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转型视阈下辅导员工作研究

2015-07-13 11:23:09郑清军徐州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221000
大众文艺 2015年24期
关键词:辅导员发展

郑清军 (徐州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 221000)



知识转型视阈下辅导员工作研究

郑清军(徐州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221000)

摘要:目前我们正处于现代知识型向后现代知识型转变的阶段,后现代知识型所倡导的理论已为世界各国推崇与公认。把辅导员工作的改革与发展放在知识转型的视阈下进行考察,是一种全新的视角和范式,也为辅导员工作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发展方向,本报告主要从弘扬人文精神、倡导多元理论、注重批判意识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与阐释,这对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指导辅导员工作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关键词:知识转型;辅导员;发展

此论文获徐州工程学院辅导员专项课题基金立项,课题编号:FDYZX-20。

所谓“知识转型’,就是知识型的转变,就是知识“范式”、知识“形态”或知识“政体”的转变或被颠覆,就是原有知识识型出现了危机,新的知识型逐渐出现并替代原有知识型的过程。人类历史上共经历了三次知识转型,目前,我们正处于现代知识型向后现代知识型转型的阶段。后现代知识型观点否认知识的普遍性、绝对性和永恒性,承认知识的文化性、多样性和相对性,它改造人文世界、弘扬人文精神、倡导多元理论、弘扬民族传统、注重实践创新、提倡批判意识,怀疑与颠覆以往知识型的“客观性”“普遍性”和“中立性”。该理论目前已引起国内外诸多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与认同。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指导者,在人才培养上担负着重要职责,为实施国家人才战略、保持学校稳定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做出了突出贡献。其工作理念的导向、工作方法运用,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效果,关系到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目前,知识转型的大背景下,辅导员工作所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新的发展,它与后现代知识型理论紧密相连、息息相关,本研究主要考察如下几个方面的发展变化。

一、弘扬人文精神

现代教育越来越关注满足个体和社会世俗性发展的能力,从而忽视甚至是放弃了传统的人文关怀和人文追求,导致了个体的人格危机、精神危机、德性危机以及由此产生的严重片面发展和畸形发展,培养了许多有知识、有能力,但在人格、精神和德性上却有很大缺陷的“空心人”“单面人”“非道德的人”。后现代知识型否认“价值中立”、关注人文教育,帮助个体认识和改造一个内在的、与自己生存状况密切关联的内在“人文世界”。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实施者、指导者,其价值不仅在于鼓励和帮助学生去拼搏、去竞争,而且要引导他们去思考拼搏和竞争对于自己存在和人类存在的真正意义,切实增强他们对消费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虚无主义等堕落人文意识的批判力和抵抗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从幼稚走向成熟,才能获得存在的圆满和追求的最高境界。

二、倡导多元理论

后现代知识型观点否认“文化无涉”,承认知识的文化性、多样性和相对性,尊重多种知识同等的生存权利,倡导多元文化理论,多元化作为一个全新的价值观念,以文化的表现形态,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和接受。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辅导员来讲,应当引导和启发大学生牢固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教导学生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平等的价值理念,学习、理解和尊重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感知文化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热爱中华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以利于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三、注重批判意识

后现代知识型观点否认知识的普遍性、绝对性和永恒性,要学会用“批判性”“质疑”的眼光来看待一切知识和事物,没有绝对的“正统知识”“准知识”。当代大学生尚处于思维不成熟,辨别意识薄弱的阶段,认为书本中的知识都是科学的、无可质疑的,作为辅导员,应该巩固和发展他们知识和价值的批判意识和能力,教育他们以一种“理性的”和“对话”的态度来处理来接纳不同的教育观点、教育理念,彼此之间开展真诚的学术对话与交流。只有批判,才能创新,只有批判,才有发展。当代大学生只有具备了批判意识,才能承载未来社会交付的重任,才能在促进经济社会的改革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随着知识的转型及教育的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已向着多元化、个性化、创新型的方向发展,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承载了教育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者、学生成长成才的帮助指导者等神圣使命,因此,辅导员工作的改革与发展方向对未来大学生的培养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研究报告基于后现代知识型的理念,其倡导的观点为辅导员工作的未来发展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与方向,在知识转型视野内探讨辅导员工作发展方向与定位,有利于从知识本源上揭示辅导员工作规律性,探寻辅导员价值的教育根基,为推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提供一个内生的学理视角。

参考文献:

[1]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5.

[2]王建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6.

[3]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4]刘强,郭丽君.知识转型视角中的高校创业教育审视[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3.

[5]郑清军.多元文化态势下的一点思考[J] .艺术教育,2009.9.

[6]杨晓慧.高校辅导员主体论探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7]张常洁.从知识观转型重新审视教师教育目标定位[J].当代教育科学,2009.6.

[8]孙玲,徐文彬.新本质观下的课堂评价知识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10.

[9]梁家峰,戚家勇.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域内的高校辅导员工作[J].思想教育研究,2010.2.

[10]杨建义.高校辅导员身份定位与建构[J].思想教育研究,2011.1.

猜你喜欢
辅导员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53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辅导员工作理念转变与研究型辅导员的成长
文学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36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人间(2015年19期)2016-01-04 12:46:58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汽车零部件(2014年9期)2014-09-18 09:19:14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
中国火炬(2010年8期)2010-07-25 11:3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