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羿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 050000)
河北民歌在音乐教学中的推广和传承
冯羿(河北艺术职业学院 050000)
本文为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1413156
河北民歌在中国浩瀚的民歌星空中是一颗熠熠发光的明星,民歌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历史,能很具象的反映出某个时代下某个地域人民的情感、喜好、审美以及在这些之下的深层次的价值观。河北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多样,有着非常多的民歌数量,在《中国民间歌曲集成》这本著作中收录了来自河北地区的民歌达到1200首之多,其中有789首汉族小调,159首号子,116首花会歌曲,52首山歌,33首生活音调,28首满族、回族民歌,23首儿歌。
这些民歌从特有的角度形象的保存了河北地区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因素,成为沿袭河北地区历史和文化的生动载体,对这些民歌的保护将极大地有益于河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河北地区幅员宽广,燕赵文化深远厚重,河北地区民歌的音乐特点多样,可以大致按照地理的要素划片,河北地区民歌按照地理要素分可以大致可以分为:东部沿海特点区、冀中平原特点区以及西部山区特点区。下面逐个介绍一下每个民歌特点区的主要特色和经典曲目。东部沿海特点区主要包括沧州东部、北部以及整个渤海湾。因为此区域有着广袤的海岸线,人民以渔业生活为主,因此其民歌形式与沿海渔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反映了这些渔民在劳作生活中的情感,如黄骅的《渔鼓》、海兴的《拉网罗》、昌黎的《渔民号子》,这些曲目往往有着宽广不绝的美妙旋律,有着大海般特有的舒畅音律。此地域因为悠久的人类历史,还存在着很多历史上传下来的小调如《小放牛》《送情郎》《梁山伯与祝英台》《锯大缸》等,以及近代创作的革命历史题材的《王大妈要和平》《打得日本回东洋》等。西冀中平原特点区以及西部山区特点区主要包括河北西半部、坝上及整个太行山区,此地区的地理地貌是平原和山区,因此这个区域的民歌特色除了有常规的平原歌曲的特点,还有一些山歌的特点。而且很多河北地区的山歌还在长期的社交过程中吸收了很多外地山区的特色,形成了独特别样的山歌特色,虽然这些山歌在整体的数量上并不占多数,但是却为河北的民歌增添了特有的情调和风采,比如《你走那个山梁我走沟》就是这类民歌作品的典型代表。
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交融和现代科技手段的日新月异,传统民歌的传承遇到了很多问题,如会唱民歌的人的日益年老,会欣赏民歌的年轻人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带来的音乐审美观的巨大改变。河北民歌的传承方式和其他地区的民歌一样,主要是口传心授,随着掌握民歌旋律的老人逐渐去世,活态的民歌保存成了很大的问题,很多民间歌曲都已经受流行音乐和西方音乐的影响程度却在逐渐的加强。在这里作者并不想否定西方音乐和流行音乐的积极性,但是他们对于民族音乐的挤占和覆盖却应该引起学界的积极思考。音乐的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因素,有魅力的音乐需要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个性,完全去除了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的音乐是无法长久被人们记住的。
新的科技发展对于传统民间音乐带来的并不都是负面的影响,作为一种辅助保存活态音乐的手段,科技力量可以为很多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和推广带来福音,利用这些科技手段把河北的民间音乐推入高校课堂也是推广河北民歌可以考虑的方式之一。近些年来,各种传统文化进课堂活动在高校中引起了比较大的影响,比如传统戏曲进课堂、民族乐器进课堂、传统书法进课堂等等,这些逐渐衰落的传统文化形式在进课堂的过程中得到比较好的认知和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那么,我们的地区民歌也应该借鉴这种方式,特别是如果能很深入的进入很多艺术类院校的专业教学体系,那么对于河北地区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对于学生本身更透彻的了解地域文化将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艺术类高等院校的声乐教学体系大多非常系统和完善,与传统的口传心授的民歌传承方式对比,声乐教学体系有很多的优势,首先有专业的师资,这些师资不仅自身有着很好的演唱条件和音乐素养,他们还懂得用最合理的方式把自身的演唱经验教授给学生,这种教授不是随性的盲目的,而是系统的有设计的,同时艺术类高等院校的声乐教学设备也通常非常先进,是个体教师无法比拟的。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对于地区民族、民间音乐会有着更好的认知,在呼吸、气息、状态等方面能得到更科学的指导,而且能在更深层次了解和认知某个原生态民歌蕴含的艺术特质和文化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学唱、表演和吸收民族、民间音乐的精华。而且学生们因为接触了多种的艺术特征的民族、民间音乐,可以跳出来更好地理解本民族、本地区音乐的独特性,就像很多出了国的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体会更深一样,很多学了其他区域的音乐形式的人能更好的认知本地域音乐的特质,为学生进一步的创作打下基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因为了解而更好的理解地区民间音乐,从而更好的增强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保持民歌精神的生命力。可以说,通过艺术类高等院校的声乐教学体系进行地区民族、民间歌曲的传承既能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对民间音乐的保护,又对教师和学生的音乐造诣提升带来的机会,是一种一举三得的方法。
高校的大学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他们文化素质高,对新事物接受快,而且现在社交媒体在大学生中的迅猛发展也使得高校成为了自媒体时代很有影响力的发声器。大学生对地区民族、民间歌曲的认同,会增强其传播、保存传统民族、民间歌曲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而且一旦大学生们对民族、民间歌曲产生了价值上的、审美上的认同,就会形成他们一生的基本稳定的认同态度,等到这些大学生走上了自己的工作岗位,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他们都会有意无意的把这种对地区民间、民族歌曲的认同传递给更多的人。从而更好的引起整体社会对地区民间、民族歌曲的认同。这样的例子已经出现过,我国的人大代表王选、叶朗提交的《关于加大昆曲抢救和保护力度的几点建议》便将高校学生对于昆曲传承的优势言明:“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好,其中一部分有较高的文学修养,他们对昆曲这样的传统艺术、高雅艺术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有关于把河北民间歌曲引入高校的教学教育体系中的做法已经引起了很多艺术类高等院校的关注,很多综合性的大学也作为音乐素质普及方式在课堂中引入了当地民歌要素的鉴赏和分析甚至是演唱。作者所工作的河北某学院在发展和传承河北地区民间歌曲的方向上也作了很多积极的探索,除了在正规的授课课堂上教授学生欣赏、演唱河北民歌,还运用了很多更加灵活的方式,来帮助师生们更好的认知和被民歌及其意义。具体的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鉴赏式:教师广泛收集经典河北民歌,运用各种设备和手段在课堂上反复播放并附加讲解,让学生们能对河北民歌产生感性的印象,同时通过更深入的讲解增加学生对河北民歌的理性认知和认同。提升学生学习河北民间歌曲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增加学生的艺术造诣。
讲座式:高等院校定期或者不定期的举办和推广传播河北民歌相关的讲座,面向全校范围的师生参加,讲课的教师范围不拘泥于学校,而是全省乃至全国的民间艺人、演员和老师。这样的讲座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为目的,在讲座中对于即将消亡的河北民歌要重点讲授,鼓励学生开展相关活动去挽救传统河北民歌,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
观摩式:这种方式主要是指高等院校的老师带领学生到河北各个地区进行采风活动,让学生亲眼看到河北民歌产生的土壤,比如可以带领学生去看地区的民间节日盛会,或者到村里的礼堂看民间演出,这种采风形式不局限于民歌本身,当地的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都可以让学生去感受,民歌和当地的整个环境都是联系在一起的,不是割裂开的,感受民歌就是感受一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