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宝明 (云南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 650000)
浅谈写实类电影的语言特点
宋宝明 (云南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 650000)
写实类电影有一种独特的审美风格。它力求严格地、真实地、客观地、拒绝修饰地认识、表达和再现现实世界。它反叛传统的电影题材,将注意力放在现实生活上。这集中体现在写实类电影语言特点和规律上,写实类电影讲故事的手法独特,能使观众感同身受,这有赖于其与现实的关系。电影中的符码在写实类电影中的运用也是独特的,其风格质朴,导演往往将自己的意图隐藏于作品之中。在拍摄上,写实类电影利用长镜头、固定镜头等相对保守的手法与真实客观地再现现实相互融合,使得写实类电影与观众的关系明显区别于商业电影。
写实;真实;电影语言
电影出现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影慢慢的形成了自己的语言,可称之为视听语言。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像文字语言这样的再现性媒介一直占据着人类活动的主导位置。电影通过其视听语言尽可能地将现实重新还原,并且表达思想和感情,这种媒介依靠人们的视觉与听觉,获得更加生动形象的信息。写实类电影有一种特定的审美风格。它力求严格地、真实地、客观地、不加任何修饰地反映和再现现实世界,这种电影让观众有一种身临现场的感觉。当然这类电影并非单纯的纪录现实,而是夹杂了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写实电影与好莱坞“造梦”电影有着明显的区别。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的好莱坞电影越来越贪得无厌地追求视听奇观性,电影的题材越来越脱离人们的现实,无论是故事还是视听语言的运用越来越缺乏人文思想,而且越来越单纯地强调感官的刺激,单纯地玩弄技术、依靠奇观的趋势正将电影带入一个远离真实、远离思想、追求感官刺激的低智商旋窝中。这样的结果,电影也在远离艺术的真正本质。而写实类电影恰与这类电影相反。
1.特性符码是电影艺术区别其他艺术而特有的符码,是电影专有的符码,如特技、快速剪辑、摄影机运动、镜头组接、镜头角度等。在写意类电影中,特性符码运用的方式与其他类型电影有明显的不同。首先,写实电影大多坚持巴赞的长镜头理论和景深镜头原则。巴赞推崇现实主义美学,发现并阐述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导演的重要价值。我国第六代导演和台湾新电影运动都深受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和巴赞电影理论的影响,创作出许多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写实电影,如第六代贾樟柯导演的《小武》《站台》《三峡好人》,王小帅导演的《十七岁的单车》,台湾新电影运动侯孝贤的《悲情城市》《童年往事》《南国,再见南国》、杨德昌导演的《一一》等,这些影片对特性符码的运用是非常有讲究的。电影《三峡好人》的开场:摄影机缓慢地摇,一群农民工坐在船上,有说笑的,有打牌的,有笑容满面的,有表情呆滞的,有老年人,有中年人也有孩子,最后镜头落在主人公身上。整个开场用了三个长镜头,每个镜头约一分钟,摄影机像是一个人的眼睛,冷静、客观地观察着船上发生的事情。导演在这段开场中运用了悲凉的配乐,悲凉的音乐也奠定了整部电影悲凉的基调;此外,这部分的配乐与船上人们的笑声形成了声画对立的效果,更加突出了悲凉气氛。在写实电影中,创作者必须考虑充分周到,将电影的特性符码运用得恰到好处。在这一点上,写实电影与好莱坞情节剧有着明显区别。现如今很多好莱坞情节剧讲究隐形剪辑、正反打镜头,让观众的情绪跟随情节的发展而变化,观众也情愿做一个被动者,更不要说让观众独立思考。写实主义电影往往是开放式的,更多的是需要观众的思考与影片一起产生意义。
2.许多写实电影常常运用一些泛符码,泛符码指非电影特有的、社会文化中存在的符码,如政治、社会、商业和习俗方面的符码,如波兰导演基斯洛夫斯基的电影三部曲《蓝色情调》《白色情迷》《红色情深》,蓝、白和红分别是法国国旗从左到右的三种颜色,而三部电影所讲述的故事也是基于这三种颜色所代表的政治理念的:自由、平等和博爱。蓝白红在这里就是泛符码。在贾樟柯电影《三峡好人》中,开头与结尾都运用了中国的京剧作为配乐,京剧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技艺,也作为了泛符码使用。
3.共性符码也是写实电影传达信息、表达意义的一种符码,如电影表演和戏剧表演共有的手势动作、电影与照相共有的明暗对比和逆光、与绘画艺术共有的构图、色彩、线条和形态等。共性符码使得电影与其他艺术又有着紧密的联系。
以市场为主导的电影可称为商业电影,商业电影的终极目的是娱乐观众、取悦观众,来获得较大的经济回报,这类电影可算得上是一种商品,观众也在商业电影中获得短暂的感官刺激。而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对市场的依赖性相对较小,大部分写实类电影更有艺术电影的倾向,例如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的电影中商业元素就非常罕见,更多是用思想和艺术的层面与观众传递信息、表达意义。这类电影需要观众一起思考并产生影片的意义。艺术本来就是贵族的,其对观众的影响自有其选择性。即便是像电影这种集合的表现形式,所能产生的影响也与每一位接触这一作品的观众个人的情感息息相关。
[1]宋杰.《视听语言: 影像与声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2][苏]安德烈,塔可夫斯基.《雕刻时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3]尹鸿.《当代电影艺术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