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的有效性

2015-07-13 13:00陆静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珍珠鸟自然段生字

陆静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第一课时似乎没什么好讲的,无非是学学字词,读读课文,理理文脉,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也往往是恍恍惚惚度过的。不像第二课时,可以品悟文本,解词赏析,更加容易出彩。渐渐地,第一课时也就不被教学者所重视。然而,第一课时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接受熏陶的第一步,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体感知课文的关键点。因此,第一课时的教学也是十分重要的。

要想有效进行第一课时的教学,首先要了解第一课时的基本任务,以保证做到不浪费第一课时的教学效果。一般的第一课时教学的基本任务为:揭题导入、字词教学、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那么怎样使这些教学任务变得扎实有效呢?

一、揭题导入要激兴

对于一篇新课文,揭题导入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作为学习新课的第一步,应该引导学生在此停留。好的揭题导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是成功教学的一半。导入的方式有很多,一张图片、一个谜语、一个故事、一首歌曲都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善于发现这些可以用于导入的资源,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珍珠鸟》这篇课文时,我想大多数同学是没有见过珍珠鸟的,于是我上网寻找有关珍珠鸟的图片,在上课伊始,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珍珠鸟的图片,仔细看看珍珠鸟有什么特点,学生看到图片,恍然大悟,原来珍珠鸟是这个样子的。这样不仅结合课文中的内容,为学习珍珠鸟外形的这一部分打下了基础,还让学生在我所创设的情境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欣然地走进文本当中,更有效地去开始一篇课文的学习。

二、字词教学要扎实

词语是构成一篇课文最基本单位,小学字词教学在整个阅读教学乃至在整个小学阶段中承担着基石的作用,因此在第一课时中占有的重要地位。然而,随着课文量的增加,字词教学常常不被教学者所重视,甚至遗忘在每个角落里,在课堂的40分钟内,字词的学习两三分钟而已。其实,字词的掌握是学生扫除阅读文本障碍,读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的前提条件,我们一定要做到扎实地进行字词教学。对于不同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我们要从音、形、义这几个方面有取舍地对字词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字典、词典来理解词语。对于一些生僻的词语,不能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的词语,就让学生自己去查找工具书,自己探究解决。因为词语中的重点字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所在,而学生对词语理解的难点也是在重点字上。教师先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来理解这个重点字,然后再让学生说说整个词语的意思。这种点在学生教学,既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又可以强化学生对字典和词典的运用。例如“心旷神怡”,只要学生查字典弄懂“旷”和“怡”两个字;如“人声鼎沸”,只要学生查《现代汉语词典》弄懂“鼎沸”一词,全词的解释就会迎刃而解。除了利用字典、词典、多种朗读方式来对生字、词语进行理解、记忆外,还可以让学生联系之前学过的字词,将这个生字换换部首再组词。这样不仅学习了这个生字,还能复习之前所学习的知识,巩固旧知。比如在学习《争论的故事》这篇课文中,有“辨”这样一个生字,这个生字特别容易混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记忆,我就让学生思考能不能将这个字的中间部首换一下,再组组词语,很多同学都能举起手回答出来,都能分清“辨”、“辩”、“辫”和“瓣”。而有少数学生没有掌握的,经过讲解也基本上能掌握牢固。

三、初读课文要充分

于永正老师曾说:“书不读熟不开讲”。而我们现在一般要求学生读一遍课文,然后也安排检查读课文环节,在后面的教学活动中,都设计了指导朗读重点句段的环节。可是整个堂课下来,学生读课文的遍数最多的不到3遍,特别是高年级的语文课堂,第一课时往往自读一遍就开始讲解内容了。学生没有充分阅读课文,被叫学生读书效果一般,还有部分学生连句子都读不通顺,以致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时,学生答非所问。如果学生没有充分读,没有读充分,将使教学活动进展不顺,直接影响了教学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广玉兰》的第一课时时,由于文章的内容比较简单,我认为学生通过朗读都能够在了解课文的每一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后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我就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朗读,再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小组读、齐读。接着再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的每一个自然段写了有关广玉兰的那个方面。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再进行对问题的思考,就能够快速地概括出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所以,在第一课时中,我们一定要给时间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要读通、读透了。而在进行对文本的初读时,我们可以设立阅读目标,让学生带着这个目标去读书,有目的地去读书。多种朗读方式的结合,让学生以读促悟,也为下一课时的课文赏析打下了基础。

四、整体感知要多样

整体感知课文,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为深入理解课文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说话练习,培养其口头表达能力。当阅读一篇文章时,我们就会发现有些课文中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有的是一个词语,有的是一句句子,或有的是一个段落;有的开篇,有的总结,有的承上启下。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切入点,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文找准切入点,深入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课文,就会让学生对文本留下完整的印象。你也可以抓住课文的中心句。比如在学习《庐山的云雾》这篇课文时,引导学生找出第2.3两个自然段的中心句,这两句中心句不仅概括了自然段的段意,也概括了整篇课文所讲的庐山的云雾特点。从这方面入手,学生很容易就对庐山云雾的特点有了深刻的印象。你还可以抓住课文中承上启下的那句话。比如在教学《秦兵马俑》时,在通读全文后,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过渡句,也就是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不同课文呈现出的特点,找准切入点,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这样能有效帮助学生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获得说话的训练。

第一课时是第二课时的基础,只有做到精彩的揭题导入、扎实的字词教学、充分的初读课文、多样的整体感知,才能将第一课时学得扎实有效,才能更好地对课文进行理解、感悟,才能更好为学生服务。

【作者单位:昆山市花桥中心小学校 江苏】

猜你喜欢
珍珠鸟自然段生字
可爱的珍珠鸟
读儿歌识生字
生字辨识大闯关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说谎的珍珠鸟
《珍珠鸟》文本解读
美丽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