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教学 生动的学习

2015-07-13 23:17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集体区域幼儿

随着对《3-6岁幼儿发展指南》学习的深入,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为了顺应幼儿的学习特点、促进幼儿真正的有效学习,幼儿的学习方式需要进行转变。我们需要将幼儿的学习放到一个相对长的时间段中,我们需要适当淡化集体教学,为幼儿创设更有利的学习环境,学习性区域活动就成了当前我们努力探究并实践的更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形式。

我园旨在通过让幼儿尝试、操作、探索,促进其自主性的发展,使幼儿的学习自主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创造的潜在力、行为的目的性得到激发。

一、灵活转换教学方式,让学习更有效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是以集体教学活动作为幼儿最主要的学习方式,但在集体教学中,我们很难落实对孩子自主学习的培养目标,也很难实现有的放矢地对每个孩子实施个性化教育。如何让集体教学更有效,如何规避集体教学的弊端?下面我就我自己的实际经验来谈谈。

1.适时前置,使集体教学的学习有基础

对幼儿来说,完成容量大、节奏快的集体教学活动的学习任务并不是那样简单的,需要有一定的前期经验与基础。我们可以把一些学习内容适当前置,让孩子如同在生活中学习那样更自然、更放松。这样可以避免课堂上的一些说教,孩子们学习更自主,自己探索,自己发现问题,带着这些问题老师进行集体教学,便是本次活动的难点和重点,老师设计教学更有针对性,孩子也更有兴趣参与活动。

2.适度延伸,使集体教学的学习更自主

孩子的学习有其自己的进程,学习有快慢,一次集体教学孩子掌握的情况是有很大差异的。如何让幼儿可以按自己的兴趣、需要选择,自己去决定学习的时间、进度与需要巩固的内容呢,在集体教学后,我们可以适度地把集体教学的内容进行分化、转化成不同难易程度的多种观察、操作、探究活动,把集体活动多元地延伸到区域中。

3.灵活生成,让集体教学直接转变成区域活动

以往的部分集体教学活动,教师考虑到幼儿可能经验缺乏,能力水平有挑战性,会根据课程内容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如搜集各种资料,与幼儿前期谈话等等,意图丰富孩子的经验,然后再进行集体教学。但结果往往并不如人意,在教学中教师仍然发现孩子对内容不感兴趣,完成有困难,也不能针对个别差异进行个别化教学。老师可以将部分内容进行调整,把它灵活地设计成学习性区域活动,可以是小组活动,也可以是自选的区域游戏。

案例:大班美术活动《京剧脸谱》就突破了集体教学的框架,老师大胆地进行改革,在美工区放置了油画棒、彩泥、刻画、水墨等多元的美术表现材料,投放了图书、视听材料、道具实物等内容,让孩子在自己对脸谱累积的经验基础上,自由选择美术语言,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来表现自己的脸谱。

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们更自由、自主地学习,而老师也更能有针对性地指导孩子,真正让孩子在自己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二、精心构建活动区域,让环境更适宜

(一)全面规划,让空间更多元开放

(二)追随调整,让学习更专注投入

学习性区域究竟应该给予幼儿一种怎样的环境呢?自发探索、自主学习这是毋庸置疑的。利用桌面、地面、墙面进行立体化构建,赋予孩子更多元化丰富的操作环境、更多的活动兴趣和活动机会,也生成出更多的活动需要。同时最关键的是需要根据班级空间的特点,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作最适宜的调整。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主题、不同的时期有必要进行调整。

案例:以大班学习性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为例,在一个学期中,老师就做了前后三次的调整。第一次,学期初期:教师考虑的是能够让区域靠边,便于孩子在区域中操作,但在活动过程中发现,孩子们活动空间小了,相互干扰,并不能静下心来专注学习。于是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的调整。经过调整,区域基本布满了活动室的整个空间,孩子们能在较安心地进入学习。但是一周后发现,部分区域间仍然存在一些干扰。原因在于有些区域划分还可以贯通整合,有些还需要调整。于是进行第三次调整。这次,教师让孩子参与其中,让孩子来说说在区域活动中比较喜欢什么?认为可以怎么变一变?大班孩子的能力是不可忽视的,孩子们说了许多自己的想法,这些想法非常具有建设性。在建筑区和孩子们一起制作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围墙,表演区增加了屏风。这样空间上既有连接又有私密性,留了空间,便于孩子相互合作。在这个调整的过程中,感觉环境创设一定要操作,从理论到实践,从理性到感性,班级环境需要师生互动。只有让孩子做环境的主人,才能使他们活动更舒适,更温馨,更贴近孩子学习的需要。

三、智慧投入区域物质,让材料更灵动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学习性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材料来表现。不同的材料蕴涵不同的教育功能,不同的材料会萌发儿童不同的活动行为和思维创造。在投放活动材料时应充分体现因人施教,做到难易结合,单一与多功能结合,给幼儿更多的空间,让每个幼儿都能轻松、自如地使用材料,真正达到自我发展的目的。

1.层次、异差,适应不同幼儿的发展需求

幼儿的发展是存在差异的,应考虑到所有幼儿,提供层次性的材料,使每个幼儿在现有水平上都有所提高。如大班的“贴墙砖”活动,贴墙砖有三块墙面,分别代表三个层次:依次是基础级:按照现有排序进行贴;提高级:自己根据自己的水平创意贴:可以贴更复杂的排序或者一定的图案;挑战级:提供不规则瓷砖让幼儿进行空间的配合。当然,层次还包括了活动的多样性,一个区域活动也可以同时达成几个不同的教育目标。

2. 灵活、可变,支撑活动的延续发展

材料是区域学习活动的灵魂,有限的材料需要发挥出最大的效度,让材料可以在不断的变化中,给予幼儿不断的新挑战。让材料的多变引发幼儿持续操作的兴趣,让层出不穷的灵活变化促进幼儿学习活动的不断持续深入发展。

案例:小班主题《幼儿园真好》中,老师将孩子的生活照展示出来,根据主题的深入老师继续挖掘,将一张张照片进行加工、再创造,将照片巧妙剪贴至贺卡上,材料颇具审美性。每一张贺卡照片再用两只小夹子支撑,又制作成一节节火车车厢。起初,鼓励孩子依据红色蓝绿的四节车厢顺序进行排列,随着游戏的逐步开展,分类排序的要求逐步丰富,可以按照照片贺卡中孩子性别、孩子发型、孩子衣着颜色,再对这一辆辆火车厢进行排列。

一种材料兼顾审美性、学习性与趣味性,功能达到最大程度。

3.多样、可选,帮助经验最大化的积累

区域活动中提供的多种材料,有助于孩子在活动中进行自由的选择,灵活的组合,创造性地使用与建构。丰富的、多样的材料决定了幼儿活动的多样性,也有效地帮助幼儿在一定空间的活动中积累更多的知识经验,有助于幼儿各种能力的均衡发展。

中班在美工区的材料投放上有:

1.各式用笔:蜡笔、勾线笔、水彩笔、毛笔、铅笔等

2.各式纸张:白纸、彩色纸、宣纸、海绵纸、废弃的书本等

3.绘画制作工具:剪刀、胶水、颜料、海绵刷、棉签、保丽龙球、彩色棒、冰棍棒等。

4.其他材料:牛奶盒、饮料罐、各式纸盘、塑料碗、颜料盘、毛根、小画架、作品袋等。

孩子们在这样的材料中获得的不仅仅是认识各种物品,在掌握技能和呈现作品中孩子们的收获是满满的。

四、点滴渗透园本特色,让文化可传承

我们幼儿园多年来对孩子进行吴文化教育,以吴文化课程建构和实施为重点,形成了园本特色。园本文化的渗透融入同样需要植入幼儿的区域性学习活动中,让孩子在不经意间去感受、去体验、去感悟。这样的风格在教师的创造中移入了班级的区域学习环境:有宝塔、有园林、有青花瓷、有古木、有糕团……从饮食、建筑、特产、园艺等无不体现着我们苏州独特的文化底蕴。

环境如此,活动内容也实现了这样的嫁接:如在园本主题课程《桥》中,教师在区域活动设计了搭建姑苏桥,孩子们利用不同材料从搭建古老的桥到现代的立交桥,场面非常壮观。老师在课程中把握了孩子自发游戏活动中的教育契机,同时给予了支持和适当指导。逛完“平江路”回来,就有了找地图的游戏,创设的旅游手册等活动。“茶文化”融入了科学区,孩子们用各色皱纸作为各种茶叶,认识茶叶、称茶叶、泡茶(水和茶叶量)等特色文化以其特有的亲和力融合性让在孩子们在学习中得到了传承。

改变老师的观念:使学习性区域活动成为孩子学习的另一种途径,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改变老师的行为:放手让孩子成为学习和活动的主体,老师需要在环境和材料上成为孩子有力的支持者。改变老师的视角:关注于孩子能否投入地进行各种活动,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以及能否进行自我管理的有效学习。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幼儿园 江苏】

猜你喜欢
集体区域幼儿
我为集体献一计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警犬集体过生日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分区域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QQ群在线集体备课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