作为”,杜绝“不作为”——与“不作为”的持久战才刚刚开始。任重道远!

(本刊综合)

猜你喜欢
干事腐败官员
什么样的人“爱上了开会”
要为干事而为“官”
带病提拔自有病根
丘琼山巧对官员
把脉“腐败亚文化”
“搞”艺术的官员们
打前站
目睹之现状
腐败至死怎么死
官员在读什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