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教学中自主有效阅读

2015-07-13 21:14谭经翠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习惯阅读教学思维

谭经翠

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为达到上述目的,教师要激励孩子全身心地、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如何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有目的地阅读呢?有效果地阅读呢?通过一段时间对“六步阅读教学法”课题研究,结合本班实际,有点小小的收获。

首先要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法很多,诸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多媒体手段的使用等等。如在教学《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前,翻阅了大量资料,写了一小篇充分体现毛主席失去爱子之后的悲痛心理的短文。当我声情并茂地读完时,自己都感动得流泪了。学生也受到了老师的感染,他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深刻地体会主席常人的情怀和伟人的胸怀,他们体会词句的那种精细程度是以前没有过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内驱力被极大地激发起来,产生极强的学习动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够表现出超常的勇气、毅力和智慧。孩子的兴趣往往是不持久的,还需要教师注意调动孩子思维的主动性。一是当孩子认为对课文内容理解得差不多,没有什么可想的时候,就追问一个可以加深理解的问题。二是当孩子思考遇到困难时,就提出有点拨作用,能使学生豁然开朗的问题。三是当孩子的思维处于抑制状态,不愿意思考问题时,就提出可能引起争论的问题,以激发他们探讨的兴趣。四是当孩子满足于自己能从一个角度提出问题时,就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他们没有想到的问题,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其次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阅读,既在主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又能在遇到问题时,排除困难,坚持达到阅读的目标。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生受用。在小学阶段,就要下功夫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主动克服阅读困难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及勤于阅读的习惯等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就能自己去读书并有所获。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可以清楚地知道学生有哪些地方不明白,难点在什么地方,便于有针对性地教学,减少无效劳动。对于学生来说,能够起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激活学生思维及养成求知兴趣的作用等等。

学生提出问题,谁来解疑呢?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 去思考,想办法解决。同时要注意发动学生互助解疑,着力培养学生解疑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由于家庭环境不同、经历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在认知、情感、思维等方面存在差异。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教学目标要适度灵活,课堂提问要分出层次,练习设计要难易有别,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反馈评价。特别是后进生,要多鼓励,多给机会。

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上的精神负担,使学生在教师的关爱、尊重和期待中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地学,主动地去探索。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应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讨论、研究、争论。教师应是一名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并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学生也正是在互相问答、互相讨论的相互作用的共同活动中,成为能动的学习主体。教师还要注意倾听同学们的意见,使学生在课上敢说爱说,甚至提出不同想法。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积极地参与。在这种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同时也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

【作者单位:巫溪县环城小学 重庆】

猜你喜欢
习惯阅读教学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