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拐撑起一片天——记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金淳哲

2015-07-13 04:37:36田家山
新长征 2015年4期
关键词:东村朝鲜族福利院

■本刊记者 田家山

每次到和龙市出差,总是能路过一个规划如一、整齐干净漂亮的朝鲜族村庄,那里有一栋栋白墙黑瓦、飞檐翘角的朝鲜族民居,一家家朝鲜族特色风味农家餐馆、旅馆。几位同事纷纷议论,这一定是一个经济发展强盛村,一定有一个强有力的村领导班子,一定有一个能力强的好带头人。

记者在市委组织部找到了答案。这是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村党支部书记叫金淳哲,是一个值得宣传的好典型。作为一名残疾人,他身残志坚,自强不息,凭借聪明才智,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创业之路;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他立足岗位,奉献社会,凭借创业经验,带领村民走上一条金灿灿的致富发展之路。

带着敬佩的心情,记者走进了光东村,走近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龙淳哲有机大米农场有限公司经理金淳哲。

身残志坚创家业 落叶归根带路人

金淳哲今年56岁,是出生在东城镇光东村土生土长的当地朝鲜族人,由于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他只能依靠一副双拐站立和行走。他的身高不到1.55米,体重不足40公斤,在上世纪80年代创业初期,遭受了很多人的冷眼和歧视。但是他没有气馁,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打拼,在市里经营了一个小买卖,靠做小生意挣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4万元钱,成为上世纪80年代响当当的“万元户”。金淳哲过上了舒适无忧、衣食不愁、殷实的小康生活。可是每年回乡探亲时,当他看到村里的残疾人和特困户时,心里就像压着一块沉重的石头,很不是滋味,如何才能帮助这些人过上好日子呢?他睡不着觉了。在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金淳哲毅然决定放弃城市的舒适生活,回乡带领残疾人和特困户共同创业、共同致富。回乡创业的想法一提出,就遭到了家人的坚决反对,这也在金淳哲的意料之中,于是,他苦口婆心地做起了家人的工作,述说自己辛酸的成长经历,讲述父老乡亲对自己的无私帮助和自己艰辛的创业历程,经过反复地做家人的工作和坚定的决心,他最终说服、感动了家人,家人同意并支持他回乡创业。

返乡后,在市民政部门的帮助下,金淳哲组织起村里31户残疾人和特困户,创办了一家社会福利院。想法是美好的,可现实是残酷的。福利院没有资金,残疾人无法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各种问题和困难接踵而来,辛辛苦苦积攒下的4万元钱也只是杯水车薪,很快就花光了。为了支撑福利院的生存,金淳哲拄着双拐,多次前往各大城市进行市场调研,寻找适合他们的经营项目。为了省下几块钱,他睡过候车室、大桥下、马路边,渴了喝一口自来水,饿了啃一口凉馒头,有很多次他被人当成沿街乞讨的流浪汉……

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多次调研,金淳哲最终认定并筹建了一个食品加工生产项目,他把不能从事体力劳动的残疾人都安排到自己的食品厂工作。投产第二年,销售额就达到了200万元。资金有了,福利院有转机了,这一坚持就是十几年。此后,金淳哲承包荒山,种植果树和中草药,建立绿色大米加工厂等。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金淳哲走出了一条创业致富路,他带领这些残疾人和特困户家庭摆脱贫穷,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自强不息担重任 创业带富一面旗

光东村一直是和龙市的经济薄弱村,更是东城镇的“老大难”村,村“两委”班子集体没有战斗力,村干部大多年龄偏大、思路较窄、文化水平较低,无法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在群众中的威信不高。2004年,全市村“两委”换届选举,满载着全体村民希望的金淳哲以高票当选为光东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从此,他的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大了,带领村民实现共同富裕成为他最大的梦想。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让金淳哲找到了方向。身为村党支部书记,带头致富、带领村民致富一直是金淳哲心中的梦想。光东村是典型的朝鲜族聚集村,具有悠久的水稻栽培历史,素有“贡米之乡”的美誉。金淳哲凭借开展“三项工程”活动的春风,紧紧围绕光东村绿色水稻基地做起了大文章,他以“支部+企业”的经营模式,创办和龙市光东淳哲有机大米专业合作社、延边东城无公害农特产品有限公司,搭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平台。为了让更多村民掌握绿色大米的种植技术,金淳哲建立绿色大米种植示范区,自筹资金邀请专家为村民进行科学技术培训和种植技术指导。炎炎夏日,田间地头,他拄着双拐,步履蹒跚地向村民传授种植经验技术、讲解排涝保苗方法,经常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也不知道有多少次摔倒在水田地头里……

为加快光东村富民强村的步伐,实现自己在党旗下的庄重誓言,金淳哲将专业合作社升级为专业农场,并注册了和龙淳哲有机大米农场有限公司。专业农场把老弱病残和外出打工人员耕种不了的土地高价租来,这样,村民不用自己耕种就能收入8000余元,如果参加农场劳动还可得到工资收入,既解决了老弱病残劳力种地难的问题,又增加了农民收入。2014年,农场规模发展到80户240人,农田面积97公顷,年产量1111.5吨,年产值439.75万元,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36.5%,成为该村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金淳哲凭借多年的经商经验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在发展村集体经济上闯出了一条金灿灿的致富路。

筑巢引凤谋发展 民俗旅游展风情

走进村里,村庄处处体现着民俗风情,处处展现着新农村的魅力,让人流连忘返。“昔日茅草屋,今朝砖瓦房;昔日泥土路,今朝路路通;昔日囊中羞,今朝腰包鼓……”

提起这些变化,村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说:“我们村能发展成这样,多亏有个好支书!”

在村民的心中,金淳哲是一个好书记、好党员,更是一个值得尊敬、尊重的人,因为他用单薄而残缺的身体,挺起了光东村的脊梁,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致富的康庄大道。

2010年,往返长白山的旅游大巴改走延和一级公路。光东村作为公路沿线村,金淳哲敏锐地感到这是一个商机,决定带领村民发展民俗旅游,以此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解决村里没钱办事的难题。如何让村民参与进来?如何吸引游客?这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他挨家挨户做工作,引导农民转变思想观念,并多次与旅行社沟通,商谈合作业务。经过大量的工作,金淳哲双拐上的垫布磨掉了一层又一层,但是村民参与的积极性还是不高;旅行社的大门踏了无数遍,可是也没有引来多少游客。为此,金淳哲只好千方百计地筹集资金,完善旅游配套设施,绞尽脑汁想办法,在吸引游客上下功夫。他组建了一支朝鲜族民俗表演队,表演队穿戴朝鲜族民族服饰,开展各项民俗文艺演出,让游客们了解朝鲜族源远流长的民俗才艺;推出了朝鲜族特色餐饮和发展农家旅馆建设项目,让游客们了解到朝鲜族的饮食起居,体会到朝鲜族人民热情好客的豪爽性格。

俗话说得好: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如今,光东村共有农家餐馆和旅馆100余户,可同时接待350名游客住宿;吸引8家旅行社入驻光东村发展民俗旅游,有20家旅行社把光东村纳入旅行行程中的必到景点,有54家旅行社签订了旅行用餐合同;旅游旺季,日均接待游客逾千人。每逢节假日,游客们相约来到光东村,与朝鲜族村民共同制作传统饮食打糕、米肠、水豆腐、泡菜,参与朝鲜族的传统体育运动荡秋千、翘翘板,传统民俗特色与现代生活方式在这里和谐交融。发展旅游业让光东村在产业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宽,也为提高村集体收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4年,光东村总收入已达到1166万元。

吃水不忘挖井恩 扶贫救困情意真

“三帮扶”活动是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帮扶弱势群体、关注民生的暖心工程,和龙市委领导、各部门单位纷纷结对帮扶贫困党员和群众,金淳哲更是致富不忘本。“帮扶弱势群体不仅是一名村党支部书记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本色。”金淳哲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经营社会福利院时,金淳哲投资了27万元,承包了24公顷荒山种植果树,并将果园的管理交给院民,经济收入归院民所有,院民每年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随着院民脱贫人数的增加,很多人成家立业,相继离开了福利院。福利院仅剩一些无劳动能力、生活无人照料的孤寡老人和智障人员,福利院无法继续经营,无奈只能关闭。但福利院关闭,孤寡老人不能不管,金淳哲拄着双拐天天跑民政局,好话说了一箩筐,最终在民政局领导的帮助下,申请到15万元的房屋建设款,建设了6间总面积为180平方米的连体房,他将7名老人接到连体房,自己承担起了老人们生活、医疗等所有费用,这一养就是十几年,各项费用总共高达70多万元。

此外,金淳哲还经常支持和帮扶一些困难村民和两劳释放人员,鼓励和带动他们劳动致富。东城镇村民金某生活困难,外债累累,连备耕的种子、化肥都无法筹集,金淳哲得知情况后主动帮其还了外债,还先后垫资2万元帮他用于农业生产。后来这位村民出国劳务,如今家中已经盖上了砖瓦房,今年回国后,他主动找到金淳哲,拿出2万元钱还给金淳哲,感谢金淳哲多年来对自己和家人的照顾。村民崔某刑满释放回村后,没有经济来源。金淳哲担心崔某再入歧途,主动将崔某安排到淳哲有机大米农场有限公司上班。当得知崔某想出国劳务时,金淳哲主动出资帮助崔某办理出国劳务手续。类似的事情很多很多,金淳哲自己都不知道帮了多少人,花了多少钱。

改变村容惠民生 美丽乡村面貌新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雨天泥泞路、环境脏乱差”曾是光东村过去的真实写照。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金淳哲作为村党支部书记,越来越认识到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重要性。为此,他围绕“美丽乡村”目标做文章,努力在改善民生和优化环境上下功夫,不断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数和光东村的魅力指数。

几年来,金淳哲积极与市住建、交通、农业等部门沟通协调,在多方努力下,光东村实现了水泥路面全覆盖,建成10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新建朝鲜族民俗围墙800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00个,购置健身器材20套,改造房屋130多个。特别是建设光东村氧化塘污水处理工程,将农民生活产生的污水集中收集后进行生物净化,达到无害化处理,铺设氧化塘管线2000延长米;开展环屯林建设,栽植白杨、梧桐、垂榆、京桃等绿化美化苗木2万余棵,年种植花草1万余延长米,进一步改善了光东村的生态环境。通过一系列项目建设,光东村已是旧貌换新颜。

金淳哲积极探索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的长效机制和有效途径,真正让群众在建设美丽乡村活动中唱主角、挑大梁,形成村委引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良好互动局面。他组织开展“五户联防,争当文明整洁户”活动,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群众参与村屯环境卫生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聘用7名保洁员负责村内卫生保洁工作并签订了保洁责任书,成立由村“两委”班子组成的卫生督查组,确保村环境美化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形成了人人讲究卫生、人人爱护环境的良好氛围。光东村先后被评为延边州“十佳魅力”乡村、省级“生态村”、新农村建设省级示范村、吉林省金穗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百姓的夸奖。金淳哲用汗水践行了一名村党支部书记的职责,用责任诠释了一名基层共产党员的本色。他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星火科技致富能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全国自强模范,吉林省百业科技致富竞赛活动大米加工能手、吉林省劳动模范、省百名先进农民、省自强模范和扶贫模范、省科技致富带头人,州特等劳动模范、州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延边好人等几十项殊荣,成为一颗闪耀在和龙大地上的自强之星、创业之星、创新之星、扶贫济困之星。

猜你喜欢
东村朝鲜族福利院
纽约“东村”的南洋菜
中老年保健(2022年7期)2022-09-20 01:07:16
朝鲜族初中生阅读动机的构成研究
跨界朝鲜族农乐的早期传入、分布及发展研究
KORE A TOWN
BABY,COME BACK
感谢信——致南充市第一社会福利院
福利中国(2017年1期)2017-02-06 01:23:18
孩子将亲手种植的蔬菜送至福利院
务欢池镇东村节水灌溉工程微喷系统的设计
GPS在东村隧道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河南科技(2014年15期)2014-02-27 14:12:25
“爱心彩笔”进入福利院
中国火炬(2012年2期)2012-07-24 14:1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