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君 (大连海洋大学 116000)
动画影片角色形象设计与影片影响力评析
王传君(大连海洋大学116000)
摘要:一个奇特夸张、新颖独特、生动有趣的角色形象能赢得观众的喜爱,并能留给人们深刻的记忆,角色形象对整个影片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力。本文结合国内外动画影片的成功案例来总结动画角色形象设计的几种类型与设计方法原则,以期为动画电影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动画电影;角色形象;形象设计;电影影响力
艺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动画片中的角色形象是作者把人物外在显著特征和内在典型性格的结合起来,通过幻想虚构及高度凝练而成的形象。角色形象设计是整个动画影片的构成基础,决定了整部影片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质量,进而影响了影片的制作和商业价值,拥有独立于影片之外的意义和价值。一个奇特夸张、新颖独特、生动有趣的角色形象能赢得观众的喜爱,并能留给人们深刻的记忆,角色形象对整个影片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力,动画影片角色形象是动画作品的灵魂。
1.写实类:角色形象设计是尊重客观对象实际,忠实于现实生活中人和物的原型,客观反映角色的形体特征和动态特征。但这种写实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完全写实,而是在局部夸张的基础上的写实,要求创作者有过硬的素描和速写等绘画基本功,对角色的服装道具能细致描绘,能准确刻画角色的外在形态和角色的内在性格,基本符合生活中的原形,做到形神兼备,一丝不苟。如《小马王》中马的造型、《怪兽小屋》中角色的一举一动和真人几乎没有差别。
2.夸张变形类:影视动画角色形象的漫画风格特色在动画形象设计中占有很大比例,是创作者借鉴漫画的创作手法,根据影片主题设计角色整体结构,对角色局部进行变形和夸张,突出角色的个性特征,使角色形象具有幽默性和趣味性,受到观众的喜爱。如蜡笔小新、汤姆猫和杰瑞鼠等。国产动画片《九色鹿》的角色是以敦煌莫高窟内壁画《鹿王本生》为原形,对角色鹿王的形象进行高度提炼和概括。
3.符号类:这类动画的角色形象往往不受故事情节束缚,特别专注于角色形象本身,注重角色的外在整体效果,不注重角色形象的动态和表情的细节处理,角色形象造型简洁明快,随意性强,千姿百态,怪诞有趣,让人过目不忘。如《幻想曲》就是用音乐符号来表现,《针头线脑》中的毛线的形象设计就具有随意性,《游离的光》中的光的足迹形象就是抽象的角色形象。
1.艺术法。影视动画的角色形象设计经常使用夸张、变形、比拟等艺术手法。夸张手法是创作者既不违背故事的合理性又能充分展开想象,充分表现动画角色形象的个性特质,使角色形象具有浓厚的趣味性,给影片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变形手法是对角色的日常标准形象进行糅合,塑造出一个变异的艺术形象。如《功夫熊猫》中的熊猫宝儿形象就是把熊猫和人的外形进行糅合的。《小鸡快跑》中的小鸡形象,眼睛外凸、大嘴外形酷似香蕉,小鸡嘴里还有牙齿,具有滑稽喜剧色彩,形成视觉直观的张力。比拟手法,在动画的角色形象设计中一般是拟人和拟物合一。《功夫熊猫》里武林小子成了动物熊猫,而熊猫宝儿又具有懒惰好吃、淘气可爱的人的特征。比拟手法能够让人们熟知的世界变成陌生的世界,充满奇观色彩,引人入胜。
2.改造法。影视动画的角色形象设计经常是对已有的形象进行加工改造。如《花木兰》在我国是为众多人所熟知的,但传统的社会价值观不适合现代青少年张扬个性的特点,也不能用封建社会标准来衡量现代人。所以美国动画把花木兰塑造成一个“黄皮白心”的华裔“香蕉女孩”,是一个勇于追求自我价值、追求爱情的新女性。影视动画的角色形象设计也经常借用其他文化艺术来改造动画角色。如我国的动画电影《孙悟空》就是运用了中国传统戏剧脸谱艺术来设计孙悟空的角色形象,日本动画《我们的孙悟空》就是用时代性的造型艺术来对小悟空的形象进行设计。动画《恐龙格蒂》中对格蒂采用拟人的手法,突出它的可爱个性,使一个史前物种在现代人的心里“活”了起来,使人们对史前文化的深入思考。
3.反传统法。影视动画的角色形象设计要适应观众的求新求变的审美观,对一些历史动画进行创新重拍。如动画《怪物史莱克》就是运用反传统反常规的角色形象设计,把王子设计成一个丑陋粗俗、自私自利的怪物,把公主设计成一个美女加妖怪的变身妹妹,给观众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鲜感。日本动画片《我们的孙悟空》,小悟空的形象是脸蛋圆圆的,天真活泼,憨态可掬,使孙悟空的形象有别于历史定型,凸现现代感。美国的动画《花木兰》在剧中增添了木须龙,对传统故事进行颠覆性构置,使之具有“后现代特性”。《小鸡快跑》是塑造一个勇敢、充满智慧的小鸡金婕,叙述一个压迫与反压迫的故事。《老鼠和猫》是对现实生活中的猫和老鼠的生物关系进行彻底颠覆,塑造出小老鼠的捣蛋做坏形象和猫的倒霉透顶形象。
1.忌艺术观念守旧。角色形象设计思维观念中规中矩,角色形象呆板传统,按照成人心理来设置影片教育儿童的方式,不关注影片的娱乐性和孩子的活泼天性,动画片就没有影响力。
2.忌环境画面粗糙。国外的动画好看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动画画面制作精良,具有视觉冲击力,看动画片是一种视觉享受,所以动画电影的角色形象设计在故事环境的画面上最忌表现粗糙。
3.忌视觉语言稚嫩。影视动画的视觉语言贫乏单调,镜头语言呆滞,细节镜头不多,角色面目表情呆板,不能给人以不同的欣赏视角,不能充分展现角色动作、塑造角色性格和刻画角色形象。
4.忌缺少时尚元素。时尚元素的嵌入是满足现代观众追求时尚的心理,无论是角色创意思维还是集聚时尚艺术元素,都要为角色形象注入时尚美感,争取打动观众心理,适合当下后现代消费文化特点,也符合青年人的叛逆精神特点。
5.忌单一使用艺术手法。动画角色形象设计有很多艺术手法,如比拟、夸张、变形、象征、比喻等,在创作上要综合使用这些艺术手法,使角色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新颖性和亲和力。
动画角色形象设计是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人物外形与心理特点,是将抽象转化为具象,并直接诉诸于人的视觉的一种艺术形式。观众要求角色外在表象具有新鲜感、时代感和艺术感,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目前我国影视动画的角色形象设计,缺乏创意性,缺乏亲和力,模仿抄袭跟风严重,形象审美水平、艺术感染力和对影片的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瑞瑞,涂凌琳.动画角色形象设计[M].湖北美术出版社,2006.12.
[2]易欣欣,生喜.影视动画经典作品分析[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
[3]王红.动画角色视觉形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6.
[4]申晟.动画角色设计的视觉语言研究[D].江南大学硕士论文,2006.6.
[5]石虹.动画角色造型表现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2008,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